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革命军中马前卒的博客
  中国历史时事和国际政治评论
网络日志正文
李强访问新西兰与澳大利亚:短暂热络难改持久寒凉 2024-06-18 08:06:10

   6月13日,中国总理李强开始了其访问新西兰、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的行程。18日下午,李强在新澳两国的访问结束。


   李强访问的两个对象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以及新澳两国与中国的关系,有共同点,也有区别。新澳两国相邻,主体人口都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种,与美英关系紧密,也都是“五眼联盟”的成员国之一,也是北约的重要联系国。这两国在经济上都是中国重要贸易伙伴,相互需要。


   而不同点也很多。相对而言,新西兰与中国关系一直较友好,两国间没有过于麻烦的外交纠纷,新西兰也较少参与其他国家针对中国的军事和外交活动。


   而澳大利亚与中国的关系就颇有波折,前几年更是降到建交以来的最低谷。中澳两国因为国家利益、价值观、一些具体冲突,长期处于纠纷和摩擦中。澳大利亚作为大国,也更积极参与美英日等国主导的围堵中国的组织和措施,还与英美共建了“维护亚太秩序”为目标的新军事合作体系“奥库斯(AUKUS)”。


    不过,最近几年,由于国际政治的变化、南中国海局势恶化、中国内政外交的变动,澳新两国都积极向美国靠拢、与英国和日本紧密合作,对抗中国的倾向越发明显。新西兰虽相对对华友好,但整体也靠拢澳大利亚的立场。2023年新西兰大选,右翼的国家党胜出后,对华态度相对更加强硬。


   而中国方面,近几年与美英、欧盟、加拿大与澳新等西方国家,日韩、越南、菲律宾等邻国,关系都不佳,乃至冲突不断。俄乌战争后,中国明显偏向俄罗斯,中俄与朝鲜、伊朗、柬埔寨等国关系日益紧密,以图对抗西方。世界显著的变得重新分化,而澳新两国都站在中国的对立阵营一面。中国自然也加强了对澳新的提防。


   这样,中国和澳新关系长期冷淡、与澳大利亚尤其冲突不断,也就是必然的了。

  

   而本次李强访问新澳两国,并受到较热情的欢迎,是否意味着中国与新澳的关系得以改善、回归曾经的友好和睦呢?


   笔者的看法是不乐观的。首先,本次李强访问新澳两国,是一种常规的国事访问,即就双方关系的重要议题进行对话探讨,并非扭转关系的“破冰之旅”。虽然双方就经济贸易、军事、地缘冲突等问题都有交流,但大多是例行公事的谈论,不会有突破性的关系改善。


    李强访问新澳期间,中国与新西兰、澳大利亚仅在经贸方面达成实质的协议,其他如地缘政治和军事互信等,都没有成果。


   本次李强访问,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都宣布中国将对其单方面免签。这本是一个重大利好。但在中国与澳新在内西方国家整体处于冷淡和软对抗(且逐渐走向“硬对抗”)的背景下,恐怕很难引发澳新公民赴华的热情。


    即便在中国与澳新“有的谈”的经贸领域,也并不让人十分乐观。经历三年疫情和“清零”政策冲击、又存在结构性问题的中国,当下经济处于下行趋势。中国也与澳新存在专利、市场准入、倾销等问题的争议。而西方与中国对抗的大背景,更让与中国做生意的风险大增。所以,澳新工商界在内的人士,对投资中国、加大对华经贸往来,并不很热衷,起码已没有上世纪末至2010年代那样的投资热情。


    对中澳双方,还有一些更加具体的问题困扰。几年前,曾供职于中国媒体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的澳大利亚籍华裔记者成蕾,因间谍罪在2020年被中共拘捕并关押逾三年,服刑后被驱逐出境。这引发了澳方强烈不满。本次李强访问,成蕾出席了李强与澳总理的见面会,就坐在媒体人员区域时,还被中国方面人员以身体阻挡视线,后来中澳双方公务人员还因此发生了面对面的争执。这说明成蕾事件的风波没有平息,仍然影响着中澳关系。


  而另一澳籍华人、曾在中国国安部供职的作家杨恒均,在2019年被中国方面逮捕,2024年2月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这一事件同样冲击了中澳关系。


   本次李强访问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中国一些异见人士和少数族裔还到场抗议,且在澳大利亚的抗议规模很大,并与亲中共人士对骂和肢体冲突。中国也一直指责澳方支持“港独”、“疆独”、“藏独”势力。这背后涉及的人权问题、中国民族问题,同样让中国与澳新尤其澳大利亚的关系蒙上阴影。


   在这一系列因素影响下,以及中国与西方对抗、西方提防和围堵中国的大背景下,澳新与中国的关系不会因李强来访而真正转暖,尤其是澳大利亚与中国恐将继续纠纷不断。


   而中国与澳新关系的长期冷淡,包括本来融洽的经贸关系也不再和谐,既有澳新及西方阵营的因素,更有中国体制、近年来内外政策弊病的原因,且中国方面的问题更为根本和难以改变。近年来中国政治改革停滞、经济模式不健康、体制不透明、政策不确定性强(且缺乏理性和难以预测),疫情期间的政策更是损害了人们对于中国的信心,认为中国不会再继续对外友好开放政策,中国国内营商和生活环境也不再良好。而中国在南中国海的行动,尤其近日与菲律宾的冲突,以及台海局势的恶化,都不利于中国外交与贸易。


   这些问题并不是几次访问、开放免签、提供一些商贸优惠、请外宾开会吃饭可以化解的。访问期间的短暂热络,无法改变长久寒凉的邦交氛围。如果中国不能积极改革体制、提高透明度、扭转新冠疫情以来经贸环境恶化的状况,中国不仅无法恢复与澳新两国的友好关系,也将在国际上遭到更多冷遇。


浏览(1324) (0) 评论(0)
发表评论
我的名片
革命军中马前卒
注册日期: 2022-07-08
访问总量: 549,405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评苏州日本人学校日籍人士和中国
· 就“中专生获全球数学竞赛第12名”
· 普京访朝与金正恩会晤:国际边缘
· 李强访问新西兰与澳大利亚:短暂
· 拒绝参加瑞士的乌克兰和平峰
· 2024欧洲议会选举:极右翼的进一
· 前往菲律宾驻德使馆递信,反对中
分类目录
【国际政治】
· 普京访朝与金正恩会晤:国际边缘
· 拒绝参加瑞士的乌克兰和平峰
· 2024欧洲议会选举:极右翼的进一
· 前往菲律宾驻德使馆递信,反对中
· 参加韩国在欧公民组织的光州5.18
· 纪念韩国光州5.18事件和中国六四
· 呼吁荷兰政府和大众关注前殖民地
· 谴责中共和习近平接待印尼屠华刽
· 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背后:中美经
· 李显龙交棒与新加坡稳健型民主政
【时事评论】
· 评苏州日本人学校日籍人士和中国
· 就“中专生获全球数学竞赛第12名”
· 普京访朝与金正恩会晤:国际边缘
· 李强访问新西兰与澳大利亚:短暂
· 拒绝参加瑞士的乌克兰和平峰
· 2024欧洲议会选举:极右翼的进一
· 前往菲律宾驻德使馆递信,反对中
· 旅欧作家王庆民在德国的中国大使
· 台湾立法院扩权改革及引发抗议的
· 参加韩国在欧公民组织的光州5.18
存档目录
2024-06-06 - 2024-06-25
2024-05-06 - 2024-05-31
2024-04-01 - 2024-04-25
2024-02-05 - 2024-02-27
2024-01-15 - 2024-01-26
2023-12-02 - 2023-12-29
2023-11-02 - 2023-11-02
2023-10-05 - 2023-10-25
2023-09-01 - 2023-09-27
2023-08-04 - 2023-08-28
2023-07-01 - 2023-07-31
2023-06-19 - 2023-06-24
2023-05-02 - 2023-05-21
2023-04-03 - 2023-04-28
2023-03-01 - 2023-03-28
2023-02-28 - 2023-02-28
2023-01-02 - 2023-01-26
2022-12-01 - 2022-12-24
2022-11-09 - 2022-11-29
2022-10-05 - 2022-10-31
2022-08-07 - 2022-08-21
2022-07-08 - 2022-07-29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