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离上一次的拙文《中国股市映射下的美元价值(人民币比较)》发表已经有一月有余了。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中国的物价在前期“豆你玩”、“蒜你狠”的基础上,物价全面上涨,食品涨幅超过了10%,出现了香港生活必需品价格比深圳的还要便宜以引发鹏城人赴港采购生活必须品的浪潮,国内也出现了因大量囤积生产必需品而被称之谓“海豚(囤)”一族的白领人士(他们不是投机客,只是害怕物价进一步上涨的脆弱的白领)。 面对日益严峻的民怨,中国政府在提高利率的基础上,再次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并且扬言,对于市场上的炒作日常必需品的行为,祭出了行政干预的工具。 效果会怎么样,我姑且不想评论。只想帮大家分析一下形成的原因。这个原因,我觉得是理解中国恶性通货膨胀的一把钥匙,对于炒大陆股票的朋友来说,也是一把理解股市的钥匙。抛砖引玉,希望能引来回应。我的QQ 836426192,炒股票的朋友直接进入QQ群也可以,群号68693241。 =================================================== 中国强烈抨击美国启动6000亿美元的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担心此举可能推助海外资金涌入中国内地。不过,尽管资金流入是中国政府面临的一个问题,但有一点应该是毋庸置疑的:中国不断激增的货币供应和再度抬头的通胀,主要都是“中国制造”的。 据官方公布,2010年前10个月,银行总计放贷6.9万亿元人民币。由此看来,全年贷款总额超出政府庄严宣布的7.5万亿元人民币目标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在2009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匆忙采取宽松手段刺激经济,导致全年银行贷款总额飙升至9.6万亿元人民币,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 但与官方数据相比,更让人担心的是来自于非正规地下金融领域的通胀压力。虽然无法确定中国地下金融体系的规模有多大,但肯定小不了。这个体系包括国有银行的表外贷款、“私人基金”管理的资金,以及数量众多、且不断激增的未注册银行和钱庄管理下的资产。 中国投资参考》的研究显示,几乎不受监管的“私人基金”行业可能管理着多达1万亿元人民币的资产。所谓的私人基金主要集中在上海,一般由“明星”基金经理为高净值个人打理投资事宜。至于国有银行今年以来的表外贷款规模,截止中国银监会宣布整肃之时,据说至少已达到2万亿元人民币。 但此番整肃的力度似乎颇为温和。根据信托行业咨询机构“用益信托”的数据,今年第三季度,银行表外的银信贷款总额为2.00526万亿元人民币,高于第二季度的1.92887万亿元人民币。10月份银信产品销售总额达到3852.2亿元人民币,与多数月份相比有所下降,但仍然非同小可。 最后,根据在若干省份进行的基层研究,今年以来地下钱庄的放贷势头似乎很猛,原因在于银行实际存款利率为负,诱使储蓄资金从正规银行流向年利率介于12%至120%之间的地下钱庄。此类未受监管的机构今年以来的放贷总额可能达到4万亿元人民币左右。 因此,虽然“私人基金”的资产、地下银行的放贷和国有银行的表外贷款之间可能存在一些交叉重叠,中国非正规经济体系所包含的总资产还是很有可能超过6万亿元人民币。如果把这个数字和2010年官方放贷目标(7.5万亿元人民币)相加,显而易见,中国2009年的创纪录放贷热潮绝非“一次性现象”。 不断膨胀的货币供应量所造成的压力,以及随着中国农村经济起飞必然产生的各种结构性影响因素,才是中国通胀的主因。10月份中国通胀率同比上升4.4%。中国政府或许觉得,把自身困境部分归咎于美国,从政治上来说较为有利,但通胀之所以让北京方面如此头疼,却是其“土生土长”的本质使然。 中国深知,无法在不损及经济增长的前提下,规范其庞大、未受监管的地下经济体系;而如果不从根源上解决货币供应问题,就无法成功平抑通胀。根据官方数据,10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0.1%。不断攀升的生活成本正引发民怨。 针对这种局面,中国政府可能会动用多种行政手段。它可能再次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进一步加强物价管制,强化阻止资金流入的壁垒,设法尽可能把地下金融体系纳入监管范畴。政府也可能会采取加息手段。在经济增长出现放缓迹象的形势下,未来数月投资者可能迎来一段动荡不安的时期。 地下钱庄如此大规模的现金是如何产生的?我指向那万恶的房地产及越来越象企业的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