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空读一下这篇文章 很多人想听香港的事情,要在等它的热度降下来。 因为冷静才能思考,心平气和才能对话。 香港有一部分人不是很舒服,不舒服的原因是觉得有很多不如意。 从存量上看,香港曾经的GDP占内陆的20%,如今只占广东的24%。 从增量上看,香港在97之前的年均GDP增速达到12.4%,97之后年均GDP仅有3.1%。 从地位上看,香港曾经与台湾,韩国,新加坡并称亚洲四小龙。但现在仅仅在珠三角地区,香港也只能排第二。
从感觉上看,香港曾经的士司机月入过万,而那时候深圳的打工妹只有他的百分之三,内地很多人甚至不足他的百分之一。 所以当时有很多港人在内陆养小,二奶村的现象曾经屡屡登上那个年代的报纸头条。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普通香港劳动者的收入没有多大增幅,与内陆的差距几乎被抹平,尤其是对比一线城市。
从文化上看,我们80后接触的外来文化都是来自香港,四大天王,张国荣,周润发,黄霑,一代港片席卷内陆,金庸、倪匡比电影征服了更广阔的区域。港文化一度是80后的文化圣地,后来随着这一代人长大了,很多人是怀着文化朝圣的心情去香港旅游。 但香港电影的辉煌一去不返,连港姐的质量都让人唏嘘。随着大师们一个个逝去,留下的只有曾经的传奇。
如果我们能平静的看这个问题,会发现,其实每件事都是有原因的。 内陆曾经不开放,香港是作为整个国家对外交流的窗口,很多贸易不得不经由香港对外展开。 因此,它才形成了巨大的港口贸易。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大的市场,对外的生意都你做,你不发达,才怪。 但随着其它地区的开放与发展,上海,宁波,深圳,广州的港口吞吐量,都超过了香港。这是无可避免的。
说白了,香港曾经是内陆与世界之间的“买办”,长期享受转口贸易的红利,赚快钱赚习惯了。但这不是香港自身的实力。
说白了,货物与钱都不是香港的,而是买卖双方的,这是人家的本事,只是特定原因,都在你这里交易,导致你抽佣抽的很爽而已。 97之后,香港享受了远远超过其它地区的待遇,比如香港的税收是无需上缴的。这在其它沿海城市,经济发达地区无法想象。
东南税赋半天下,自古就是这样。其它沿海发达地区一直都是扛着重税在发展,因为边疆地区,京畿要地都需要更多的财赋投入。 香港作为东南沿海的一员,如此特殊,已经是优待中的优待,这种好事在97之前,无可想象。
其实放眼全世界,3.1%的GDP是很不错的,作为发达地区来说。 欧洲在衰退,日本在原地踏步,美国这个经济活力相对好的地区如果真的很如意,川普就根本不可能上台。
换句话说,发展到一定的地步,本来就很难进一步发展,这是规律。香港人抱怨的那些事情,其实全世界发达地区都在抱怨。这就是我说的,人的感受是依赖增量而不是存量。
对于已经拥有的人,很少会珍惜,人们总是在期待得到更多,或者等失去了,才后悔莫及。 内地最开心的是60后,因为经历过贫穷,才知道如今得来不易。
越年轻,越不容易感受到快乐。比如70后,眼看着电话,电脑,汽车,走入寻常家庭,这种欣欣向荣的局面和他们小时候形成的巨大反差,会不停的提示他成就感。
但是90后,生在信息时代,00后,生在互联网时代,想要从好到更好,是挺难的。不要说香港这种已经发达了很久的发达地区,即使是内地的一二线城市,一样充满了抱怨。 沿海的一二线城市,月收入在3万块以内,家庭月收入在5万块以内的,抱怨都是主话题。 所谓主话题就是每天都会聊起抱怨,但你仔细看看这些抱怨的人群,会发现很有意思。
抱怨的人,未见的真有生活困难。往往有房子有车子有旅游有教育,但还是抱怨。 抱怨的原因往往是别人赚到了更多,这就是所谓的不患寡而患不均。
如果内地是这样的情况,我们看看香港。 香港的房价是内陆一线城市的一倍。在香港,月入超过6万的人只占6.8%,也就是说,93%以上的人的收入都低于6万,对比过来的感受,相当于内陆一线城市月入低于3万。换句话说,如果内陆大城市低于3万的在抱怨,那香港就有93%以上的人,都会成为潜在的抱怨者。
事实上,这已经是高的统计,全港家庭月收入在4万,也就是夫妻各2万的,只有30%。也就是说7成夫妻不足4万,你注意,这些都是港币,实际上,上述所有港人的收入数据,都得打个88折。
收入未见得有优势的局面下,是香港人均居住面积16平米的事实,这个比号称居住困难的上海还要紧凑的多。 上海人均居住面积35平米,是香港两倍有余。
所以我们脑子里可以勾画出香港人的生活环境,收入不见得比北上深高多少,但住在一半面积的房间里。 北上深还可以逃离,因为背后是广阔的二线城市,三线城市,但是香港人很少有愿意离港定居内地。 再加上香港长期致力于发展金融地产,确实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 资本密集型的产业里,钱都是被资方赚走的,所以你看半数香港富豪都是做房地产的,李嘉诚们非常有钱,对比下的,是港人的困境。
但李嘉诚有钱,那是属于资本的,资本要追逐利益,它是全世界流动的,不见得会变成工资,不见得会提高港人的收入。
所以香港问题的核心在于产业格局,一个资本密集型的城市,一个离开内陆输血就无法增长的城市。 2019年一季度,深圳GDP增长率7.6%,上海5.7%,北京6.4%,广州7.5%,但是香港,只有0.5%。
很明显的说明,没有内陆的进口,没有内陆的游客,没有内陆的输血,香港自身拿不出什么拳头产品。
说白了,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在于它有什么样的公司,而不在于它有什么样的历史。 腾讯,华为,发年终奖了,带动深圳一波又一波的购买浪潮; 阿里今天爆出个千亿子公司,明天爆出个千亿子公司,造出一波又一波的持股员工。
但是香港有什么?李嘉诚再有钱,是李泽钜的,不是港人的。 翻开历史,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是拳头产品带来的辉煌。茶叶,瓷器,丝绸,那都是超级无敌全球级产品,比今天的苹果之风靡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所以我们的标题才说:香港不再是香港。 香港的“中间商”地位,是历史导致的暂时,它过去就过去了。 香港的文化输出,是一批移民香港的大陆人,带去的文化盛举。 当香港没有拳头产品,无法对外输出的时候,衰落是不可避免的。 但香港依然是香港。 因为有些东西,是保留下来的。
比如香港的精细化管理,比如香港的文明与素质,比如香港的国际范。 你要知道上海刚刚开始进行垃圾分类的推广工作。 但香港,在2005年就推行了“家居废物源头分类计划”,同时编写了《住宅楼宇废物分类源头指引手册》配合“计划”的运行。同年12月,香港政府又发布了《都市固体废物管理政策大纲》,要求建立垃圾收集与分隔系统,解决回收物料的销路,以杜绝“分类收集、混合处置”现象。
换句话说,香港是一个先行者,它在很多方面拥有大量的经验。对后续的一二线城市的发展,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 这个指导不见得都是经验,也许是教训。比如一味的依赖金融,房地产,就是深刻的教训。 有个城市去给大部队做先行者,做侦查兵,做探路马,是整个国家的幸运。 站在整体的角度看,这也是香港的荣耀。 香港人也好,内地人也罢,不都是中国人么。 说白了,肉烂烂在锅里,搁谁碗里不是吃呢。
即使日后有更多的内地城市超越了香港,对于港人来说,搬回内地住就是了,这有什么不可融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