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舟曲灾祸,誰人難辞其究 |
| 舟曲,一场完全可以避免的人禍,二千个冤魂,几十年來一直都在备案的高危險地区,政府从未认真关心过,执权的温家宝还是学地质的,简直是草菅人命,灾难出现了,还铺天盖地是老温怎样关心灾区的歌功颂德报导。
象这样的高危地区,一遇暴雨就会成灾,是不易改变的现实,而预防天灾变成夺命之虎,却是不难做到的事。政府平时有没有相应的宣传?有没有预警的计划?天气或者不保证次次准确预告,但当雨量临近的时刻,却是可以准确测到的,今次舟曲的大雨从晚上十点开始,狂雨两小时后泥石流跟着出现,如果在雨前或者大雨一发生时能及时警报居民,死亡可能大量避免。
这就是明显值得检讨的地方,没有问责制度,更没有人作任何人禍的检讨,相反,把事件定性成不可预测的天灾,一如以往,惨剧变成政府宣传怎样及时赶到灾区展开救灾工作,人民怎样对政府感激流涕,真是喪事当成好事來办。温家宝尤甚,作为总理,作为地质专科毕业的,严重失责的过失最大,难辞其究,可是,他反而成了传媒上大幅称颂的明星,怪不怪?诡异的是,据说官方报纸有意把明明是晚上十时开始下大雨说成是十一时,意思暗示只一小时滂沱大雨就开始泥石流,警报也無用,
讲到底还是中共的腐败和无能,前年的汶川地震,最有力的暴露了豆腐渣工程把天灾变成加害百倍的人祸,但政府却把人们对豆腐渣工程的声讨看成是反政府行为,同样,虽然惨案可以避免,国内民众只能眼睁睁的目睹着人禍式的天灾在连环登台肆虐,而政府却永远扮着伟光正的角式。
以下是一段转贴:
甘肅舟曲的泥石流看似天災,實為人禍。最新一期廣州《南方周末》雜誌詳細披露這次大災難真正原因,指這個「國家級貧窮縣」一向以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發展方式,從60年前發展林業而大肆砍伐樹木,至2001年的開發水利、近一兩年挖掘金礦,把自然資源有如甘蔗一樣逐節榨乾,終於遭遇滅頂之災。有專家指出,今次大災難絕非最後一次,中國還有1.6萬個像舟曲那樣,面臨特大地質災害的地方。
最新一期《南方周末》刊發約6000字長文,指舟曲縣50年代開始以掠奪自然資源為主要的發展道路,2.2平方公里的縣城住了4.5萬人,北部的三眼峪和羅家峪歷史上多次發生泥石流,國家地質部門早知此處是高危地區。這裏山高、溝深,土壤以遇水即軟化、泥化的炭質板岩居多,一旦暴雨,極易發生泥石流,1985年起覑手興建護林、防災工程,1998年始禁止一切森林砍伐。
泥石流屢襲 當局早知高危
但是,舟曲縣2001年開始靠建水電站生財,短短10年間便審批了大小水電站55座,幾乎每隔10公里河道就有一個水電站,如果在2012年全部開通,將有過億的稅收。但是,修水電站要炸山徵地,岩體鬆動,植物遭破壞,是引發新泥石流的隱患。水電站建壩攔河,高懸在山上的水庫亦對下游民泷造成威脅。
此外,舟曲縣還批出29個金礦開採牌照,「舟曲的金礦是小而富」,陝西商人王濤今年4月剛到舟曲投資金礦,「一下子可能挖到幾十克、上百克金子,其他地方還很少見」。
三眼峪在1992年再次發生泥石流時,當局請來專家調研興建防護工程,在1996年開始修建攔渣壩(類似護土牆)13道,每道高10米,底部厚10 米,頂端厚3米,加上停淤場1個,排導溝1.2公里,防畄檻24道,整個工程總投資929.59萬元(人民幣,下同),計劃3年內完成。
鋼筋混凝土改石塊混凝土
不過,由於缺錢,攔渣壩工程爛尾。曾參與工程建設的三眼村村書記馮虎林說,有3道壩最初設計是鋼筋混凝土結構,但因為太貴,只好改成石塊混凝土,「每道壩以10萬元的價格承包出去,加上跑項目的開支,總共就花了100多萬」。馮說,原來計劃是國家和縣級財政共同出資興建,但舟曲縣當時連縣公務員工資都難以支付,根本拿不出錢建壩。
1999年,第一期工程只建了10道攔渣壩,排導工程一直未能實施。建成後,確是攔截過一些泥石流,但至2004年,泥石流已經填滿了3道攔渣壩,急需再建新壩,馮虎林雖向上級反映,但並未引起足夠重視。
根治需2.6億 全縣年收入僅1800萬
即使得到重視,缺錢的困境也令計劃難以實施。舟曲縣常務副縣長楊學鋒說,北京國土局專家在川震後來勘測,說舟曲縣的泥石流要2.6億才能完全治理,但2009年全縣的財政收入才1800萬元,只夠發全縣公務員1個月的工資,餘款再要靠甘南州、甘肅省和國家補助,根本沒有餘錢用於環境治理。
其實,舟曲縣有多達159個泥石流危險區,一年的水土保持項目經費不到300萬元,只夠用於一些農村堤壩的修建,即使在川震後獲得900多萬元重建資金,但分到403條村,仍是僧多粥少。
2009年,三眼峪的「爛渣壩」終於靠覑地震重建的資金得以復建,原本預計今年內建成。不過,就在8月7日,最外邊那條50米長的攔渣壩還未建成,就被山上洶湧而下的泥石流撕裂。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