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個外地學生給我打電話訴苦,說不知道怎樣做才能使周圍的人滿意,自己為人處世一向謹小慎微,連走路都怕踩死一只螞蟻,可是總有幾個人愛背地裏說她的不是眼乾,搞得自己很苦惱。 “如果你周圍什麼樣的人都說你好,那麼你也不是什麼好人了。”我調侃道。她說師傅你就別逗我了,我真的為這樣的人際關係苦惱呢!後來,我告訴她做好自己就行了,沒必要去取悅於每一個人。 人是群體性動物,離不開集體,但是,大家在一起時間久了難免產生一些摩擦。以前我也有過這樣的困惑,自己明明希望跟周圍所有的人都相處好安利呃人,可結果總是不如意,總是有那麼一兩個人關係搞不好。 近來重讀 《論語》,孔子的“君子思維”讓我頓悟。先來看孔子與子路的對話: 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 子曰:“未可也。” “鄉人皆惡之,何如?” 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論語·子路》) 子貢問孔子:“附近的人都喜歡的人,您覺得這個人怎麼樣?” 孔子:“不咋樣。” 子貢:“那附近都討厭的人,您覺得這個人怎麼樣?” 孔子:“不咋樣。都不如附近的好人都喜歡他,壞人都討厭他。” 什麼意思呢?在這裏,孔子不是在繞口令,而是孔子對於“老好人”的態度:“老好人”不咋地!所謂“老好人”,就是他跟誰都合得來,什麼樣的人都說他好。可是,如果一個人混得大家都討厭他,這個人無疑有問題;但一個人混得大家都喜歡他,這個人也有問題。因為,一個人如果善良的人喜歡他,說明他跟善良的人湊得比較近,有善良的品質;如果邪惡的人也喜歡他,說明他跟壞人也走得近,又有壞人的特徵。那麼這個人既是好人,又是壞人。換句話說,這個人不是什麼壞人,可更不是什麼好人。那麼,他是一個偽善的人,也就是偽君子。 因此,我覺得與其做個“老好人”,不如做個惡人中的壞人。總之,我覺得做好自己就行了,沒必要去取悅於每一個人。在一個大集體中,每個人的出身環境不同,教育背景不同,三觀不同,當然就會有不同的看法和觀點。每個人都有發表自己觀點的權力,我們沒有資格去否認別人的觀點。正所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就是說君子崇尚和諧、尊重差異,而小人強求同一。“君子周而不比迪士尼美語 世界,小人比而不周。”(《論語·為政》)意思是君子和大家團結而不和少數人勾結,小人是和少數人勾結而不和大家團結。君子是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君子是人幫人,小人是人踩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