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从懂事起,就常常追问父母:家中祖辈可有达官富贵或海外关系?母亲那边,可循的就只有外祖父的父亲,上世纪20年代就在上海滩赚大钱,家中拥车。可惜外祖父6岁那年就死了父亲,家道中落,他跟着寡母迁出上海,从此一生颠沛奔波,在社会底层艰难挣扎。外祖父是个有自尊的人,早就自动不与他父亲那边的有钱亲戚们来往。唯一引发当年的我的遐想的,是母亲曾提到的,她幼年过春节时,家中会摆上祖先画像供奉,穿戴的是清朝的官服。 现在想来,那时候“攀高亲”的想法大概与七八十年代“落实政策”以及“海外关系”大行其道不无关系。当年时不时就听闻某某家庭突然得以“落实政策”,获发上万元补助!要知道这在那时可是个大数字---普通人的月入也才40多元。至于有海外关系的,家中轻易就用侨汇券买到了旁人称羡的电视,冰箱或洗衣机。我那时多么希望自己的家族里突然也冒出一个类似人物,令我的人生从此轻松舒适,享受那无法企及的荣华。 问过多次,知道母亲那边是没有指望的了。 便转向父亲那边。令当年的我感到羞愧的是----那位在我出世前便已离开人世的祖父仅仅是浙江省新昌县大市聚镇上的一个农民!从此我很少主动向父亲打探他的家世,甚至连祖父的名字也从不知道。因为一与这卑微的家世联系起来,感觉自己似乎比人矮了一截。 我只隐约从父亲的叙述中知道他从小家中很穷,常常连白米饭都吃不上,只有生病的人才可享受这奢侈。所以长大后看到番薯玉米等杂粮,他就会反胃----小时候吃怕了。因为没钱付学费,父亲求学之路也时断时续。没钱交学费时就失学回家了。有时校方会免掉他的学费,让他重新回到课室。但最终保证我父亲完成小学学业而不再中断的,却是我那当农民的祖父做的一件事: 父亲的童年正是日本侵略时期,每一听到日本人来了,全镇老小就往山上躲。有一回,大家躲在山上,远远看到日本人在镇里的小学校放了一把火后走了。眼见这把火要烧掉学校,祖父自告奋勇率领一批人赶下山救火。大家都知道,有时日本人离开后会突然杀个回马枪,如果这时看到有人救火,定会开枪射杀。幸好那天他们没再回来。 火被扑灭了,学校得救了。校长万分感激,问祖父有何要求。祖父于是提出可否让我父亲免交学费,读完小学。校长答应了。父亲以优异的成绩从小学毕业,接着上初中,后来考进省城的免费中专,最终成为“城市户口”,从此改变了家族命运。 其实这故事我很小就听过,奇怪的是,在成长过程中,我从未细细回想它对于我人生的意义。直到出国后,安了家,有了孩子,我不知怎么竟常常念起祖父的这件事,内心突然对这从未谋面的祖父充满感激。于是在一次与父亲通话时问:“我想写写爷爷。他的名字是什么?” 电话那一头说:“善金。善良是金。族人也叫他金人。” 世事无测。当今天我终于可以坐下来写下这故事的时候,父亲已去世整整两年了。 如果我的孩子也像我当年一样开始寻根的时候,我会自豪地告诉她,我的祖父就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英雄-----他在关键的时刻做了一件对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