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参拜了位于东京的孔子庙(汤岛圣堂),起初只觉着新鲜,后来发现它不仅保存完好,已有316年的历史,而且还跟日本的近代发展联系密切、息息相关,文化内涵也相当丰富。
首先,一个国家能为一个外国人修建如此规模的一座圣堂,足以证明这个人的事迹或思想对这个国家有过巨大的影响。这一点从这座圣堂的历史便可见一斑。
它的建筑风格,黑色的墙壁,青绿色的屋顶,屋脊及房檐,都有中国传统的兽型镇压,造型优雅、气势庄严,比较真实地再现了中国古代的建筑风格。虽然它的大部分曾一度在日本关东大地震(1923)时烧毁,但得到了彻底恢复,二战时期亦幸免遇难。
东京的孔子庙修建于日本的江户幕府时代。1690年,德川五代将军因崇拜孔子思想,为了振兴儒学而修了孔子庙,起初是作为私塾,100年后,转为幕府直辖学校,成为当时有名的学问所,通称“昌平校”。(因孔子的故乡是山东省曲阜县昌平乡,“昌平校”因此得名。俺也是刚知道的,嘿嘿。)直至明治维新(1868),一直是日本江户时代的文教中心。
明治维新可以说是日本近代史的开端,此时的圣堂、学问所也被新政府接管,改名大学,日本的文部省(相当于中国的教育部)、国立博物馆(现东京上野博物馆)、东京师范大学(现筑波大学)、东京女子师范学校(现御茶水女子大学)等等都曾设置于此,所以,圣堂,即孔子庙,实际上也是日本近代教育的发祥地。
孔子庙于1922年被指定为日本国家史迹文物,次年除入德门之外,大部分建筑毁于关东大地震的火灾。如今看到的孔子庙,乃是1935年重建之物,为日本国家级重点文化遗产。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至少有两件文物,一是供于大成殿的孔子像,高38厘米,乃是中国明朝皇帝御赐之物,由明朝遗臣朱舜,于1932年孔子庙重建之时携至此处。
二是1975年,由台湾狮子会捐赠,建于斯文会馆旁边的孔子铜像,高五米,重两吨,据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孔子像。
可以说江户幕府时代(1603)的开始,才形成了今天意义上的日本,因为直到江户时代,日本才得到统一、经济活动才开始得到蓬勃发展,而朱子(即宋朝的儒学家朱嘉)儒学,正是当时的统治阶级所崇尚的基本思想。从这个意义上看,坐落在东京的孔子庙,在日本历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如果日本以此为由,将这座孔子庙申报世界遗产,说不定还真有几分成功的机会?
端午节被韩国申遗成功了,丢的不过是一种风俗,一种文化,加上粽子也不过是个“东西”,要是孔子庙再被日本申遗成了,中国岂不连思想、连孔子,连“人”都丢了?嘿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