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窗間過馬,除夕已然抵達。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就地過年”成為許多人的選擇。對於很多人來說,這個春節將面臨很多第一次。第一次和父母分開過年、第一次自己置辦年貨、第一次準備年夜飯…… 這個特殊的春節,不一樣的年味正在升騰。 // 年貨“反向狂奔”// 由於不能回老家,老家的親人紛紛寄回各色年貨——香腸、臘肉、手撕雞、麻花、泡菜……年貨節開啟以來,菜鳥在全國近3萬家鄉村共配站點忙了起來。 新華社統計的數據顯示,1月17至24日,全國20個共配縣發往北上廣深杭的訂單同比分別增長了27.4%、30.0%、20.2%、23.3%和23.0%。 臘八以來,土特產流入十大城市分別是:上海、杭州、北京、深圳、蘇州、廣州、東莞、重慶、南京、成都。 // 年夜飯花式“上線”// 年夜飯不想自己動手做?一鍵下單就可以網上“約”飯—— 某外賣平台數據顯示,今年在線上供應年夜飯套餐的餐飲品牌數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長164%、參與門店增長260%,供應年夜飯套餐數量同比上漲近3倍。 // “網紅年貨”引領新消費// 新華社發文表示,以車厘子、螺螄粉、自嗨鍋為代表的網紅新年貨,正在挑戰瓜子、花生、開心果“老三樣”的江湖地位。 根據淘寶網近日發布的牛年春節十大爆款年貨數據看,麻將機、花生、螺螄粉、無糖糕點、瓜子、車厘子、福字、開心果、自嗨鍋、熱瑪吉這10個品種最受網友們的青睞。 過去一年,在社交媒體上大火的螺螄粉,屢次登上熱搜,中國消費者用實力表達了對這一“清奇”食物濃烈的愛。 柳州商務局數據顯示,2019年柳州袋裝螺螄粉產值突破60億元。截至2020年11月底,拼多多螺螄粉的訂單量較上年同期增長173%,近20個品牌和店鋪銷量突破10萬+。 // 年俗// 貼春聯 春聯也叫對聯,古時候人們貼門聯寓意着對來年美好生活的嚮往,聯上的文字則要簡潔精巧、對仗工整,最好還是吉祥話。紅色的春聯貼在門上,一來增添喜慶的氣氛,二是表達了百姓一種驅邪避災、迎接美好祝福的願望。 據記載,這一習俗源於宋朝,盛於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是窮苦出身,他建立明朝之後出於補償心態,特別喜歡大排面,尤其喜歡小時候可望而不可得的富裕家庭在除夕掛的桃符,於是就想推廣一下,但因為桃符造價太高,朱元璋只能要求家家戶戶在除夕當天用紅紙寫上字掛門前,迎接新年。有了巨V皇帝陛下的推廣,春聯瞬間成了爆款,直到現在仍舊存在,可以說是過年眾多習俗中最重要的一個。 貼年畫、貼窗花 年畫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隨着雕版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而漸漸把財神請到家裡,進而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擴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年夜飯 除夕夜的年夜飯也叫團圓飯,根據《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這個環節是除夕中最溫馨的時刻:一家人其樂融融坐在飯桌前,有說有笑,吃上一頓年夜飯。但你可能不知道,除夕年夜飯在過去也是有講究的,飯桌上一定要有一些特定食物,比如雞(代表吉利)、湯圓(代表團圓)、魚(代表年年有餘)、麵條(代表長長久久)、南方某些地區還會擺上年糕(代表年年高升)等。 關於過年放鞭炮的傳說大家應該耳熟能詳了,說是古時候有個怪獸叫“年”,每當一年結束時,他就會悄悄闖入百姓家,把每家每戶的糧食給吃掉,人們很討厭他,想方設法要趕走他,後來有人發現他最怕兩樣東西:怕響、怕紅色。為了趕跑“年”,人們便開始放紅色的鞭炮。這個習俗流傳至今,除了小孩子偶爾玩的花炮,你能見到的鞭炮都是紅色的。但這幾年,由於環境污染加重,為了治理環境污染,已經禁止過年放鞭炮了。 祭祖 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在我國很多地方,在這一天,都會在家中擺上豐盛的飯菜,點燃香竹,家長率領子孫們叩拜。部分地區有一種除夕上墳的習俗。上墳時間一般在除夕的下午,人們把做好的年夜飯,送到亡故親人的墳上,讓亡故的親人與生者一起享用除夕夜的美食,從而寄託人們對亡故親人的哀思。 壓歲錢 古人對壓歲錢非常講究。所用銅錢要大錢、新錢,再用紅繩穿成各種形狀。有的穿上百枚銅錢,取其“長命百歲”之意,有的則穿成鯉魚、如意、龍形等吉祥形狀,取“錢龍” “錢余”之意,以期帶來吉祥如意。 除了長輩送小兒“壓歲錢”之外,有的地區還有送“壓歲果”的習俗。除夕夜,長輩會把橘子、荔枝等瓜果放在小孩枕邊,取“吉利”寓意來祝孩子來年大吉大利。 不過隨着時代的發展,現在的壓歲錢更直接純粹,一般用精緻的紅包包上紅紅的票子,然後分給孩子,討個紅紅火火的好彩頭。 守歲 除夕這天晚上,全家歡聚一堂,圍爐而坐,敘舊話新,暢談美好的祝願,寄希望於新的一年。因而通宵不眠,正是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藉此來佑護家人的平安。 唐朝大詩人杜甫曾寫過一首,關於唐代人“守歲”習俗的詩:“守歲阿戎家,椒盤已頌花。”這首詩歌中的“椒盤”,實際上指的是唐朝人過年時,另一個習俗“喝花椒酒”。指的是將花椒裝入盤中,飲酒之前取一粒花椒放入酒杯中。 “喝花椒酒”的主要寓意就是,期盼新的一年工作順意或農事順利。杜甫在阿戎家就是一邊喝着“花椒酒”一邊“守歲”,喝到興盡之時就有了“誰能更拘束,爛醉是生涯。”也就是說在除夕夜或者說大年三十的時候,唐朝的男人都會爛醉如泥。 對於無數人來說,這個除夕註定是一個難忘的夜晚,對妻兒老小最大的關愛是做好個人防護,平安才是最好的團圓,這一夜的幸福可以照亮一整年的路。 除夕已至,不管身在何方、選擇怎樣的方式過年,願每一個就地過年的你,都能感到節日的溫暖。寒冬已過,相信和家人團聚的春天就要來臨。 祝各位朋友平安健康、闔家歡樂、財源滾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