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工业化的进程其实不是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需求而演进的,而是对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追逐。产品刚开始起步的时候,一方面对能否吸引用户眼球没有什么把握,另一方面对产品工艺的偷工减料的想法、技术等还不成熟,所以产品在最初的阶段质量往往较好(这里并不排除成品初期存在设计制造工艺等还不成熟等问题)。而到了后来,产品成熟了,客户群也在了, 就开始想怎样让边际利润再上一层楼了,减低成本当然是不二之选。到了现代化大生产线上,这一切都做到了极致。2001年上市的FM3A,它是以FM2为蓝 本,配备了全机械和电子混合式快门系统,我当时心痒痒了一下的,但是去照材市场试用过后,总觉得其卷片、控制转盘、快门、卡口等等,把玩的感觉根本不如以前的老尼康好,就作了罢。现在好么,愈来愈少的色友对把玩相机有什么特别心得了,光是吵吵什么分辨率、像素等电子指标了。所以嘛,再引申出去,和大家去饭馆吃饭心得有类似,过去是讲究吃什么老字号的,老字号长长的历史的传统积淀决定了他们不屑忽悠人。现在时兴去吃新开张的,新开张短短的打招牌阶段使他们还不敢忽悠人。 到了大四,又有一个事儿,刺激了我。我们朋友几个同去黄山旅游,其中 一个竟然有两个海鸥DF,我就说服他都带上,于是我就也有份背一个了。第一次去黄山,那个高兴劲儿,就算天气总是烟雨濛濛的。我还带了一个 Walkman(小录放机),里面不断放着《Modern Talking》专辑,“You can win if you want”的歌声伴随着雨中爬山的艰辛,“Good girls go to heaven, bad girls go everywhere”的曲调,至今还回响在耳边。看到云雾缭绕,层峦叠嶂的风光,举起相机拍个够!糟糕,怎么了?我发现从一个DF的取景器里看东西怎么看怎么别扭,叫来那朋友一起研究研究,得了,单反机不是有一个反光镜吗?它复位时应该是呈45度角的,怎么搁在半途下不来了,也就呈20多度,那取景还管用吗?就这么的,好不容易有个相机背背,还没有照一卷呢,就当机了!气得大家都跺脚!我要拥有一个自己的相机!我心里又发起狠来!(图:当时在黄山上,耳机里放的就一盘Modern Talking磁带;而脖子上挂的就是那反光镜无法复位的海鸥DF──什么叫聋子的耳朵──摆设;是之谓也!虽然装模作样,但心里郁闷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