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田联是对跨性别及DSD运动员采取严厉参赛标准的体育联合会之一。它在2018年表示,DSD运动员不能参加400米到1英里距离的任何女子项目,除非她们能降低睾酮水平。世界田联还声称这给了她们不公平的优势,因为它能增强持久力和肌肉量。田联说需要通过规则“保证女子组别的公平和有意义竞争”。运动员可以通过服用指定药物降低睾酮水平。 从那时起,世界田联进一步收紧规则,要求DSD运动员必须在赛前六个月接受抑制荷尔蒙的治疗,才能参加所有的女子赛事。
2019年,南非女运动员卡斯特尔·塞门亚(Caster Semenya)以反歧视为由对国际田联的规定提出挑战,反对其在400米至一英里之间的赛跑项目中对女性跑手睾酮水平作出限制的决定。塞门亚在她的800米跑项目中过去29次出赛均赢得第一,她天生具有两性人特征——她身体所分泌的睾酮水平高于常人。
塞门亚坚称“不存在任何不公平的优势”,“从基因上讲体育没有公平”,并且补充说这种规定存在歧视并且有违人权。她拒绝接受治疗,陷入长年的法律纠纷。
国际体育仲裁法庭也认为对有DSD的运动员作特别规定是带有歧视性的,并且对于条例的实际执行有顾虑,但是他们还是表示,这种“歧视”是“必要、合理以及比例均衡的”,是为了“保护女性体育的廉洁”。
国际田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Lord Sebastian Coe)表示:“我们之所以用性别区分项目,就是因为如果你不这样分,女性就永远不会再赢得冠军或者奖牌,不会再打破我们这项运动的任何纪录。”
国际田联表示,每升血液当中的睾酮水平高于五个摩尔浓度的女性,在运动表现中会占有很大的优势——她们在总体的女性人口当中也属于异数。换句话说,她们不能代表总体的女性,而这会对女子体育的概念造成影响。 2023年,世界田联强化了对变性人、性别不明、性别争议人士参加田径比赛的标准。此外世界田联对女性选手的睾丸激素订立了新标准。这也导致个别中国田径女选手无缘国家级赛场。 根据世界田联理事会决定,从2023年3月31日起,作为男性经历青春期后才变性选手的,即经过第二次性征的MTF(Male to Female:出生性别变性为男性或女性的人)变性选手,将排除在女子组国际大赛之外。 另外,世界田联还强化了被称为“DSD选手”(性别发育异常)的参赛标准。此前,联盟将400米、400米栏、800米、1500米、1英里(1.61公里)女子组比赛的参赛标准定为睾丸激素5nmol/L以下。这一标准曾被认为是不公平的。因为普通成年女性的睾丸激素水平为0.12-0.179nmol/L,男性则为7.7-29.4nmol/L。 从2023年3月31日开始,新规定要求女子组的所有项目参赛者,必须保持24个月的睾丸激素水平,在2.5nmol/L以下才能参赛。根据世界田联新规定,当年6月,中国田径协会颁发了462号文件,要求各省体育中心严格进行血睾酮检测,超标的运动员不得参加国家级比赛。 世界泳联(World Aquatics)也引入了相同的监管,并表示所有运动员“必须通过所在国单项体联认证其染色体性别”,并补充说,“不能做到这一点,或者提供假证明,将不能获得参赛资格”。泳联还保留在其兴奋剂检测中加入染色体检测的权力。
既然世界田联和世界泳联都可以制定自己的严格参赛性别标准, 通过染色体和荷尔蒙测试来规范变性人、性别不明、性别争议人士的参赛。为何国际奥委会就不承认世界拳联的标准和在新德里进行的测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