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人物的出名不是因为他当了唐玄宗十九年的宠臣,而是因为他和一个成语连在了一起。这个成语就是“口蜜腹剑”,那个人物就是李林甫。司马光曰: “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
外貌友善温和、态度诚恳忠厚的李林甫让人放松警惕,即使是老奸巨猾之人,也会败在李林甫的手下。
眼下也有一个相同人物,也和“口蜜腹剑”的成语连在了一起。这个人就是原来的澳大利亚总理,现在的外交部长陆克文。这个洋李林甫那样容易地让中国人对其产生好感是源于他的中文名字和能讲一口流利的中国话。
在2007的APEC峰会上,时任澳大利亚在野党工党党魁的陆克文走进了中国人的视线。当时,他用英语向胡锦涛致意后,马上讲起了流利的汉语,令在场的中国人傻笑鼓掌。陆克文说:“我衷心地欢迎胡锦涛主席来到澳大利亚,我和我的全家,与中国渊源深厚。上世纪80年代,我和夫人、女儿在北京工作、居住。今年,我的女儿嫁给了一位华人;我的儿子在复旦大学读书;我还有一个小男孩——我们最小的孩子,他正在读中学,非常非常顽皮,不喜欢做功课,但他偏偏在学中文。”
用相同的语言套近乎,攀亲戚,绝对可以让听者动容,拉近距离,尤其可以让英文不灵光的中国领导人感到轻松,没有语言的压力。到了2008年4月,听了他在北大的中文演讲后,更没有人会怀疑他的真诚,就像很多死于李林甫手上的同僚以前对他深信不疑一样。
没想到维基解密就象一个翻墙入室的夜行客,听到了陆克文在背地里对中国的咬牙切齿和喃喃私语。他提醒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中国必须要被融入国际社会,但“在所有事情都出问题时,必须使用武力”。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言自明的,要美国在中国的土地上“动武”的含义几乎等于是说要灭掉中国,因为要动武又不会受到中国的反击,唯一的选择就是在中国还手前解决掉中国的还手能力。这对中国百姓来说,几乎将是灭顶之灾。可谓刻骨仇恨啊!他在用你的语言讨好你,在用自己的语言算计你。听到一个洋人政客讲几句中文时不断地傻笑的中国人,在听到对中国动武的叫嚣时就傻笑不出来了。
中国人不能怪别人太狠毒,只能怪自己太天真。拥有一个中文名字和能讲一口流利汉语的敌人其实更加危险,就像上个世纪中日战争中的不少日本战犯都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一样,他们甚至比中国人更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模式,甚至比中国人更知道中国人的软肋命门。面对这样的敌人,如果你是一个弱者的话,别说肉体无法脱离魔掌,就是灵魂也无法遁形。太多这样的电影镜头了:八路军的高级干部,被日本宪兵队抓去,挺过了酷刑,但挺不过日本机关长的笑嘻嘻和一口地道的中国话:“你的,中国人的这个。”一个大拇指竖起,一群软骨头倒下去。
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国际政治和军事是一样的,当对手掌握了你的语言和你的思维模式后,你显然已经处于不利的境地。如果对手口蜜腹剑,那么你所处的境地更加不利。你的不利,就是对手的有利,你看陆克文如鱼得水,到中国人这里讨好一下,捞上一把;到美国人那里也讨好一下,也捞上一把,两面通吃。如果没有维基解密的踢爆,人们或许还在把他当成一个大好人,死了还不知道是如何死的。
陆克文的确不容易,不但学会了李林甫使用的语言,还学会了李林甫擅长的口蜜腹剑。在这个世界上,都在长进,除了会傻笑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