今天有一篇报道,说中国高考结束以后,有5700对老夫妻离婚,我看了里面的故事,深有感触,因为我年轻的时候,也有过相似的家庭遭遇,在我的博客文章《老年人的幸福从哪里来》中已经讲过了。
婚姻这个东西,本来是个绝对势利的事情,共产党的祖师爷恩格斯在他的多篇文章里都讲到了这个观点,简单的说就是“婚姻关系是契约关系”,通俗地说就是:婚姻是做生意。中国人自己的祖宗也一直强调“门当户对”是联姻的前提。 可是近代以来,不论是信马列的也好,反马列的也好,都对祖宗们说的这些话,故意充耳不闻,一味地宣扬婚姻是爱情的归属,是爱情的美好结局。 我从小看过不少所谓的近现代的文学名著,看多了以后,惊讶地发现,那些所谓的伟大爱情,竟然都是婚外情,最典型的比如《安娜卡列尼娜》,又比如《廊桥遗梦》,不一而足,而且那些因为爱而走进婚姻殿堂的大作家们,自己要么是结了又离,离了又结,结了又再离,要么就是自己离家出走,死在外面,比如托尔斯泰。 至于革命领袖就更是如此,几乎没有一个不是功成名就之后,另寻新欢的。 这是多么荒谬的现实。 既然事实上,婚姻的本质就是这样,怎么告诉老百姓真相就这么难呢? 因为在今天这个世界,道德和建立在所谓道德之上的舆论,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维护社会稳定的力量,把婚姻与爱情绑架在一起,可以轻易地对婚姻双方,以及他们的家庭进行道德绑架。 然而,不可思议的是,大多数的老百姓,因为深深地中毒,竟都而心甘情愿地接受这种道德绑架,普遍认为这样做对家庭中的子女是有好处的。这也许就是这5700多对家长,他们要把婚姻一直维系到孩子高考结束以后,实在让人唏嘘。 只叹息,在这种道德绑架之下,多少普通的家庭,遭受了生不如死的折磨,又有多少从这种家庭出来的子女正在无端端地遭受着道德的煎熬。 其实,给大家还原婚姻的本质有什么不好?至少可以让婚姻的双方清楚地知道,你为什么有结婚的冲动和需要,你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又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你们双方在结婚以后,应该如何去经营这个家。建议对这个问题真有兴趣的读者去看看我的博客文章,在《我在加拿大得到的幸福》系列和《老年人的幸福从哪里来》系列中都有讲到。 婚姻就是一个企业,没有一家企业是可以用道德来管理和经营下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