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牛克吐温的博客  
“制怒”  
网络日志正文
你的401K储蓄能否达到50万? 2017-01-20 15:26:23

前两天看到有人在万维算401K的账,大意是如果是一对高学历的华人在美国工作25年,可以轻而易举地攒下起码50万美元的退休金,加上社保,pension等其他收入,退休后年收入可以轻松地到达15万左右(税前)。我看后感不太符合常识,当时没空,今天自己演算了一下,发现他们的算法确实不切实际,现把我的演算贴在此,供诸位参考。

                              

首先要说明,这里不谈401K升值的问题和年金的利弊,那是投资问题,不同性质的问题。 我们只讨论一个问题:一个高学历的华人老帮菜夫妻一生401K可以存多少钱? 为了具有说服力,我尽可能地“拔高”这对高学历华人的收入状况,看他们到底能够攒多少。

 

假设这对夫妻都是博士毕业1993年开始工作时都是35岁,到2017年工作了25年,年龄都是60岁。在这25年里,他们二人每年都往自己的401K里存入IRS允许的上限,他们二人工资总收入在1993年是7万美元, 工资涨幅每年以3%计算,这25年里这对夫妻没有失业,没有伤残意外,那到2017年他们二人的工资加在一起就能够达到14.2万,他们的收入收入不但远远超出同期美国家庭收入中间值, 也远远超出美国华人同期收入的中间值,比如 2016年美国家庭的收入中值是5.2万美元, 华人的家庭收入的中间值6.9万美元。这对华人老帮菜的收入是华人家庭收入中间值的一倍。下面是根据这样的假设制作的这对夫妇的收入表,“401K 年储蓄”这一栏时IRS允许的401K年投入的上限,比如1993年的上限是每人9500元,两人共可以储蓄19000元,到了2017年,IRS规定的401K上限是每人18000元,“税后收入”这一栏的计算方式:15% 所得税加上5%social security + Medicare.

 

全额401K储蓄  x 2






年份

夫妻年收入

401K 年储蓄

公司匹配5%

401k 本金

税前收入

税后收入

1993

 $               70,000

 $             19,000

 $              3,500

 $            22,500

 $        51,000

 $       40,800

1994

 $               72,100

 $             19,000

 $              3,605

 $            22,605

 $        53,100

 $       42,480

1995

 $               74,263

 $             19,000

 $              3,713

 $            22,713

 $        55,263

 $       44,210

1996

 $               76,491

 $             19,000

 $              3,825

 $            22,825

 $        57,491

 $       45,993

1997

 $               78,786

 $             20,000

 $              3,939

 $            23,939

 $        58,786

 $       47,028

1998

 $               81,149

 $             20,000

 $              4,057

 $            24,057

 $        61,149

 $       48,919

1999

 $               83,584

 $             21,000

 $              4,179

 $            25,179

 $        62,584

 $       50,067

2000

 $               86,091

 $             21,000

 $              4,305

 $            25,305

 $        65,091

 $       52,073

2001

 $               88,674

 $             22,000

 $              4,434

 $            26,434

 $        66,674

 $       53,339

2002

 $               91,334

 $             24,000

 $              4,567

 $            28,567

 $        67,334

 $       53,867

2003

 $               94,074

 $             26,000

 $              4,704

 $            30,704

 $        68,074

 $       54,459

2004

 $               96,896

 $             28,000

 $              4,845

 $            32,845

 $        68,896

 $       55,117

2005

 $               99,803

 $             30,000

 $              4,990

 $            34,990

 $        69,803

 $       55,843

2006

 $             102,797

 $             31,000

 $              5,140

 $            36,140

 $        71,797

 $       57,438

2007

 $             105,881

 $             31,000

 $              5,294

 $            36,294

 $        74,881

 $       59,905

2008

 $             109,058

 $             33,000

 $              5,453

 $            38,453

 $        76,058

 $       60,846

2009

 $             112,329

 $             33,000

 $              5,616

 $            38,616

 $        79,329

 $       63,464

2010

 $             115,699

 $             33,000

 $              5,785

 $            38,785

 $        82,699

 $       66,159

2011

 $             119,170

 $             34,000

 $              5,959

 $            39,959

 $        85,170

 $       68,136

2012

 $             122,745

 $             35,000

 $              6,137

 $            41,137

 $        87,745

 $       70,196

2013

 $             126,428

 $             35,000

 $              6,321

 $            41,321

 $        91,428

 $       73,142

2014

 $             130,221

 $             36,000

 $              6,511

 $            42,511

 $        94,221

 $       75,376

2015

 $             134,127

 $             36,000

 $              6,706

 $            42,706

 $        98,127

 $       78,502

2016

 $             138,151

 $             36,000

 $              6,908

 $            42,908

 $      102,151

 $       81,721

2017

 $             142,296

 $             36,000

 $              7,115

 $            43,115

 $      106,296

 $       85,036

 平均

 $             102,086









总额:

 $          824,607



 

仅仅是看上面的图片,确实是一个诱人的“美国梦”,这对老帮菜几乎可以过cinderalla般的童话生活。扣除满额的401K后,还有足够生活费,比如1993年的4.8万的税后收入是相当不错的。到了2017年,光是他们的401K本金就达到了82.5万,如果以年收益率8%计算,实际资产不会低于200万。我估计那些轻松攒的50万的万维博客的计算就是从这儿得来的。现在我们来看看这对夫妻的生活费用情况,首先,他们要买房子,1993年的一套32厕独立住房的美国均价假设为25万应该是合理的,这对夫妻以最普通的方式购买此房子(down 10% 25000, 5%, 30 yrs.

每月的房屋贷款为1207。地税假设为1.5%,每年3750元, 这是个合理的美国平均地税率,假设房屋维修和保险每年为1000元,这应该是最基本的费用。加起来这对夫妻每月的房屋费用大约为1500元,房屋贷款是固定利率,假设地税25年也没有增长(这是天方夜谭式的假设,没关系,就这么算), 唯一上涨的只有保险和维修费用,数额很小,一年不过上涨85元而已,这就是房屋费用一栏的计算方法。车费用一栏是指夫妻二人都得工作,必须有自己的交通工具,他们各有一辆最普通的toyota corolla,这不为过。一辆corolla的售价在90年代大约为15000,假设他们的车贷款条件是 5% 60month 30000),他们每月的车贷款就为566元,加上杂费。每月600元应该合理。医疗费用这一栏应该是最低的。日常费用这样栏是最基本的生活费用,无法再低了。好了,现在我们来看看这对夫妻的费用:

 

年份

房屋费用

车费用

医疗费用

日常开销

     

  年开销(总)

年盈余/赤字

1993

$        (1,500)

$        (600)

$        (100)

$        (600)

$              (33,600)

$               (1,133)

1994

$        (1,508)

$        (606)

$        (105)

$        (612)

$              (33,966)

$                    181

1995

$        (1,515)

$        (612)

$        (110)

$        (643)

$              (34,559)

$                 1,318  

1996

$        (1,523)

$        (618)

$        (116)

$        (675)

$              (35,175)

$                    817

1997

$        (1,530)

$        (624)

$        (122)

$        (708)

$              (35,815)

$                 1,213

1998

$        (1,538)

$        (631)

$        (128)

$        (744)

$              (36,480)

$                 2,439

1999

$        (1,546)

$        (637)

$        (134)

$        (781)

$              (37,171)

$                 2,896

2000

$        (1,553)

$        (643)

$        (141)

$        (820)

$              (37,889)

$                 4,184

2001

$        (1,561)

$        (650)

$        (148)

$        (861)

$              (38,636)

$                 4,703

2002

$        (1,569)

$        (656)

$        (155)

$        (904)

$              (39,413)

$                 4,454

2003

$        (1,577)

$        (663)

$        (163)

$        (949)

$              (40,221)

$                 4,238

2004

$        (1,585)

$        (669)

$        (171)

$        (997)

$              (41,063)

$                 4,054

2005

$        (1,593)

$        (676)

$        (180)

$     (1,047)

$              (41,939)

$                 3,904

2006

$        (1,600)

$        (683)

$        (189)

$     (1,099)

$              (42,852)

$                 4,586

2007

$        (1,608)

$        (690)

$        (198)

$     (1,154)

$              (43,802)

$                 6,103

2008

$        (1,617)

$        (697)

$        (208)

$     (1,212)

$              (44,793)

$                 6,054

2009

$        (1,625)

$        (704)

$        (218)

$     (1,272)

$              (45,825)

$                 7,639

2010

$        (1,633)

$        (711)

$        (229)

$     (1,336)

$              (46,901)

$                 9,258

2011

$        (1,641)

$        (718)

$        (241)

$     (1,403)

$              (48,024)

$              20,113

2012

$        (1,649)

$        (725)

$        (253)

$     (1,473)

$              (49,194)

$              21,002

2013

$        (1,657)

$        (732)

$        (265)

$     (1,546)

$              (50,415)

$              22,727

2014

$        (1,666)

$        (739)

$        (279)

$     (3,707)

$              (76,690)

$               (1,313)

2015

$        (1,674)

$        (747)

$        (293)

$     (3,893)

$              (79,270)

$                  (768)

2016

$        (1,682)

$        (754)

$        (307)

$     (4,087)

$              (81,971)

$                  (250)

      2017

$        (1,691)

$        (762)

$        (323)

$     (4,291)

$              (84,799)

$                    237













 

大家注意看“年盈余/亏损”这一栏,这就是这对夫妻每年开支的盈余。细心读者也许会说,你算的不对。以1993年为例。税后收入是40800,实际支出是33600,他们应该有7200的盈余,可表中怎么会出现1130元的亏空?好问题! 前面说了,他们的房屋有个首付25000元,这笔钱是他们积攒出来的,每年8333元,三年攒齐 。所以从头三年里扣除(一般家庭会以个人贷款方式从银行作短期贷款作为头款,这在90年代比较普遍)。到了第四年,这对夫妻生孩子了,孩子从出生到16岁每年的费用就以10000元计算,每月800,应该合理。所以从第四年期,这笔费用就从盈余这里栏扣除了。孩子17岁开始上大学,四年大学学费住宿费书本费加在一起10万应该合理。所以最后四年每年要扣除25000元的教育费。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那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方式,那是比纽约垃圾可还悲惨的生活方式,他们25年只能住同样的房子,开同样型号的车,穿同样的衣服, 没有旅游,每周打牙祭只能去叫中国外卖,甜酸鸡,湖南牛之类,不能超过两次。所以夫妻满额401K储蓄是不可能的。假设他们把401K储蓄额度减半(费用情况不变)情况会如何。为了简便,只贴出总收入和支出对比:


年份

夫妻年收入

401K 年储蓄

税后收入

年开销(总共)

年盈余/赤字

1993

$             70,000

 $             9,500

 $          49,050

 $              (33,600)

$                 7,117

1994

$             72,100

 $             9,500

 $          50,730

 $              (33,966)

$                 8,431  

1995

$             74,263

 $             9,500

 $          52,460

 $              (34,559)

$                 9,568

1996

$             76,491

 $             9,500

 $          54,243

 $              (35,175)

$                 9,067

1997

$             78,786

 $           10,000

 $          55,678

 $              (35,815)

$                 9,863

1998

$             81,149

 $           10,000

 $          57,569

 $              (36,480)

$              11,089

1999

$             83,584

 $           10,500

 $          59,117

 $              (37,171)

$              11,946

2000

$             86,091

 $           10,500

 $          61,123

 $              (37,889)

$              13,234

2001

$             88,674

 $           11,000

 $          62,789

 $              (38,636)

$              14,153

2002

$             91,334

 $           12,000

 $          64,117

 $              (39,413)

$              14,704

2003

$             94,074

 $           13,000

 $          65,509

 $              (40,221)

$              15,288

2004

$             96,896

 $           14,000

 $          66,967

 $              (41,063)

$              15,904

2005

$             99,803

 $           15,000

 $          68,493

 $              (41,939)

$              16,554

2006

$           102,797

 $           15,500

 $          70,488

 $              (42,852)

$              17,636

2007

$           105,881

 $           15,500

 $          72,955

 $              (43,802)

$              19,153

2008

$           109,058

 $           16,500

 $          74,696

 $              (44,793)

$              19,904

2009

$           112,329

 $           16,500

 $          77,314

 $              (45,825)

$              21,489

2010

$           115,699

 $           16,500

 $          80,009

 $              (46,901)

$              23,108

2011

$           119,170

 $           17,000

 $          82,386

 $              (48,024)

$              24,363

2012

$           122,745

 $           17,500

 $          84,846

 $              (49,194)

$              25,652

2013

$           126,428

 $           17,500

 $          87,792

 $              (50,415)

$              27,377

2014

$           130,221

 $           18,000

 $          90,426

 $              (76,690)

$              13,737

2015

$           134,127

 $           18,000

 $          93,552

 $              (79,270)

$              14,282

2016

$           138,151

 $           18,000

 $          96,771

 $              (81,971)

$              14,800

2017

$           142,296

 $           18,000

 $        100,086

 $              (84,799)

$              15,287

                         522607 (含公司配置)

看到这里,有读者会说,即使401K减半,这对夫妻还25年后还可以获得近50万的401K储蓄,别忘了,房屋折旧的隐形费用并没有算进去,根据IRS 29.5年房屋折旧规则,这对夫妻每年还要从盈余里扣除6800元的折旧费用(房屋造价20万,土地5万没有折旧)。实际盈余平均每月1300元, 购买衣物家具电器,房屋翻修,回国探亲,亲友来访,意外事故等等的费用都还没有扣除。所以,这对华人夫妻(任何一方)不能失业,不能生病,不能离婚吵架砸东西,开车不能吃罚单。。。。中午只能吃自带的便当。不能吃大龙虾,只能吃小龙虾,不能吃morgan steakhouse 只能在家吃炒腰花,不能戴cartier表,只能戴casio。别人慈善捐款,你只能给捐款者鼓掌,自己修下水道。。。

 

如果有人说,可我们的收入还不如这对华人老帮菜夫妻,咋办?


Then you are fucked!


 

浏览(8015) (11) 评论(43)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图谋 留言时间:2017-01-31 08:54:23

"你的403b里面的金额多少和你退休后的纳税数额根本就没有直接的关系,退休后的纳税和你当年的401k或403b的支取发生关系,假设你的403b储蓄已经是100万,退休后每年支取10万和每年支取8万的税率是一样的,都是15%。"

马克吐温: 上面这段应该是你写的. 你是否能说说这15%的税率是何处来的? 如果我的pension已经有10万, 我不知道如何能只缴15%? 如果取10万,我的边际税率起码是28%了.

回复 | 0
作者:花蜜蜂 留言时间:2017-01-22 19:55:16

93年德州平均房价在10万以下;现在平均房价也就20万左右。93你说的那种车1万美元左右。蜜蜂第一辆车才800美元,哈哈!

华人家庭生活水平一直在比较低的水平,有多少人每天早晨去星巴克喝一杯的?

华人一般来美国已经30多岁,如果不是年收入20万美元的同学,到67岁退休的ss收入不会超过2000美元。

哈哈!

回复 | 0
作者:tickers 回复 一草 留言时间:2017-01-22 09:03:54

谢谢回答。其实只要好好理财,中等收入家庭达到100万也不是难事。

回复 | 0
作者:一草 回复 tickers 留言时间:2017-01-21 20:30:55

“请问你们是否有投入退休计划的经验?投入多少年?试想一下,20年前投入2万到401K的S&P500, 回报率为7.2%,今天是多少钱?"

按70rule,应是约8万吧?这正是博主拒绝了解和考虑、但与话题显然有关、且为数可观的部分。

回复 | 2
作者:一草 回复 牛克吐温 留言时间:2017-01-21 20:18:39

1. 我说的是“投资/储蓄获利收入”。你不计投资,至少该考虑储蓄获利收入。何况90~200n年代的利率利息可观。这正是你估算的较明显误区之一。

2. “有多少老海华会借贷买车并头一辆就买新车?” 这说的是当年老海华的普遍实情。来美后的学生期间就先买旧车,工作后有了足够储蓄再买新车。买车贷款者很少。

看来你对80年代来美、90年代初工作老海华了解甚少,且在这里一再表示你没什么真想了解之意。你这估算那些老海华的收入支出能有何可信度?又有什么意义呢?

回复 | 0
作者:牛克吐温 留言时间:2017-01-21 17:37:21

"请问你们是否有投入退休计划的经验?投入多少年?试想一下,20年前投入2万到401K的S&P500, 回报率为7.2%,今天是多少钱?"

呵呵呵呵。

回复 | 0
作者:tickers 留言时间:2017-01-21 17:17:22

请问你们是否有投入退休计划的经验?投入多少年?试想一下,20年前投入2万到401K的S&P500, 回报率为7.2%,今天是多少钱?你们如果知道答案,一定不会觉得100万是个多大的数目。至于,有些人有能力,但并不购满401K,可能有多种原因。如果是因为不想在401K 存入太多,那他们一定有更好的投资渠道。我至所以总假定100万,是因为,存的太多最终还是要交税的。据我所知,大多数专业工作者不是只有这点钱。我们通常还会把钱投入Roth, 股市和房地产,甚至稀有金属。正确的方法也是要将退休账户的总额控制在100万左右。

回复 | 1
作者:牛克吐温 留言时间:2017-01-21 16:02:09

广东仔;

猜测容易,证实就难了,这篇博文不是建立在猜测之上的,您一猜测,就等于自定前提了,所有往下的讨论就无意义了。也许你是对的,不过你必须证明你的也许才行。

这里讨论的是401k的资产,而不是所有资产,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就是本文中的这对夫妻,他们化25万买的房子,到了如今,一定也有半百的价值了,不过这不是本文讨论的问题。

回复 | 0
作者:广东人. 留言时间:2017-01-21 15:29:38

不得不承认人智力,理解能力的差别,由此收入差别有其合理性。受教育程度只分为三类,高中,大专和研究生(包括专业人材)。高学历华人属于研究生(专业人士)类应该没问题。华人中当律师的不多,当医生的不少,干工程, 计算机和科技的更多。比较其他研究生专业,这些专业工资都在中上。

从统计数据看,高学历资产是普通人一倍左右应该没多大问题。

若按中间值算, 55到64岁年龄段资产约为25万刀, 高收入人群为其一倍50万刀。美国近年双收入家庭在60%。也就是说平均50万刀资产家庭中,近半数双收入家庭资产应在70万刀左右。实际上双收入家庭储蓄得更多,资产增长更快。在双收入家庭中,双高收入家庭(双高学历)比例不会太高,而在华人中是较普遍。由于没有找到统计数据,只能猜测,其资产应在1M之上。加上华人勤俭储蓄,所学专业入收中上,双高学历华人在接近退休年龄时达到1.5M以上资产应该是平常的。

回复 | 5
作者:牛克吐温 留言时间:2017-01-21 14:37:20

回一草几句:

本文开头已经说明,401k收益问题和本文讨论的这对华人老帮菜有无可能存满IRS 规定的401k额度上限没有关系,所以你的“没有把投资收益考虑在内“的观点不成立。这也算回答了喜剧的评论。进一步说明。 所谓的“来美国20年如果你401K账面没个50万刀,很丢脸”的说法没有意义,每个人都有敛财的方法,把所有的退休资金都放入401k的做法才是危险的。不过这里不讨论投资方法。

一草指责我把这对老帮菜的生活费用打的太贵,一草争辩道“比如这对夫妇完全可以不用买新的corolla,买个旧的就可以了” ,不到不佩服一草的观点,如果这对老帮菜向纽约垃圾客学习,地铁逃票,教堂蹭免费饭,还可以省的更多,不是吗?

回复 | 1
作者:中国喜剧 留言时间:2017-01-21 13:28:38

这个怎么没算401K的收益? 我们公司买的Vanguard的, 我的401K的收益是110%了已经。 就是100刀累积投进去, 现在已经210刀了。

来美国20年如果你401K账面没个50万刀, 你怎么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

回复 | 0
作者:playboy888 留言时间:2017-01-21 13:18:10

看清楚了再讲放屁! (1)高学历的并非都是律师。(2)分清楚中位值和平均值。(3)平均值是把比尔盖茨的钱也算进去的!。

回复 | 1
作者:广东人. 留言时间:2017-01-21 11:09:35

看一看统计数据,

Age 55 to 64: The Fed's study shows an average net worth for this group in 2010 of $943,600, falling 15% to $798,400 in 2013.

Median Net Worth By Age In America

Source: Federal Reserve 2016

High School: The average net worth for all age groups with a high school diploma stands at $163,409. The median net worth is $43,945. The Federal Reserve reports an average net worth for high school graduates of $233,800 in 2010, but then falling by 15% to $199,600 in 2013.

College degree: A 4-year degree adds substantially to the average net worth across all age groups, jumping to $509,484. The median net worth of those with a college diploma is $147,148.

Graduate or Professional degree: Lawyers, doctors and other professionals have the highest average net worth by education. The mean net worth of this group climbs to $925,900, with a median net worth of $240,750.

从上面统计数据,高学历净资产是一般人一倍或一倍以上. 若华人不比其他族群人差,华人高学历人群净资产应在$1.5M 至 2.0M 以上,其中401k应是总资产的三分一到二分之一。

回复 | 1
作者:发儿味 留言时间:2017-01-21 10:29:00

废话少说, 看看以下的真实数据:

https://salaries.texastribune.org/the-university-of-texas-md-anderson-cancer-center/

点击“Download this data”, 可以下载整个excel file。除去低层劳动力和没有正式工作的(post-docs),看看那里的华人挣多少钱。

回复 | 0
作者:一草 回复 牛克吐温 留言时间:2017-01-21 08:16:54

你的估算误区

1. 低估高学历海华薪水收入。

2. 不计老海华投资/储蓄获利收入。

3. 高估老海华借贷支出。有多少老海华会借贷买车并头一辆就买新车?

4. 高估90年代一般地方的房价和海华的房贷。

5. 无视这25年的股市上涨,低估老海华接近退休年龄时的理财保护自己能力。

...

回复 | 2
作者:一草 回复 tickers 留言时间:2017-01-21 08:04:03

"老海华中那些长期从事专业工作的人,基本上都有能力达到个人50万,家庭100万401K的水平。"

原来不算不清楚,算后完全同意你这话。

回复 | 1
作者:牛克吐温 留言时间:2017-01-21 07:05:48

再回其他帖子:

给汉卿的答复其实也算是给所有人的。另外有补充的是这里不谈论投资收益问题,只谈论在美国的生活标准。回到本文的例子,就算是这对夫妻含辛茹苦地攒到以100万,他们的房屋也该换了,现在的房市大家都知道, 一栋普通的4卧的独立住房,在东西海岸动辄八九十万,甚至更高。就算他们自己的旧房卖出40万,还必须起码贷款同样的数目才能买到新的房子。这就意味着他们退休后要承担起码每月2500-3000的房屋月供,可那是他们的收入已经不再,只能靠401K和SS收入。 他们二人的SS收入几乎都得付房贷,其他一切费用都的靠401K,不动本金几乎不可能。

还有一点,要记住,美国的股市在过去的30年里经历过两次大牛市,特别是过去的10年,是纯粹的政策性大牛市,前所未有。所以风险是巨大的,一旦有个风吹草动,这对华人高学历老帮菜很可能落得和纽约垃圾客一样取蹭免费餐。

回复 | 0
作者:牛克吐温 留言时间:2017-01-21 06:40:24

先回汉卿老弟;

老弟厚道,但有点固执,拿你开心,无恶意,我也拿马屎开涮,一样无恶意,一个袋鼠,食草动物。 你和马屎一样,harmless.

本文其实只是给出个计算方法,是一个标杆,一个参数而已,不是让读者去套用,而是让读者自己以此来去衡量自己的财务状况。有人高些,有人低些。比如那个有点儿二百五的工科教授和右痞子,十有八九还拿不到这个数。开支也是一样,现实中几乎没有人会照我列出的开支标准去生活,这几乎是贫困线的标准,实际开支会大大超过我给出的标准。比如mingcheng说的华人的子女教育投入很高,大概没有人会不同意。

回复 | 0
作者:tickers 留言时间:2017-01-21 06:06:43

老海华中那些长期从事专业工作的人,基本上都有能力达到个人50万,家庭100万401K的水平。

回复 | 2
作者:tickers 留言时间:2017-01-21 05:41:12

2001和2009的两次股市大调整确实让401k也大大缩水。但是只要你不卖,以后又涨回来了。平均年回报率是指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平均值。

回复 | 1
作者:汉卿 回复 牛克吐温 留言时间:2017-01-21 05:25:09

【再回汉卿老弟, 知道你不是来讨论的,你是来砸馆的,报我上午去

踢你的馆子,让你为中国没有实现你要的民主慢慢哭泣的一箭之仇。】

比较起你为你的文章所做的准备,说我砸馆,不过分,但也有原因。

你这里举的是93年毕业的一对博士生,并没说一定是在学校工作,开始和2017的工资估计,就是普遍地讲,也偏低。但是你考虑了所有可能的花费,更接近于事实。更让觉得你是在研究作普查。但当你写到最后的三段时,听起来你是个什么都不在乎的人(你在别人的园子里也都是那样地表现),所以我“砸馆”,跟你开了个玩笑。

回复 | 0
作者:三合一 留言时间:2017-01-21 05:20:27

全胡扯。尤其高估的,越高越胡扯。401K如果选投资基金的。里面的款项就会跟股市走。几次金融大海啸就把你的401K吃掉了。记得当年很多人的401K都大失血。很多人扛不住都卖了换现金。那个愁云惨雾的。日子还是要过。你可以说那些人笨,不懂投资。但是再看看那些有钱的犹太人,给梅道夫投资的。退休金全部滑铁卢。更惨。自杀的都好几个。那些年金融奔溃,好多公司都破产。员工的401K都完蛋。因为很多公司都是委托职业证券商管理这些钱。前面还有人更胡扯social security退休金多少多少。完全不知道ss退休金最高额大约是两千多一点。年薪10万的,大约只能领到一千多(这点我只能估计)。最后剪你羊毛的就是通涨。一百万经国川普的治理,最后能变成五十万就不错了。

回复 | 1
作者:tickers 留言时间:2017-01-21 04:55:19

实际上,美国有10%的家庭净资产大于100万(包括不动产)。而到退休年龄的人净资产的比例又是最高的。而华人的资产又要大于这个比例。所以,可以推理出有不少老华人的退休计划中的钱是有100万左右的。

回复 | 0
作者:marsfield 回复 牛克吐温 留言时间:2017-01-21 00:26:52

【一如既往,先拿马屎开涮。 你知道美国一流的交响乐队的小提琴手的工资大概有多少吗? 十万多一点而已,二流的交响乐队的演奏者的工资更是少的可怜, 五万左右。你们澳洲音乐家的报酬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不会高过动物园的每只袋鼠为动物园带来的收益。】

土豪粥,我换个角度跟你说。为什么土豪被称为土豪?就是因为不管土豪钱再多,仍然是土豪。也就是说,钱再多,也没有品味。人家一流的小提琴手年薪可能就十几万,但人家有品味呀!你知道什么是品味吗? 你肯定不懂。让我告诉你:就好像闲人挎着LV的挎包;又好像秋念秋老蛆谈古典音乐。。。。。。这叫没品味。秋老蛆说是“附庸风雅”,也不行!还是玷污了“附庸风雅”。

回复 | 0
作者:一草 回复 牛克吐温 留言时间:2017-01-20 22:27:15

提醒一下,

1. 90年代,200n年代的银行储蓄利率不低。

2. 90年代的海华常储蓄到相当额才买房,借贷额少,较快还清房贷。

回复 | 0
作者:一草 回复 牛克吐温 留言时间:2017-01-20 22:16:08

不知你何来“一草所谓设定的年收入10万的示范”?

1. 我原话是“25年后,个人年薪从略低于4万上升到8万多”,即两人年薪收入从略低于8万上升到16、17万多。

2. 我只说了年薪收入,未提投资/储蓄等收入。

你能否考虑到这两点,重做一下你的计算?

另外,若有意作理性讨论,请免用 f 词语。谢谢!

回复 | 0
作者:一草 回复 牛克吐温 留言时间:2017-01-20 22:08:53

不知你何来“一草所谓设定的年收入10万的示范”?

1. 我原话是“25年后,个人年薪从略低于4万上升到8万多”,即两人年薪收入从略低于8万上升到16、17万多。

2. 我只说了年薪收入,未提投资/储蓄

回复 | 0
作者:tickers 留言时间:2017-01-20 22:04:43

我周围有几位符合你设置的收入水平家庭。现在的401k帐户中就已有100万左右。分析你的演算,发现没有计算利滚利。只要投入到sp500,平均年回报至少可达7%。

回复 | 0
作者:牛克吐温 留言时间:2017-01-20 19:05:17

再回mingcheng:

本篇的立足点是收入的中间值。是回应那位一草所谓设定的年收入10万的示范。只是要表明能够把401储蓄限额填满的达到50万人不是没有,但是不多,即使我把93年的房屋价格降低到12万,这对夫妻的月支出也不过会减低800元左右。他们收支捉襟见肘的窘境并不能得到根本的改善。文中示范的例子设计变量太多,我尽量把支出压倒最低,把支出提高,来演示美国中产阶级的困境。

回复 | 0
作者:牛克吐温 留言时间:2017-01-20 18:55:01

再回汉卿老弟, 知道你不是来讨论的,你是来砸馆的,报我上午去

踢你的馆子,让你为中国没有实现你要的民主慢慢哭泣的一箭之仇。

没有关系,至于高学位的工资报酬都是有据可查的,你我不需要费口舌。本篇谈到的收入的均值或中值 , 什么叫中值可以形象地用手指来表示,就是中指,看见我对你竖起的中指了吗?

看看下面的博士薪酬和你说的差距有多大:

All Disciplines Combined

Job Title All Ins Res Other Doc Master Baccal

Assi Prof $69,404 $79,892 $71,498 $65,495 $60,325

Asso Profe $79,622 $91,676 $81,337 $74,875 $69,954

New Asst Prof $70,655 $79,783 $71,381 $65,387 $60,972

Professor $102,229 $124,510 $103,868 $92,336 $86,902

资料来源: https://www.higheredjobs.com/salary/salaryDisplay.cfm?SurveyID=37

顺便说一下,拉黑了纽约垃圾,不愿意和他有任何交流,再说是他先拉黑的我。和那个胆小鬼雨斤一样。

回复 | 0
我的名片
牛克吐温
注册日期: 2016-11-11
访问总量: 74,366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牛的逻辑” vs “马的逻辑”
· 不让发言了?被拉黑了?
· 今天是值得庆贺的日子
· “大爷大妈,您倒是说话呀!”
· 雨斤是个“老剽客”
· 应该叫“董老”还是“老董”?
· 和“花岗岩” 骑驴尸一首
分类目录
【新手上路】
· “牛的逻辑” vs “马的逻辑”
· 不让发言了?被拉黑了?
· 今天是值得庆贺的日子
· “大爷大妈,您倒是说话呀!”
· 雨斤是个“老剽客”
· 应该叫“董老”还是“老董”?
· 和“花岗岩” 骑驴尸一首
· 常林峰杀妻案考证
· “炫富”
· 动物王国里的华人 (中英对照)-
存档目录
2017-06-03 - 2017-06-18
2017-05-22 - 2017-05-31
2017-04-13 - 2017-04-24
2017-02-01 - 2017-02-25
2017-01-07 - 2017-01-27
2016-12-01 - 2016-12-17
2016-11-11 - 2016-11-24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