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常有全国政协委员在年会上提案子,建议政府把“汉服”设为“国服”。
“国服”是什么玩意儿?类似于国旗、国歌、国徽的国家象征物?显然不是。那么为什么要设立呢?提案者说,日本有“国服”和服,韩国有“国服”韩服,中国没有。没有就没有呗,为什么一定要有?而且日韩没有正式的“国服”说法,更没有弄个“国服”法规。 即便是霸气地说:人家没有,我们也可以弄个“国服”法规,那为什么“国服”要用几十个民族的传统服装里早就不见踪影的汉服呢?因为咱们人多,少数民族必须穿“国服”的场合,也得穿汉服?这不成了汉族霸权了吗?连穿衣服都要霸凌少数民族? 汉服早就不见踪影了,是因为满清入主中原后中原人逐渐改穿旗装(满族服装)了。例如旗袍至今被当作中国传统女装的代表,大褂(长衫、长袍)至今被当作中国传统男装的代表(传统派相声演员的工作服)。 反旗装的人早已有之,例如搞排满种族主义革命的孙文。他把脱胎于西装的日本学生装稍加修改,穿了起来,被称作“中山装”。这成为国民党的官服和军装,也成为共产党的官服和军装,所以西洋人称之为“毛装”。 实际上就承认旗装已成为汉族传统服装,也没什么问题。和服和韩服都源自古代中原服装,日本人和韩国人也没有要改穿更早的和服和韩服,也不可能复原制作和改穿了。 汉服别说推广了,复原制作都不好办。如果按沙文主义疯子的要求,排除非我大汉的旗装,那么西晋之后的胡服影响都要排除了。 先秦资料里语焉不详的“汉服”,主要是“上衣下裳”。 上衣的特点是斜襟右衽。斜襟是左右衣襟都是斜的两大片,一片盖着另一片,没有绳扣或纽扣。右衽是左衣襟盖着右衣襟,如同现在的西式男装,区别于北方有些胡服的左衽(如同现在的西式女装)。 下裳是前后两片布,盖在上衣外面,再用个腰带扎上。这要是骑马就不合适了,要想大腿和屁股不露出来,前面这片布就要非常大,可是太大了不方便骑马。所以战国时赵武灵王改革,实行“胡服骑射”。胡服是骑射民族适应骑马发展出来的,最重要的是裤子,其次是上衣的收窄袖子、肩、腰、下摆等,然后是上衣在裤子外面。 还有种更加语焉不详的“深衣”,是把下裳的两片布缝在上衣上。 到了汉代,下裳的两片布也有被缝成了裙子,相应的深衣就变成连衣裙了。 我很好奇,前后两片布的下装,有几个人愿意在多种场合穿?炒作汉服者或许可以花大钱找些国际顶级时装设计师,弄出些下装就是两片布的奢侈品时装,看看能不能引诱快消品服装品牌跟风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