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店装修的这段时间,江晚舟天天晚上在家给婷婷做饭。
一段时间下来,原本几乎没有一点异味的“西式”厨房,开始出现了一股明显的油烟味和剩饭剩菜的馊味。 江晚舟很疑惑。她在想,同样是西式的厨房,为什么自己在贝益民家,就没有闻到这种气味呢?于是她赶紧打电话给贝益民,问他是什么原因,有什么解决问题的办法。 江晚舟还说,自己当初在深圳创业的时候,天天在公司的食堂为员工做饭做菜,量那么大,都没有感觉到这么明显的气味,现在似乎每做一顿饭,都会让房子里的这种气味越来越重,怎么用力抽风都不行。 贝益民笑着说:你在工厂食堂做饭,那个空间很高很大很通风,而你现在住的房子是民宅,空间明显没有那么大,通风也不可能有那么流畅,结果当然不一样,另外,加拿大的房子都是木头房子,它有很强的“呼吸功能”,吸收气味非常快,所以如果你不注意的话,整个房子里一定会总有一股挥之不去的中餐的“馊味”。 江晚舟好奇地问:为什么我每次在你们家,就没有闻到厨房里有这种味道呢? 贝益民笑着说:那是因为我对中餐进行了“革命”。 江晚舟笑着说:你这博士还真是不得了,刚做了两天“厨子”,就开始胆大妄为地对中餐“造起反”来了,你是怎么革了中餐的命,讲给我听听? 贝益民说:我们中餐的油烟大,主要是因为我们炒菜的时候习惯用高温油“爆炒”。 江晚舟说:是呀,肉类如果不是爆炒的话,就容易变“老”了嘛,而且油用葱姜蒜爆炒以后才能“香”嘛。 贝益民说:是的,爆炒可以锁住肉里面的水份,保持肉类“嫩滑”的口感,但是要达到这个效果,并不见得只有“油爆”这一种办法嘛。 江晚舟好奇地问:你用什么办法? 贝益民说:其实很简单,就是一大锅水,用一大锅烧开的水来代替油。 江晚舟说:水的沸点相对比油要低很多呀,水只有100度,而油的沸点最高可以达到300度呢,你用水代替油的话,把生东西放进去,水温一下子就降下来了,等于还是在慢慢煮嘛。 贝益民笑着说:这就是为什么我说,要用“很大一锅的水”,这样的话,把生肉放下去以后,水温依然不会快速下降,不也就达到了用油“爆炒”一样的效果了吗? 江晚舟明白了,说:你这个办法听起来好像是有些道理。 贝益民说:当然是有道理,而且还是真正的“融会贯通”,你看,用这个办法,你还可以防止爆炒的时候,油星四溅,弄得厨房的墙上到处都是。 江晚舟说:可是,我们爆炒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是为了把油“爆”香呀,如果你只是用水煮,你的菜不就缺少了这点味道了吗? 贝益民笑着问:你到我家来吃饭,有觉得我家的菜没有香味吗? 江晚舟说:诶,你说的还真是,你家的菜不仅香,而且还有一种很好的清香味,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贝益民说:过去我们做菜一定要把油爆香,其实有一个客观的原因,就是我们中国人吃的是粗制的菜油和棉籽油,这些油的气味不好,用葱姜蒜爆炒一下,可以改善油的味道,但是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比如我家用的油,都是很好的橄榄油,橄榄油本身就有一种香气,也就是你刚才说的“清香味”,橄榄油的沸点比较低,高温下挥发得很快,而且香气都流失掉了,所以不仅不应该高温烧热,也没有这个必要。 江晚舟吃惊地说:原来是这样,难怪我说你们推荐我在COSTCO买的这种油,怎么这么不经用呢? 贝益民笑着说:你把这好好的橄榄油给浪费了,你知道吗,我橄榄油的时候,很多情况下基本不加热,必须加热的时候,我只让油刚刚热了就好,这样一来,既不会大量挥发,也不会导致冷的食物到进去的时候,油星四溅,厨房里不就没有油烟了吗。 江晚舟说:看来就算是一些平时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也不见得就一定是对的或者是好的,改造它或者改变它,就会发现里面“大有乾坤”。 贝益民笑着说:过去我们文革的时候常说“破四旧”,其实,当我们正明白“革命”的本质之后,就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创新”才是真正的“革命”。 江晚舟说:你的这个“创新”真好,你能不能把这些心得写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让更多的人能够受益?你看,我现在的博客,很多人都在下面写评论,感谢我分享我在温哥华的生活经历呢。我们中国人的厨房真的是已经被油烟熏陶了上千年了,现在在温哥华,这么好的木头房子,不把这油腻味给除掉,只怕卖房子的时候,人家都会嫌弃咱们。 贝益民笑着说:你担心的那些事情,其实已经是“现实”了,在温哥华的二手房市场上,有两种人的房子最让人“不喜欢”,一种是印度人的房子,一种就是咱们中国人的房子,印度人的房子里有一股怪怪的咖喱味,而咱们中国人的房子则有一股怪怪的油烟味,白人把它称作“猪圈味”,可是有意思的是,住在里面的中国人,自己一点感觉都没有,还“乐在其中”呢。 江晚舟一听,哈哈笑起来,说:这不就是“久闻不觉其臭”吗,如此说来,你更有义务把你的实践经验写出来,让大家学习借鉴,不要让咱们同胞既“丢分”又“丢面子”了。 两天后,贝益民果然在他的《贝贝日记》上写了一篇关于厨房的文章,文章这样写道: 《让厨房变成家里最美的地方》 我小的时候,各家几乎没有专门的厨房,家家户户都在公共的地方做饭炒菜,每天黄昏的时候,走道里全是各种气味的油烟。 那时候,鸡蛋特别香,如果有谁家里做个鸡蛋炒饭或者韭菜鸡蛋之类的,所有邻居都可以分享到,不过,如果哪一天,有邻居做虎皮尖椒的话,那么每家人都会被辣到打喷嚏了。 因为没有通风,煤烟、煤尘、油烟、水汽到处乱窜。常年下来,走道的墙壁全是漆黑漆黑、油腻油腻的。那个时候的中国人,格外吃苦耐劳,但是绝对找不出一个人喜欢待在厨房里面的。 九十年代以后,中国人的厨房条件明显改善了,但是厨房的环境仍然是个大问题,尤其是油烟太大,我在2000年代初的时候,在广州买了一套新公寓,可是还不到两年,楼上人家的抽油烟机的排风口,就已经开始不停地往我家窗台上,滴答那些黏糊糊的废油了。 来到温哥华,我很快买了一间城市联排屋,这个房子是上世纪80年代初建设的。 联排屋的厨房,对于中餐而言,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就是它的抽油烟机和排烟系统不够好,有些联排屋的排烟系统是公共的,而不是独立的,结果导致烟道太长,排烟的效果很差,这让我在很长时间里,一直不敢在家里炒菜,只能以“煮菜”为主。 现在我住的是独立屋,厨房几乎是完全开放的,整个一楼的通透感很好,但是中餐产生的“油烟”问题凸显出来。 这些年,我不断地进行着一些新尝试,最终解决了中餐油烟的问题。 我最主要的“改进”就是把中餐的“油爆”,改成了一大锅水,把所有的肉食“汆”熟,然后再用温热的橄榄油或者色拉油,把肉食和蔬菜混炒。 这样一来,我炒菜的时候产生的油烟非常少,再加上独立屋的厨油烟机本来就马力大,排烟管道也短而独立,抽风的效果非常好,油烟很容易就出去了。 现在,我家厨房变成了全家人最喜欢待着的地方。 白天的时候,我太太喜欢在厨房里插花、做装饰。夏天的时候,厨房外面的前院后院鲜花盛开,与厨房的插花交相呼应,整幢房子中,最美的房间,就是厨房了。 。。。。。。 第二天晚上大家一起吃饭的时候,邓安安的爸妈表扬说,贝益民写的那篇关于厨房的文章很好,很有教育意义,又说江小姐也写了一篇关于厨房的文章,非常生动,有真情实感。 邓安安从手机中打开这篇文章。 可可从妈妈手里抢过手机,主动要求给大家念这篇文章。 外婆说:好好,让可可来念吧,这样他就可以了解到,过去我们这一代人是怎样生活的了。 可可大声念道: 《厨房里的加拿大:家人团聚的好地方》。 孔子说,“食色性也”,我们中国人是非常讲究吃的。 但是我们中国人似乎没有厨房文化,很少有人在乎厨房的价值和厨房的审美。一直到今天,虽然我们的居住条件大大改善了,甚至住上“大洋房”了,但是多数人还是很不讲究厨房,似乎那里只是一个佣人给大家做食物的地方。 我小的时候,住的是我爸爸部队的平房,各家各户都没有自己的厨房。说是厨房,其实只是放在走道上的一个蜂窝煤炉,蜂窝煤则直接堆放在墙边上,家家户户都在公共的地方做饭炒菜,或者说是在自家的住房的外面做饭做菜。 后来,改革开放了,居住条件大大改善了,家家都有了各自的厨房,但是厨房和厕所都被设计在最边角的地方,面积特别小不说,通风条件也差,还常常不规整。房间贼大,而厨房和洗手间的面积合在一起可能还不到10个平米。 不过尽管如此,今天回想起来,那个家,让我终生不能忘怀的,竟然就是那间黑漆漆的小厨房。 因为这个黑漆漆的小厨房,每到过年的时候,就会变成我妈妈“变魔术”的地方。 那个时候,我几乎天天盼着过年,其中一个盼头就是吃炸肉丸子。每次我妈妈在那个黑漆漆的小厨房里炸肉丸子的时候,我就挤在我妈妈的身边,给我妈妈当下手。当油烧热了以后,我妈妈负责把生肉丸子放进锅里,我就负责慢慢的搅动油锅,不让肉丸子粘锅,油锅炸着放足了调料的生肉丸子,散发出来的香味,简直就是把我每一根汗毛的味觉都激发起来了。 我妈妈边炸我就在边上偷着吃,新鲜炸出来的肉丸子香味浓郁,咬一口,外脆内松,真是好吃极了,厨房在那一刻,无论多小多拥挤,都是最可爱的地方,当时的情景,直到今天依然历历在目。 现在我自己在温哥华“坐移民监”,好在有女儿陪伴,每个周末,我们两人都会高高兴兴地一起到超市买各自喜欢吃的东西,回家后,我主厨,我女儿帮手,两人边忙碌边聊天,因为空间足够大,设备也齐全,在厨房里做饭做菜变成了一间非常享受的过程。 天气好的时候,阳光从透明的天花上泼洒下来,厨房简直就成了我们家的舞台中心。 下雨的时候,没有其它户外活动,我两就在家里不紧不慢的做一餐饭,厨房里最明亮最暖和,很有休息的味道。 我每做好一样菜,我女儿就不停地偷吃,边吃边叫好,让我每每想起儿时的我。 当工作台和吧台上摆满各式好吃的东西的时候,一天中的第一次生活高潮就开始了。 我家的厨房用具基本上都是在IKEA买的。 IKEA的厨具展示部写着这样一句话“KITCHEN IS THE PLACE WHERE FAMILY SPEND MOST”,它的意思是“厨房是家人最多欢聚的地方”。 这句话,讲得真好。(请点击进入“作者”个人空间,查阅我的个人资料,看看我还能为你做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