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揮霍,也許正是別人渴求的
今天是第22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1994年12月19日第49屆聯合國大會根據聯大第二委員會(經濟和財政)的建議,通過決議,從 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旨在進一步提高世界各國人民對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認識,喚起人們防治荒漠化的責任心和緊迫感。 什麼是荒漠化? 從字面意思我們不難理解,一塊兒本是森林密布鬱鬱蔥蔥的土地,因某些原因變得寸草不生,乾旱荒涼。聯合國官方給它的定義為“荒漠化是由於氣候變化和人類不合理的經濟活動等因素使乾旱、半乾旱和具有乾旱災害的半濕潤地區的土地發生了退化”。 再具體點說。我們常說水是生命之源,而土壤是孕育我們的母親。然而,之所以土壤能夠“孕育”萬物生長,那是因為其含有豐富的有機物質和營養成分供植物吸收。當土壤層土質惡化,豐富的有機物被消耗殆盡,肥沃的土壤便開始分離,沙化、板結,於是乎寸草不生。成千上萬的人不得不因荒漠化離開故土,另立家園。 荒漠化有多嚴重? 有數據顯示,自1977年以來,全球荒漠化面積已達到3600萬平方公里,占到整個地球陸地面積的1/4,相當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和美國國土面積的總和。全世界受荒漠化影響的國家有100多個,約9億人。而且以每年5~7萬平方公里的速度擴大!荒漠化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純的生態問題,而且演變成經濟和社會問題,人類帶來貧困和甚至社會動盪! 中國真的地大物博嗎? 是,從某種層面上來說,我們“地大”,我們“物博”,但是,豐富的自然資源在我國分布的並不均勻。而且,我們必須警惕:中國是世界上沙漠面積較大、分布較廣、荒漠化危害嚴重的國家之一! 在我國的西北、華北、東北分布着12塊沙漠和沙地,它們綿延成北方萬里風沙線。在唐山、北京、鄱陽湖周圍,北回歸線一帶還分布着大片的風沙化地帶。筆者依稀記得北京漫天黃沙的“壯觀”景象,首都亦是如此,何況其他?!“地大”不代表“地好”,“物博”不代表沒有流失,在我國的西北、華北北部、東北西部地區,每年約有2億畝農田遭受風沙災害,15億畝草場嚴重退化,數以千計的水利工程設施因受風沙侵襲排灌效能減弱!無田何以生計,無林何來生態,無水怎不滅絕?!這就是我們所面對的現實,這就是“地大物博”的我們的生態現狀! 拿什麼拯救你?我的大地母親! “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種樹!”這個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便紅遍全國的標語,至今仍廣為流傳。那時候的人們開始意識到,不開發荒山野嶺,無法奔向小康社會。然而今天,有多少原始森林從我們的陸地上消失,有多少原生態的大草原被遊人踐踏荒蕪,有多少水資源被惡意抽取,有多少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肆意的被排放?!拿什麼拯救你?我的大地母親! 說大了,植樹造林、退耕還林和生態重建是極為重要的。治理沙化耕地,控制水土流失,防風固沙,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可以大大改善生態環境。說小了,就拿我們每個人每天生活的習慣來說,吃飯能不能不用一次性筷子?水龍頭可不可以開得更小?大草原可不可以不去肆意踐踏?每個月可不可以少開一天車?事情再小,乘以十三億這個龐大的基數,就再無小事!事情再大,除以十三億這個分母,也可以大事化小!從我做起,珍惜身邊的一切資源,拒絕揮霍浪費,因為或許你的揮霍,正是別人的渴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