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CT、B超……很多人对于这些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分不清楚,尤其不知道该用在哪些部位的检查比较合适?
胸部X线可以检查心、肺、纵隔以及肋骨、胸膜、主动脉,比如肺纹理增多、肺部钙化点、主动脉结钙化等。
相比X线,胸部CT检查显示出的结构清晰度更明显,对胸部病变的检出敏感性和显示病变的准确性均优于常规X线胸片。胸部CT检查有利于检出轻微病变和隐蔽部位病变,显示病变特征,特别是对于早期肺癌的确诊有决定性意义。然而,CT检查的辐射剂量显著高于X线。
此外,X线是临床骨科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其效果在于检查骨、脊柱、关节等有无器质性病变,明确病变的部位、大小、程度及与周围软组织的关系,为治疗提供参考。而CT可以诊断骨质本身病变、骨折或脱位、骨关节及软组织病变等。
B超在胆囊疾病的诊断上,比如胆囊结石,有高度准确性,一般准确率在95%以上,而CT诊断符合率较低。
由于CT每1~5秒钟扫描一次,对心脏等器官的检查不易获得准确的信息,正常人平静时呼吸至少3秒钟一次,受呼吸影响的腹腔器官,如肝、脾,做CT检查时要病人暂停呼吸,幼小者、精神失常者、肺功能不全者就不能配合,也就无法检查,做B超则无这种限制。
B超检查是临床上检查胆道疾病最常用的方法,可确诊胆囊结石、胆囊炎症、肿瘤等,而且,B超对肝硬化、脂肪肝、脾肿大、肝癌、肠道病变准确率也较高。
CT对肿瘤分辨率高于B超,对于1~2厘米的小肿块,CT显示率为88%,B超是48%;对于肾癌的诊断率,CT准确率为90%,B超是44%。CT对显示肾癌、肾盂癌相当准确,可确定肿瘤的大小、浸润的范围、邻近和远处淋巴结转移。
对于肝脏和胰腺来说,CT可以诊断肝癌、肝血管瘤、脂肪肝、胰腺癌、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等。
核磁共振(MR)利用强大的磁场,让身体中的水分振动起来,再平静下来,感受里面的振动,形成像后可以观察到正常组织与患病部位之间的差异。所以,核磁共振也被戏说为“摇摇看的检查”。
核磁共振可以随意做任何角度的切层,且无辐射。对颅脑、脊柱和脊髓等的解剖和病变的显示,都比CT要好;核磁共振对病变组织的敏感度优于CT,尤其是关节、肌肉、中枢神经系统等软组织的检查结构更清晰。
核磁共振对脊柱、关节、肿瘤、感染性疾病、淋巴结和血管结构之间的相互鉴别,有独到的优势
但是,有些方面核磁共振不如CT。如:对肺部、骨骼结构的细节表现、骨折等,所以有时候骨科医生会要求两者都要检查;
要注意的是:体内留有金属物品者、带有心脏起搏器者不宜接受核磁共振,检查前要先告知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