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博士自杀与心理健康 |
| 海归博士自杀,现在好像很“热门”。几个个案被媒体披露,网民讨论热烈。
看了几篇评论,多是质疑国内高校对海归人才的待遇或引进机制的。我没意见。机制的问题在中国就是陈词滥调,永远都是问题,永远都没有解决。中国国内不尊重人才的现状已经几十年了,还是没有任何要改变的迹象。
从心理治疗的角度上看:自杀是一种严重的社会心理问题,其成因很复杂。有外部的大环境(社会环境,国家环境,学术界环境等),外部的小环境(工作单位的环境,家庭环境等),也有内部的个人心理调节和复原能力。
在一个人在决定自杀的过程中,内部的因素或外部的因素中任何一个因素发生变化,自杀的决定都可能发生变化。
浙江大学的涂博士能写下六页遗书,说明了他花了不少时间思考要不要自杀的问题。可惜,在他思考的过程中,没有人察觉他的情绪变化以及对自杀的考虑,也没有任何外部环境因素发生对他有利的变化,而他自己的个人心理调节能力和复原能力也未能有效提高。读理科的涂博士估计也没有寻求过专业的心理帮助。
如果说外部的大环境不是个人能够决定的,但是外部的小环境则是能够被个人影响甚至改变的,归根到底,最有效的且最容易被改变的因素还是个人的心理调节和复原能力。
因此,海归博士自杀的悲剧凸现了个人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莘莘学子中间。
可惜的是,中国的教育制度从来就没有把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心理调节和复原能力看作一件事。说的严重一点,中国的教育体制根本不考虑学生的心理健康或心理卫生问题,不仅如此,各种违背人性的、急功近利的教育方法和体制依然占主导地位,并起到对学生和学术界人士心理问题推波助澜的作用。
事实上,国内的大学通常学校越大,自杀的大学生就越多,自杀事件的发生频率就越高。见诸报端的只是自杀学生总体的冰山一角。大学虽然都有什么心理研究所,都是事后诸葛亮,起不到预防自杀的作用。
涂博士的大学履历表很牛,可惜,这些国内的著名大学都忽视了涂博士的心理调节和复原能力。
涂博士自杀了,他不是第一个,也决不会是最后一个。他自杀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是他的自杀暴露出的中国教育体系的弊病---- 漠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却是吓人的。
可以断言:中国只会有更多的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学士、硕士、博士自杀。因为中国现存的教育体系只“教书”不“育人”,这就造成了许多学生在心理情感上很脆弱,容易走极端。现存教育体系不改,涂博士这样的个案一定会增加。
在外部环境不利于个人心理健康的情况下,我们每个人都只能从强化自己的心理调节和复原能力入手。喜欢自助的朋友可以从读心理治疗的书籍入手,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培养。其次,有条件的朋友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应该主动向专业人士请教、咨询。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