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什么鸟都有。在中国的森林里,有一只叫做方舟子的鸟,身上的肉不多,脸上的肉也不多,但嘴上功夫着实了得,棍上功夫更是出众,把不少名人弄得心惊肉跳,鸡犬不宁,乃至身败名裂。很多过来人,如果让他们重新来过,宁可出钱买太平,宁可出钱买面子,宁可跪下来叫一声方老爷,毕竟损失太过惨重,来之不易的光鲜形象,经那只鸟乱啄一通之后,全然毁于一旦。方舟子虽然在年龄上不够格,倒是有一点舍得一身剐的红卫兵精神。本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红卫兵,一旦带头批斗了刘少奇和邓小平,顿时名声大噪。借别人的名声来快速拉抬自己的名声,古今中外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招法。 方舟子打假,至今仍能立于不败之地,是由于他还不敢乱来,还不敢玩旧上海滩上敲诈勒索的把戏:一手拿棍棒,一手伸出来要钱。不然,就不是在路上被辣椒水和羊角锤袭击那样简单了,弄得不好已经吃了枪子了。尽管外界对他的评判有褒有贬,尽管有人认为他打假是为了自身的目的,但他占据的道德高度是不容置疑的。 眼下出现了洋方舟子,祭出的口号和方舟子一样:打假。洋人对名人没有兴趣,只对钱感兴趣,比如:同样是一个西毕生,如果给钱,那么我就把你歌功颂德一下,说你是哈佛的高材生。如果不给钱,那么我就把你假博士帽上少几针都揭出来。在洋方舟子眼中的猎物不是打工皇帝,也不是医学教授,而是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多半是中小型的公司。找不大的公司是有道理的,大公司财大气粗,一旦有事,有钱在美国找最好的律师打官司。一个在美国上市的小公司,叫名头CEO和CFO,在中国扔扔名片还能吓唬吓唬国人,尤其是平头百姓,但到了外国的场面上,别说讲英语,就是背那几个英文字母,也会象用渔网抓小虾一样,捞上来的少,漏下去的多。洋方舟子不找这样的傻帽,还会找谁? 废话少说,先看洋方舟子是如何出手的?洋方舟子多半是一张桌子两把椅子的皮包公司,先和你联系:计划研究你们的公司,价码几十万美金。你不是在说笑吧!几十张纸头的REPORT,要一字千金?回答说:的确如此,一口价。中国老板十有八九,一口回绝,有这点钱,我不能在中国多拉几个关系?我不能多跑一趟澳门的赌场?好!你不同意,那就给你颜色看。有一天,在网上突然出现了,而且往往就在股市开市的那一刻:经过本公司的实地调查并经过分析研究,XX 公司,纳斯达克上市代号是XX,存在着季报数据不实和严重的欺诈现象,本公司决定把该公司降级为“大量卖出”。消息一出,所有在股市里晃荡的人都知道“欺诈”之词意味着什么?事情还没搞清楚,急忙把手上的股票扔出去。朗朗晴天一下子乌云密布,泥石流和雪崩一起下来,股价拦腰一刀还要转一个弯,天啊!远在中国的,不识英文但会点美元的CEO们才如梦初醒,在手脚慌乱之中,还不懂如何处理这类突发事件,一直习惯于在饭局上拉关系的执行长们只懂执行酒量,怎么懂得如何顶住这个雪崩?更怎么会知道洋方舟子会来这么一手?就是一个只够干一杯酒的瞬间,一个千万或亿万富翁顿时缩水成一个干瘪老头。 股价大跌,但是事情还没有完,最最糟糕的事情还在后面。当已经一地鸡毛,到处鸡犬不宁的时候,觅食的鹫鹰出动了,一只一只的鹫鹰,也就是美利坚最富裕的一族律师们出动了,都会千篇一律地登出广告:所有在某某时间到某某时间的股票持有者可以来本公司登记,按照什么什么法律条款将起诉公司经营者的“欺诈”,一面一面如导游手中的小旗举起来,又是一波一波的股票下泄,泄得中国的CEO们腿肚子都在发软,两眼间金星直冒,回家的路也认不得了,名车撞在树干上。 有人会问:洋方舟子就这样容易得手吗?绝对容易!中国人最大的软当就是喜欢吹,喜欢无中生有,喜欢夸大事实,时间一久,习惯成了自然,造假成了慢性病。可以说大部分公司肯定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漏洞,即便那些假方舟子们不想花钱去实地调查,就是在那些公司季报的文字里面和公司网站上都能找出不少的破绽,把“破绽”一夸大,就是“欺诈”。在美国欺诈,这还了得?上市公司欺诈,这还了得?洋方舟子一枪中的,而且百发百中,中国的任何CEO都会中弹倒下。 虽然洋方舟子可恶,但是以毒攻毒可治国人习惯性造假的痼疾。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未必是一件坏事。 声明一下:所谓的洋方舟子,其实未必真洋,你认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