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让我们衷心祝福她:生日快乐!永葆艺术青春!
今天,让咱们通过朱逢博老师的32张珍贵老照片,来对这位老艺术家的辉煌人生,做一个重温和回顾。
87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37年4月4日,朱逢博出生于山东济南。
她的父亲朱培寿是我国著名建筑师。母亲也出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
所以,从小,朱逢博所接受的教育就是:要成为像“居里夫人”那样的人。
并且,在很小的时候,朱逢博的梦想,也并不是做歌唱家,而是像父亲那样,成为一名建筑师。
1956年,19岁的朱逢博考入了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
我想,如果人生的道路没有出现转弯,那么朱逢博的未来,应该会像她的那些大学同学那样,在图纸上设计出亭台楼阁,并以此描绘祖国的未来。
可是在读书期间,她便已经展现出了在声乐方面的过人天赋。
有一次,她和同学们受邀到建筑工地和工友们一起举办联欢晚会。她在同学们的簇拥下,登上了舞台。结果,她一开口,便震惊四座,那银铃般悦耳的嗓音,简直如夜莺一般美妙无比。工友们掌声四起,连连称奇。就连在场的上海歌剧院的领导,也不禁瞪大了眼睛:这不就是天生的歌唱家吗?
这样的人才,怎可以放弃。
所以,立刻向朱逢博发出邀请。
而朱逢博,这时也发现,原来唱歌,才是自己的最爱。所以几乎是顺理成章地,她便成为了上海歌剧院的一名歌剧演员。
在这里,她得到了领导的重视,在众多民族歌剧中,她都担当了主演。
不过那时上海歌剧院的头牌歌剧演员,还是任桂珍,也就是演唱电影《红日》的插曲《谁不说俺家乡好》的那位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她在上海歌剧院排演的《小二黑结婚》、《红霞》、《洪湖赤卫队》、《江姐》等歌剧中,都是女一号的首选。所以这一时期的朱逢博,主要还处于学习阶段。
真正令她名声大噪的,是1965年,她在上海舞蹈学校排演的现代芭蕾舞剧《白毛女》中,担任了主唱。她那饱含真情的演唱,不知感染了多少人的心。尤其是“喜儿哭爹”那一段,她唱得感人肺腑,不由令人潸然泪下。
1967年8月1日,朱逢博与同在歌剧院工作的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施鸿鄂,举办了婚礼。
施鸿鄂也是天生的歌唱家。他音色明亮,音域宽广,音量宏大,1962年他还在第八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古典声乐比赛中,获得了金质奖章。朱逢博对他倾慕已久,但害羞的姑娘不知对方的心意如何,所以只好将那份“暗恋”深埋在心底。
直到1967年7月的一天,朱逢博终于难以抑制对施鸿鄂的爱慕,所以大胆地给他写了一封信。没想到施鸿鄂读到信后,同样激动万分。因为在他心里,他也早已经喜欢上了朱逢博这位美丽又纯真的姑娘了啊。
有情人终成眷属,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从此之后,他们夫唱妇随,举案齐眉。并在婚后不久,生下了他们的宝贝儿子施劲。
儿子的到来,给这个小家庭增添了太多的欢乐。但朱逢博和施鸿鄂都没办法长久地沉浸在这温馨的氛围中,因为他们的演出活动,都实在太频繁了。
所以没办法,他们只能将儿子施劲交给施劲的干妈代为照顾。
久而久之,施劲都不认得朱逢博这位妈妈了。
有时朱逢博从外地演出回来,给儿子带回好多好吃好玩的东西,施劲很是高兴,搂着她说“朱阿姨,你真好,你能经常来看我吗?”一句话说得朱逢博泪如泉涌。
她希望尽自己所能,让儿子有一个幸福的童年。
当她发现儿子也喜欢音乐时,喜不自禁,还专门买了一架名牌钢琴,作为礼物,送给儿子。
1971年,现代芭蕾舞剧电影《白毛女》被上影厂搬上银幕,朱逢博仍担任主唱。这使全国更多的观众,都聆听到了她那独树一帜的歌声,并将她的名字,牢记于心。
1974年,朱逢博成为了中国艺术团的独唱演员,出访了众多国家,所到之处,她的演唱无不受到欢迎,她因此还获得了“东方夜莺”的美誉。
时间进入70年代末期,随着改革的春风吹满大地,朱逢博也再次焕发了艺术青春。我记得那时她出版了太多独唱专辑,所演唱的歌曲加起来,总共有数百首吧?
她的歌曲,所涉猎的范围特别广,既有新时期的中国民歌如《美丽的心灵》、《金梭和银梭》、《请茶歌》等,又有外国歌曲如《红杉树》、《红河谷》、《尼罗河畔的歌声》、《宝贝》等,既有电影插曲,又有歌剧名段。
朱逢博的歌声为什么会那么打动人呢?
我想大概有如下的几个原因。
一是她的嗓音格外甜美,令人听后,甘之如饴。
二是她的唱法独具魅力,以声传情,分外感人。
三是她的歌曲,大多都采取了年轻人所喜欢的电声伴奏,曲调轻快,引人入胜。
当时李谷一在歌坛风头正劲,而唯一能够与李谷一相媲美的,恐怕也就只有朱逢博了。
1985年,48岁的朱逢博还做起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她创办了上海轻音乐团,并亲自担任团长。这是中国首个轻音乐团,立志将年轻人喜欢的流行音乐发扬光大。我觉得对于我国流行音乐的崛起,朱逢博是做出过巨大贡献的。
那时,人到中年的朱逢博,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她还办起来“朱逢博酒家”、“朱逢博艺术学校”等。她看上去似乎并不像一个强悍的女强人,但却开了歌唱家下海经商的先河。
在她之前,歌唱家仿佛永远都是阳春白雪一般“高高在上”的存在,而她却率先打破了这一惯例,让“高雅”的音乐进入“凡间”,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够从美妙的歌声中,寻求到“共鸣”。
1988年,上海芭蕾舞团再次排演《白毛女》,已经61岁的朱逢博也再次担任主唱,并参加了《白毛女》在香港、新加坡以及澳大利亚等地的演出。关键是她的嗓音,还是那么年轻,她的歌声,也还是那么动人。
生活中的朱逢博,非常谦逊低调。她从不认为自己是多么了不起的人物,只是幸运地从事到了自己喜欢并擅长的歌唱事业。她的内心,对此充满了感恩。
朱逢博和施鸿鄂是一对事业上琴瑟和鸣,生活中不离不弃的夫妻。他们相依相伴41年,从未因生活的琐事发生过争吵。
直到2008年3月11日,施鸿鄂突然因病离世,这令朱逢博伤心欲绝。因为对于她来说,施鸿鄂不仅仅只是她的人生伴侣,更是她专业上的好老师,事业上的好搭档。这一年,朱逢博71岁,她就像比翼齐飞的一双鸟儿,突然落了单,那份悲伤和无助,别人难以体会。
好在她的儿子施劲很孝顺,为了让母亲尽快走出痛苦的阴霾,他专门在上海郊区,买了一套大房子,然后将母亲接过来,进行悉心的照顾。
施劲从小颇具音乐天赋,然而他长大后却并没有像他的父母一样走上声乐的道路,而是在上海办起了一家演出公司。施劲的妻子也是一名知识分子,他们婚后生下了一个女儿,后来考取了上海同济大学新闻学院。
尽管儿子的安排很贴心,然而朱逢博却始终难忘和施鸿鄂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所以她很快又搬回了她和施鸿鄂曾经居住的小家,而且对于丈夫的骨灰,她也没有安葬,而是存放在自己的家里。仿佛这样,她可以和丈夫,靠得更近。
施鸿鄂虽已离世16年,但在朱逢博的心里,他似乎从未离开过。
朱逢博晚年的身体并不是很好,血压偏高,为此施劲还专门学会了如何注射胰岛素,后来还为母亲买了一台血糖仪。而朱逢博的孙女呢,跟奶奶更亲,每当不上学的时候,她便陪在奶奶身边,做奶奶的“贴心小棉袄”。
如今的朱逢博,虽然已经有87岁高龄了。但她的生活却过得有滋有味。她的儿子每年都会带上母亲,外出旅行。而她在家里的时候,便会教授学生。她教出的学生,很多已经在歌坛唱出了成绩,这令她无比自豪和欣慰。
我觉得朱逢博这一生是无比幸福的。她出生于富裕的家庭,拥有了自己最喜欢的事业,并做出了辉煌的成绩,她遇到了生命中最合适的那个人,并结为伴侣,而她的儿孙,又对她那么孝顺。所以,美好的人生,正是如此。
今天是朱逢博老师87岁的生日,从她的近照看,她已经变成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了。但在我的心里,她却永远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