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哉邓公
今年是邓小平120年诞辰。官方和民间都在以高度的热忱来纪念这一世纪伟人。 仅从三方面来探讨邓公的历史贡献。 第一,解决了近十亿人口的温饱难题。 历史上看,由于地少人多,加上天灾人祸,传统的种植业一直未能满足人们果腹的需求,即使在所谓的康乾盛世也有饿殍遍野。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于决策失误,和平时期竟发生了三千万人死于饥饿的人间惨剧。连当时的国家主席都发出悲鸣:人相食,是要上书的!饥饿是上世纪国人刻骨铭心的记忆。 邓公的伟大,在于他审时度势,即时解散了束缚人性的人民公社制度,释放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然后将中国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把农村的部分劳动力转移到沿海地区,参加来料加工等国际分工,赚取外汇,从粮食出口国购买粮食,只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解决了老百姓吃饭问题。现如今,国人不仅可以吃到美国的玉米,加拿大的小麦,连澳洲的牛排,龙虾都被端上餐桌。比较6,70年代城镇居民每个月20斤粮食,半斤肉,二两油的短缺时代,一个地下,一个天上。简直难以想象! 民以食为天。仓稟足而知荣辱,让老百姓吃饱饭才是一切政治正确,文明进步的根本。 第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用实践来检验任何理论的价值。邓公的这一理性主义的哲学光芒,打破了强加在国人脑袋上的思想轾栲,让国人恢复本真,重新思考个体在历史中的存在意义,而不是盲目追随和崇拜。为追求不可能实现的乌托邦而癫狂。 中国历来的统治者都是外儒内法,以仁爱,广济天下为号召,内里则实行贫民,愚民,弱民,扰民,辱民的政策,以维持统治。到了邓公这里,以人为本,让每个人追求自我价值才开始得以实现。当然,这也只是个开始。 第三,通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形成一个庞大的,年收入从5万到30万,受过良好教育,具有国际视野的中产阶级。他们深知,只有法治社会,才是他们未来及子孙后代福祉的根本保障。所以,中产阶级是推动中国社会走向法治的主要力量。试想,当一个有产者书柜里藏放着价值百万的房产证时,他们想的是如何保证自己的财产安全,并把社会资本这块蛋糕做大,使自己也多分一杯羹。如果再来一场劫富济贫的革命,重新洗牌,进行财富的再分配,他们将重新陷入共同贫困,重新变得一贫如洗。所以,如果现在有人想再发起一场运动,把他们拥有的财产收没,他们群体必将殊死抵抗,因为历史的教训实在太深刻了。长江黄河不会倒流,也不应倒流。这是共识。 我们颂扬邓公的丰功伟绩的时候,也不要忘记,他其实也是个凡人,有自己的局限。只是作为一个政治家,他利用手中掌控的权力,在正确的时间作了正确的事情。他把中国历史前进的车轮扳到了正确的轨道上来,如此而已。 往后的路要怎么走,这是后来人要办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