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尤其是国共内战期间以及1949年后,成为“无产阶级专政对象”,长期关押,甚至不幸被夺去生命人们的眷属,或受到牵连的人们,从感情上,从骨子里厌恶,痛恨毛和共产党。发发牢骚,出出恶气,也属人之常情,无可非议。但同时,也应该客观地看到,在同在一个国度里,或同一个文化圈里,不可否认地也会有一些受共产党的大恩大惠而感激不尽的人。他们有着相反的理由喜欢共产党和毛。互相谁都不能抹消对方,或否认对方的存在与存在的理由。 用现今的普世价值尺度去评价历史人物,让人觉得不公平。也没啥意义。因为人的认识是有个过程的。历史的发展也是有个演绎过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好是坏,如今总算有个大体的评价了。但在60多年前的形势下,有谁会认为国民党统治好过毛和共产党的统治?当时的中美关系白皮书为什么让老蒋气急败坏?在南京留下的司徒雷登想要做何?不能因为现在中国的共产党们贪污了,腐败了,就说1949年共产党所扮演的历史角色也是错的。这是一个不同时间层次上的事。 不能因为现在满脸的褶子,就说人家当年不曾年轻过。 当年的中共,比较那时的国民党,是否代表着进步,代表着人心所向?就连国民党在后来的反省中都提到过,毛的土地改革是一步高招。打土豪分田地,减租减息等政策。符合了农民的根本利益,使他们一时间觉得有了盼头,使共产党大得民心。所以,就有了推小车支援前线的壮观,就有了不到5年就取得了对国民党摧枯拉朽般的胜利,就有了国民党士兵一经起义就勇敢地为共产党冲锋陷阵的现象,如果不是人心所向,这些可能吗?当年推翻国民党的统治,在大多数中国人眼里,的确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儿。同时这笔账也不能算在毛一人的头上。它是千百名有着纯洁理想,能力非凡的共产党人为着实现一个非常诱人的理想,团结奋斗的结果。 历史就是在这样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之下冲击推动的结果。这股势力,不管你怎么说,它必定是代表着一部分人的利益的,参与进来的人越多,代表的部分就越大。 历史的结局并不一定使人人都幸福。至于是否能用“正确”二字概括,那无关紧要。历史的正确大多都是被“追认”的。 没有根据说毛一开始就要把中国搞糟。他是想把事情做好,但是结果许多都没有做好。不仅没有做好,某些方面反而更糟。有人说,让蒋介石管理也许更好。且不论历史有没有假如。即便蒋介石想把中国搞好,但他要先搞定毛。结果历史只给了他搞台湾的机会。 当时想搞好中国的人相信很多,但成功地取得政权的,只能是一个。同理,毛与共产党都想实行即民主又集中的管理模式。可是中国的大环境下,集中已是登峰造极,而民主却刚呱呱落地。结果十分必然地把他抬上了皇帝的宝座,不去都不行。当时共产党内的气氛是“全党全国人民都衷心地期待毛泽东为我们指引方向!”。这话现在听着有点肉麻,但对有文革经历的人来讲,是完全可信的。不然怎么会有文革的疯狂?怎么会有老干部打死也不反的现象? 中国人,基本都受着几千年来的传统的熏染,在像伯杨所说的大染缸里,身不由己地,有意无意地传颂着包公,景仰着海瑞。为啥?因为他们清廉正义,办事公允。这是中国老百姓最崇尚的。他们需要他们有位神人为他们撑腰。百姓们同时也敬仰唐太宗,成吉思汗,康熙,乾隆们。为啥?因为他们是圣人,伟大英明(起码史书上是如此记载的)。他们可以使国力强盛,天下太平,开拓疆土,修房建宫。这些虽然与普通百姓无啥直接关系,但还是觉得自己脸上有光,觉得体面。如同现今我们在海外的中国人,都会有这方面的切身体会。比如,国庆的阅兵式。我们虽觉得不合时宜,但自豪感还是由衷而生。是的,我们把国家的强盛和辉煌,看得比自己的小家庭,小利益更重要,更值得。大兴土木修建鸟蛋,鸟巢,大裤衩等,总比做好小区下水道更有意义。连百姓自己的觉得有面子。这些都体现着我们千百年来形成的价值观。 所以,我们需要伟人,我们盼望伟人。现在也有些人把这种需求与国际接了轨,否认国产,倒向摩西,华盛顿,林肯之流。 文革,是那个时代的,那个国家的,那个文化传统的必然产物。当然,不是说毛本人没有责任,他要负主要部分,但不是他一个人的。没有毛,66年的文革可能不会发生。但在上个世纪,由于政见不同,置对方于死地的玩法,无论左派右派都很出色的表现。比如蒋介石的412,斯大林的肃反,美国的麦卡锡主义。89年的天安门。直到现在,你看看愤青们对台湾独立的态度,就知道作为排除异己的手段,对生命杀戮仍然是很受欢迎的选项。 我们批判,反思文革和中国那段历史的目的是总结经验。找出一条不那么高深莫测自诩清高,让国人可以踏踏实实走的,不那么盛气凌人唯我独尊,使国人乐于积极投入身体力行的,不那么千真万确英明伟大,国人可参与其中并能有效监督的道路来。 这些,需要我们克服情绪化,客观看待自己的历史。 网上的有些争论觉得很没意思。大家用同一种手法,同一类说辞相互攻击。如同当年国内批判四人帮,借用了文革时的手法进行人身攻击,什么生活腐败,用外国香水,看外国电影,并说他们反毛,是一伙反党集团。所以,当时觉得很是可笑。在经济领域虽可称“拨乱反正”。但争斗方式,只能说以赤伐赤皆赤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