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dongcaizheng的博客  
一个自以为是的人  
https://blog.creaders.net/u/32271/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消费:需求与产业横向结构的均衡 2024-09-24 22:22:01

消费:需求与产业横向结构的均衡

—-经济学重大议题的问与答之

问:你在经济学重大议题之三中,用一个表1来概述人类四大层次的效用和经济四大层次的均衡,很有新意,但过于简单,难以深入了解其内涵。能给予更详尽的论述吗? 

答:回答问题之前,我们还是先将这个表1重发一次,以便没有看过(之三)一文的读者,或看过但对表1已记忆模糊的读者,对经济四大层次的均衡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1  

问:表中看到,四个层次的均衡都与效用的最大化有关,为何如此?能作一个清晰的概述吗?

答:就象一个人、一个家庭,都有各种不同的需求要满足。如果是自给自足,他们能获得满足的程度,是受到他们获得各种效用的效率和有限的时间所约束的。他们必定会按能使自己获最大满足的要求来分配自己的时间,用多少时间来睡眠、休闲娱乐,用多少时间劳动去生产各种不同的用品,其中包括用多少时间生产食品,用多少时间生产衣物…。这就是他们用一个完整的时间安排,使自己所获效用最大化的行为,道理非常简单。一个社会,无论它多么简单,也无论它多么复杂,其时间的分配,社会劳动力的分配,最终都是要向着全社会能从中获得效用最大化的要求来进行的,这就是均衡。人类有多少个层次的效用要满足,就有多少个层次的时间分配去实现效用的最大化,这就是表1要说明的内容。

问:那么如果时间分配的结果未能实现效用的最大化,是否就必然是经济的失衡呢?

答:一个人,一个家庭,当他们对自己时间安排不满意,特别是当他们获取各种效用的效率发生变化,觉得另一种时间安排能获得更大的满足时,就会改变他们的时间安排,这就是对不均衡的调整。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规模庞大关系复杂的市场经济中,虽然每个人都在追求着效用的最大化,但看到的却是混乱的不稳定的市场,其实一种内在的隐藏在混乱中的规律不可抗拒地在发生作用,那就是经济必须以全社会所获效用最大化为均衡。偏离效用最大化的经济就是不均衡的经济,就必然会导至经济波动去调整经济的失衡,偏离的程度越大,调整的破坏力就越大,这与上述个人或家庭为获效用最大化而不停地调整其时间分配的道理是一样的。经济四大层次均衡的內容虽不同,但是要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原理是一致的。也许我们要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去理解这个原理。

问:是否从第一层次开始,看看它是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的?

答:人都有衣、食、住、行、娱乐…各种不同的生活需求。不同的个人、不同的社会,满足这种需求的总量,是受个人收入、受社会劳动生产率所限制的,是各不相同的。在总量受限的前提下,就必须从衣、食、住、行、娱乐的比例结构上去实现效用的最大化。这就是经济的横向结构的均衡,也是表1中第一层的结构均衡。不过在单独讨论第一层的结构均衡时,我们必须假设其它三个层次的结构已处于均衡的状态,因为四个层次的均衡是互相关联的,例如第二层次的结构处于非均衡状态,消费总量在收入总量中的占比太小或过大时,消费的结构都不可能处于正常的均衡的状态。

问:经济学有研究第一层次结构均衡的理论吗?

答:有的,微观经济学中有一个消费者均衡的理论,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行为,但它有许多不足和不如人意的地方。

问:消费者均衡论中,人们是怎样选定自己的消费结构去获取最大效用的呢?

答:消费者均衡论,随着某种有形或无形消费产品用量的增加,边际效用将会逐步减少,称为边际效用递减法则。例如你吃第二碗饭时的效用,相对于你饿着肚子吃第一碗饭的效用是减小了的,这个规律适用所有的消费用品。当你的消费总量受限,对多种多样的消费需求都无法完全得到满足时,这个法则就会影响你的消费行为,使你从一定的消费结构中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

问:具体来说,这个法则是怎样发生作用来影响我们的消费结构呢?

答:假设你只用A、B两种消费品,当它们的使用量增加时,边际效用都在下降。当A的边际效用降到低于B时,你会选择增加消费B,使你新增的费用能获更大的效用,反之你会增加消费A。你会一直如此行为,使A与B的边际效用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地趋于相等,直至你用完本期的全部收入。在你收入有限无法获得完全满足的情况下,却从A、B的比例结构中获得最大可能的满足,即所获效用的最大化。你会追求食、衣有限的饱暖均衡,而不会食得过饱而衣不弊体。要说明的是,不同的个人对各种效用有不同的偏好,有的喜欢甜食,有的不那么喜欢,因此糖对他们的边际效用递变也不同,因此边际效用大小的比较只是对同一个消费主体才有意义,不同消费主体间是不可比的。经济学用如下模型来说明消费者的均衡:

1中的OA轴和OB轴,分别表示消费品A和B的一定消费量;直线EF称为预算线,E点反映个人收入全部用于消费产品A能购得的总量即EO,F点反映全部个人收入用于消费产品B能购得的总量即FO,EO和FO分別决定于个人收入与A、B价格的比值,由此可证,直线EF上无数点在OA轴和OB轴上的座标组合,就是该个人的收入能消费A、B两种商品的无数种组合;图中那组曲线,称为效用无差异曲线群,即每一条曲线上任意两点所对应的A、B消费组合,对该个人所获的总效用是相等的,距O点越远的曲线的效用量越大。当EF与其中某条曲线相交时,说明在离O点更远处,还有效用更高的曲线与预算线有交点,说明他的预算还能获更大的效用。预算线必与其中一条曲线相切,并无法涉及效用级更高的曲线,因此这个切点所对应的A、B消费组合,就是他用有限收入能获效用最大化的组合,如图1中的X、Y组合,切点H可称为他的消费均衡点。数量分析能证明,在H点,对于同一个消费者来说,A、B的边际效用达到相等,总效用最大化。

问:前面短短一小段文字已把问题说得很清楚,存在于每个普通人的生活经验中。后面一个模型却越说我越糊涂,那些效用无差异曲线真实存在吗?消费者怎样才找到这个H点呢?难道经济学就是要把一些简单的问题变得更复杂、更难理解,离普通人更远,才是更高级、更深奥的科学吗?

答:这就是我所说,消费者均衡有许多不足和不尽人意地方的原因之一。经济活动中一些重要的关系,确实需要一种精确的数学模型去说明,但所建的模型,应该是简化经济的关系,而不是相反。

问:从农业社会至今,个人消费的总量和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用消费者均衡论能予以说明吗?

答:消费者均衡论进一步用下面的模型来说明,消费者均衡的总量与结构是如何发生变化的。图2中,

个人收入与商品价格的比值发生变化,使个人收入全部用于消费A的数量,由E1增加到E2再到E3,全部用于消费B的数量,由F1增加到F2再到F3时,其预算线将由E1F1移到E2F2再移到E3F3,而均衡点将由H1移到

IMG_6865_edited.jpg

H2再移到H3。将所有均衡点用曲线连接起来,就是消费总量与结构不断移动的轨迹。这是一个很好的理论,但事实上不仅个人有这样的消费总量与结构的调节,整个社会也有类似的结构调节。

问:个人消费结构均衡与社会消费结构均衡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如果社会有1亿个个人,由于收入不同和对商品效用的偏好不同,就会有1亿组不同的效用无差別曲线和许许多多不同的预算线,出现近亿种不同的,对不同的个体才有意义的最优消费选择。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近1亿种不同的消费选择组合起来,就是全社会作为一个消费主体,通过全体居民对购买千千万万种商品的费用与效用的衡量,所形成的全社会获取效用最大化的消费选择,即均衡的社会消费结构。

问:那么,社会上无数个人如图2那样的消费结构运动,组合起来,是否可以理解为社会的趋向均衡的消费结构运动?

答:是的。社会上无数个人均衡消费结构的形成及其运动,组合起来,就是社会均衡消费结构的形成及其运动,这是消费者均衡论没有论及的。

问:前面说明了个人均衡的消费结构变化,那么怎样去理解社会均衡的消费结构变化?什么因素决定了社会大规模消费结构长期的持续运动呢?

答:图2中,个人均衡消费结构变化的动因非常清楚,就是个人收入相对于千千万万种商品价格的比值的变化,决定了图2中预算线的移动,从而改变了个人消费均衡的总量与结构。社会的消费总量与结构不断地向前运动,决定于新的效用不断被发现或发明创造出来,以及生产这些效用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除此之外,你找不到另一个因素,能决定社会的消费总量与结构从18,19世纪发展到今天的状态。而在市场经济中,新效用和劳动生产率推动社会的消费总量与结构向前运动借以发生作用的唯一方式,就是通过收入和商品价格,向无数个人发出正确的信号,去改变他们的消费总量与结构。可以想象,如果今天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仍如18世纪的水平,农民在社会总劳动人口中的占比和农产品价格与个人收入之比,就一定如当初而不会下降到今天的值,也不会有今天的消费总量与结构。只有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才能说明农产品价格相对于收入的不断下降,才能说明社会对农产品与非农产品的需求结构的变动,才能说明农民向非农业部门的大规模转移。当然,我们这里讨论的商品价格,非指短期相对于收入作无规则波动的,而是指相对于收入的长期变动价格。近现代主流经济学,在拒绝被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所扭曲的劳动价值论的同时,也拒绝了正确的非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导致他们站在正确认识社会消费总量与结构的形成及运动之真理的门口,无法向里迈入。消费者均衡论只能做到说明个人消费结构的均衡,却无法说明社会消费结构的均衡,无法说明社会如能将公平的收入信号和社会获取效用的效率信号,即个人的收入和商品价格的正确信号,发送到所有居民那里,通过无数居民对效用最大化的追求,使整个社会神奇地就象单个人一样,去追求社会所获效用的最大化,并随着效率的提高而不断提升其所获效用的总量与结构。

问:有没有什么能克服消费者均衡论这些不尽人意和不足的办法呢?

答:二十多年前,在消费者均衡论的基础之上,我提出如下一种简单化模型,公开发表在我的专著和论文中,能解决这些问题。假设消费者仍是消费A、B两种商品。图3中,AC标示消费A后的边际效用值,BD标示消费B后的边际效用值;CD表示他在某期(如年)用于消费的收入总额,它有类似消费者均衡论中预算线控制消费总量的作用;M是他从C开始花钱增加消费A后边际效用下降的曲线(下文简称边际效用线),N是从D开始花钱增加消费B后的边际效用线。设某一时刻,他用去收入CT1消费A后的边际效用下降到ET1,同时用去收入DT2

IMG_6864_edited.jpg

费B后的边际效用下降到FT2。A的边际效用ET1大于B的ET1,他余下的收入T1T2,肯定首先增加A的消费。设A的边际效用进一步下降到GT3,低于FT2,于是他又考虑增加B的消费。当他这样反复操作用完收入CD时,A、B的边际效用都降到相等的HT4,获得最大的效用值,从A、B的消费结构中获得最大的满足。假设消费者的操作失当,全部收入CD用于A、B的数量分别是CT3和DT3,最后A、B的边际效用不等,比较收入分配点T4变为T3发生的变化,我们发现从A获得效用的减值大于从B所获效用的增值,说明H才是那个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但接下来消费者还有下期再下期的消费,他不会把A的边际效用过大一次次积累下去,相反他会增加A的购买和消费作出调整,因此从一个更长期的角度来看,A与B的边际效用是非常接近于相等而使效用最大化的。经济学中遇到的问题有浅有深,有的即使深思后也未必能轻易理解。但无论深浅,经济学建立模型的目的,都是为使问题变得更简单清晰和准确易解,而不是相反让问题变得更复杂。消费者均衡本是个人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上述这个消费者均衡模型,贴近普通民众的消费行为,很容易理解,同时又能精确地进行更多的理论研究。

问:能用它来说明消费结构的持续运动及其原理吗?

答:这正是我想说明的。个人的消费结构,随个人收入和商品价格的变动而变动,同时又与个人的效用偏好相关,都是特殊的个案。而无数个人消费结构组合而成的社会消费结构,随着国民收入相对于各种商品价格比值的变动,以及商品效用本身的变化而不断变动,这才是最有研究价值的内容,反过来还能更清晰地理解个人消费结构的运动。有鉴于此,下面我们对个人或社会均衡消费结构的变动,就不分别进行讨论,直接就讨论社会消费结构的变动了。图4中模型的结构与图3相似,AC与BD分别表示A、B两种商品的边

IMG_6863_edited_edited.jpg

际效用量,CD表示国民收入中均衡用于消费的的部分。在我看来,导致消费结构持续运动的,CD绝对值的变动并不重要,多发行与少发行货币后,CD和商品价格的绝对值都会不同,重要的是CD相对于商品价格的比值变动,这才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收入与价格相对发生变化的根本。因此,图4中CD的长度,在动态过程中我们让它保持不变,但相对于A、B价格的比值是随时变动的。这个比值的变动,例如商品A的价格相对下降了,意味着购得相同数量的A,边际效用降低到相同低位,所需收入CD中的部分减少,图4中A的边际效用线将向左方移动。或者我们从另一角度来看,A的价格相对下降后,用CD中相同比例的收入,能购得更多商品A,边际效用下降到更低位,A的边际效用线向下方移动。但消费结构中满足某些需求的产品的质会发生很大变化,例如住房,我到海南岛做知青时,住的是茅屋,如果要买,一年的收入虽然很少,但用20%已接近满足住的需求了(假设的)。但我们无法用价格来说明今天住房的变化,虽然都是消费结构中住的需求,但那是完全不同的住房,商品在数量上是不可比的,因此价格也是不可比的。现在的年青人,用年收入的20%,离解决住房的问题就太远了,住的边际效用就不知要上移到到那里去了,满足这类需求的边际效用线是上移的。下面我们用A表示农产品,用B表示非农产品。农产品的效用基本还是那样的效用,月消费15kg大米后的滿足感基本没变,我们可以用农产品价格的相对变化,来说明A的边际效用线移动。随着农业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用劳动价值论(本文中提到的劳动价值论,都指非马克思主义的,否定了剩余价值的劳动价值论,详见“之四”)来分析,农产品价格相对于收入CD下降了,用相同比例的收入购买A来看,边际效用曲线不断向下移动,从M1下移到M2再下移到M3。我们把全部非农产品理解为一种商品,用B表示,情况近于上述的住房,住家清洁用的吸尘器取代了扫帚,还用上了电视机、洗衣机、私家车…,非农产品的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B的边际效用线从N1升到N2再升到N3A与B的边际效用线移动,又导致消费均衡点不断从H1左移到H2H3。当消费均衡点从H1移到H3后,我们看到,农产品的消费金额在国民用于消费的总收入中,从曾经占有大比值的CT1/CD缩小到CT3/CD,相反,非农产品的花费在用于消费的总收入中,占比却不断增大到DT3/CD。将演变中所有消费均衡点H1…H2…H3连成线,就是消费结构演变的轨迹了。这种结构演变的趋势与世界各国消费结构和相关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是完全一致的,如此精确的说明,是旧的消费者均衡论无法解释的。

问:这种消费结构的形成及其演变,与你的均衡理论有什么关系呢?

答:多年以来,我在许多文章中反复指出,经济均衡的原理就是:社会需求和供给的总量与结构,决定于获取各种效用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和技术,受其约束,并随之提高而向高端发展;当社会从中所获总效用,达到当前社会劳动生产率所决定的最大值时,经济才是均衡的,否则就是失衡的;失衡及其导致经济波动的程度,取决于所获总效用偏离最大值的程度。消费结构及与其协调的横向产业结构的均衡,是实现这个原理的一个层次,并适用于所有发展阶段的经济。我们假设一个原始部落,早期还处刀耕火种阶段,要花很多时间耕种才能吃饱肚子。后来他们学会用牛耕地,吃饱要用的劳动时间减少了,同时还发明了最简单的织布机,于是他们把种地节约下来的时间,用来生产更多更漂亮更暖和的衣物,还有更多时间在营火边唱歌跳舞。他们为什么要改变时间的安排呢?因为这样能得到更大的满足。如果他们不改变时间安排,就会生产出过多的粮食,相比较,衣物等其他用品的数量,却没有达到一种本可以更满意的程度,这就是一种失衡。于是他们向着能获更大满足的时间安排作出调整,这就是对失衡的调整。现代社会消费结构的调整不也是这么简单吗?不过是要通过无数的个人,对千千万万种商品的效用、价格和自己的收入进行衡量,选择自己最大满足的消费结构,组合成社会获最大效用的消费结构,并随着科技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不断进行调整。与此同时,市场通过供求关系和价格短期的波动,又不断地调整着横向产业结构和社会劳动配置结构,去符合这样的消费结构。今天的美国,只用2%左右的社会劳从事农业,不仅满足了全美国对农产品的需要,还有大量出口,其余的社会劳动力都用来满足其他更丰富的社会需要,生活水平才大大提高了,这和上述部落消费结构调整的道理不是一样吗。中国改革开放的前30年,毫无经济学知识的毛泽东却把农民死死地封控在农村,堵塞了经济结构均衡调整和各行业技术进步之路,结果当然是经济落后离发达经济国越来越远,从一个反面证明了表1中第一层次,即消费结构均衡的重大意义。


浏览(761) (0) 评论(0)
发表评论
Calendar
最新发布
· Invest in the most reliable te
· 投资最可靠的技术指标
· 投资与消费:需求与产业纵向结构
· 消费:需求与产业横向结构的均衡
· 中国产能过剩对全球经济的破坏作
· 马克思无意中推倒自己整个理论体
· 中国产能过剩对全球经济的破坏作
分类目录
【經濟均衡論(上)】
· Invest in the most reliable te
· 投资最可靠的技术指标
· 投资与消费:需求与产业纵向结构
· 消费:需求与产业横向结构的均衡
· 中国产能过剩对全球经济的破坏作
· 马克思无意中推倒自己整个理论体
· 中国产能过剩对全球经济的破坏作
· 经济学重大议题的问与答之三 —-
· 经济学重大议题的问与答之二——经
· 印度应从中国经济的实践中吸取怎
存档目录
2024-10-02 - 2024-10-02
2024-09-24 - 2024-09-25
2024-07-12 - 2024-07-12
2024-06-23 - 2024-06-23
2024-05-14 - 2024-05-14
2023-12-21 - 2023-12-21
2023-09-21 - 2023-09-21
2023-04-14 - 2023-04-14
2023-03-28 - 2023-03-28
2023-01-28 - 2023-01-28
2022-12-21 - 2022-12-21
2022-11-15 - 2022-11-15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