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萬維讀者網 -- 全球華人的精神家園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首  頁 新  聞 視  頻 博  客 論  壇 分類廣告 購  物
搜索>> 發表日誌 控制面板 個人相冊 給我留言
幫助 退出
弓長貝占郎的博客  
將人世間的情趣一張張貼上 ......  
https://blog.creaders.net/u/33393/ > 複製 > 收藏本頁
網絡日誌正文
這些照片再現了張愛玲晚年在洛杉磯閒雲野鶴般的生活場景 2024-05-30 18:58:39

2024-05-29 09:50·好奇文史談

這些珍貴的照片,是由張愛玲在洛杉磯的好朋友林式同拍攝。再現了張愛玲晚年生活過的場景。

01

張愛玲居住了10年的公寓


這張照片,顯示的是張愛玲居住了10年的公寓。

林式同第一次來找張愛玲就是這裡。

這就牽扯到一個問題。

林式同是怎樣與張愛玲成為朋友的?

林式同與張愛玲的認識純屬偶然。他們中間的介紹人名叫莊信正,是當年與林式同一起坐飛機赴美國的,後來兩人因為住在同一座旅館而認識,從此成為朋友。莊信正獲得了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的比較文學博士學位,是散文家、翻譯家和文學評論家,後來他在美國南加州大學任教。因為文學的緣故,莊信正認識了張愛玲。而林式同則成了房地產商人,居住在洛杉磯。

張愛玲後來也搬到洛杉磯居住。

有一次林式同接到莊信正的電話,說有一位朋友要搬家,但這位朋友在當地沒有親人,所以莊信正請求林式同去幫忙。林式同問是什麼朋友,莊信正說是作家張愛玲。那時候,林式同對文學不感興趣,也沒讀過張愛玲的作品。在莊信正的介紹下,林式同才知道張愛玲是名作家。

林式同拿着莊信正的介紹信去見張愛玲時,第一次並沒有見面。當他敲響張愛玲的房門時,張愛玲問清來人後並沒有開門,而是說了一句:“我衣服還沒換好,請你把信擺在門口就回去吧!謝謝!”林式同只得把信放下,可他轉身走向電梯時,後面傳來開門聲,那封信已經不見了。

這令林式同心裡很不是滋味兒。他是開了一段時間車來幫張愛玲搬家的,誰想她閉門不見,回到馬路邊,林式同發現他因違章停車被貼了一張罰單。這令林式同更感鬱悶。第一次去見張愛玲竟然是這個結果,令他萬萬沒有想到。那時候林式同覺得:張愛玲這個人確實很特別。

02

張愛玲搬家後,居住了兩個月的公寓


這張照片顯示的是,張愛玲搬家後居住了兩個月的公寓。是一座樣式簡單的二層樓。位於馬路西側。

1984年8月,林式同收到張愛玲的一封信,信中簡單寫了她的居住情況:1974年到1984年一直居住在那座公寓。1984年6月份,她搬到這座公寓。林式同這才知道,張愛玲已經搬家了,並沒有請求他的幫忙。然而張愛玲在這座公寓僅僅住了兩個月時間,就又搬到了一家汽車旅館裡。

張愛玲給林式同的信

張愛玲在信的末尾格外寫道:“萬一需要的話。——非常感謝。”當時林式同不理解張愛玲這話是什麼意思,後來他才明白張愛玲的意思,是說萬一搬家需要幫忙的話,還是會麻煩他的。

03

張愛玲住過的一家汽車旅館


張愛玲在那座公寓住了兩個月後,搬到這家汽車旅館。時間是1984年的8月,正是從這時候開始,張愛玲開始了她長達3年多的汽車旅館生涯。她在這座旅館也住了不長時間,就又搬家了。

04

林式同第一次與張愛玲見面的地方


這張照片顯示的是,張愛玲居住過的一家旅行社。

林式同就是在這裡第一次見到了張愛玲。

居住在汽車旅館裡,總歸不是辦法。後來張愛玲又給林式同寫信,請求他幫忙給自己找房子住。林式同對幫助張愛玲非常熱心,畢竟這是他好朋友莊信正要求他經常幫助、照顧張愛玲的。

租房子需要填寫申請表,林式同把租房申請表寄給張愛玲後,直到1985年的2月份,林式同才收到張愛玲的信,說她沒法提供“申請房子的收入證件”,又在信里說:“連日心境太壞,不想打電話。”叫林式同不必麻煩幫她找房子了。但是不久張愛玲又改變主意,給林式同打電話說要見他一面。

於是,林式同按照約定的地方去見張愛玲。

自從上次沒見到張愛玲,林式同就對她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他早早就到了張愛玲居住的旅館大廳里,給旅館經理說要見張愛玲。不長時間,就見走廊里快速走過來一位高高瘦瘦、瀟瀟灑灑的女士,身上穿着一件灰色的燈籠衣。兩人打過招呼後,林式同說:“你真是一位隱士。”

張愛玲笑笑沒有回答。

隨後兩人又談了些飲食起居方面的事。

見面的過程很短暫,張愛玲的目的似乎是為了見林式同一面,畢竟這麼長時間只是寫信、打電話不禮貌,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要用到人家。林式同也知道張愛玲的用意,因此寒暄幾句後就離開了。

05

晚年的張愛玲頻繁搬家,居住在汽車旅館裡


這幅照片,是張愛玲住過的一家汽車旅館。


這幅照片,也是張愛玲住過的一家汽車旅館。是她住過的最後一家汽車旅館。從這裡離開後,結束了她長達3年多的汽車旅館流浪生涯。

那麼,晚年的張愛玲為何居住在汽車旅館裡,並且頻繁地搬家呢?

張愛玲在給林式同的信里解釋說:她在躲跳蚤。但林式同認為,有了跳蚤噴點殺蟲劑就完了,何至於搬家躲避跳蚤呢?這不是很麻煩嗎?但張愛玲說:這些跳蚤很厲害,產於南美洲,生命力強,非得搬家躲避不可!這個原因雖然令林式同難以理解,但他也阻止不了張愛玲搬家。

在林式同看來,張愛玲是一位作家,她頻繁地搬家,居住在汽車旅館裡,可能是為了尋找寫作靈感。那時候洛杉磯有很多汽車旅館,很多汽車旅館都在鬧市區,對於張愛玲這樣離群索居的人來說,居住在汽車旅館正合適,第一,房費便宜。第二,可以鬧中取靜,大隱隱於市,沒有人知道張愛玲是誰,她也不認識周圍的人。但後來接觸多了,林式同對張愛玲有了更深的理解:

她是一個做事從容不迫,順從自然的人,很多事都是出於直覺,對於未來不怎麼做計劃,安於當下。在滾滾紅塵中,她要來就來,要走就走,沒有人麻煩她,她也沒有牽掛的人;她沒有家具,沒有家累,身無長物,逍遙自在。她這種神仙般的生活方式,是很多人嚮往而做不到的。

從1984年8月份到1988年三月份,3年多時間,張愛玲就是這樣頻繁地搬家,在汽車旅館裡度過的。

後來林式同又接到張愛玲幾封信,信里說,她的皮膚病已經痊癒了。直到這時林式同才明白,她所謂的搬家“躲避跳蚤”,其實是得了一種皮膚病,可能給她心理上產生了一種暗示,覺得只有不斷搬家才行。這時候張愛玲已經68歲了,她的身體狀況已經大不如前,需要安頓下來了。

林式同說:

在那段流浪的日子裡,她把隨身帶的東西都丟光了,連各種重要的證件也都沒有保住!這種情況後來帶給她很大的不便,也促成我一個幫忙她的機會。

06

林式同成了張愛玲的房東


這張照片,是張愛玲住過的公寓。

林式同是房地產開發商,這是他主持建造的房子。

對於張愛玲,林式同盡到了朋友責任。他知道張愛玲性格孤僻,因此很少打擾她,只是在出差或隔了一段時間,才給張愛玲打個電話問候一聲,說假如有什麼事情幫忙的話,儘管來找他,不要客氣。1988年,林式同主持建造的公寓完工,張愛玲恰好要搬家,於是來看林式同的公寓,非常滿意,很快就搬了進去。林式同知道張愛玲的情況,因此提前告訴公寓經理:

第一, 不要她出具“申請房子的收入證明”。

第二,不要告訴任何人張愛玲搬到這裡。

第三,假如張愛玲有什麼急事,請儘快通知我。

就這樣,林式同成了張愛玲的房東。

張愛玲畢竟是上了年紀的人,身體情況已經大不如前了,林式同囑咐公寓經理要關注張愛玲的身體情況,有一次經理打來電話,說張愛玲的手臂摔壞了,林式同趕緊打電話過去,張愛玲只是輕描淡寫地說:“坐公交車不小心摔了一跤,沒有什麼的,多休息休息,再用水沖沖就好了。”

張愛玲給林式同的信

這年的七月份,張愛玲給林式同寫了一封信,說她的摔傷已經好了,不用動手術。她請求林式同幫她物色一家保險公司,想買點醫療保險。無論張愛玲活得怎樣瀟灑,她必須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她原來連電話都不願意按,因為她怕面對別人,即便是在電話里聽到別人的聲音也覺得不安,只是後來年齡漸大,她不得不面對年老多病的問題,遇到什麼情況終究是打電話快。

張愛玲在這裡住了兩年多時間。

07

最後一次搬家


這張照片,是張愛玲居住的最後一個地方。

她在這裡去世。

張愛玲搬家的理由,是因為林式同的公寓後來住進很多南美洲人,這些人素質參差不齊,有人養狗養貓,搞得衛生狀況很差,引來了很多蟑螂蚊子。張愛玲最害怕蟑螂蚊蟲什麼的,因此要求搬家。照例,林式同幫她物色了好幾個公寓,張愛玲親自去看後,最終選中了這所公寓。

對於居住條件,張愛玲有這樣幾個要求:

第一,小的單人房。

第二,有浴室、冰箱。

第三,沒有爐灶、家具最好,有也行。

第四,公寓不要在海邊,因為多蟑螂蚊蟲,另外市區郊區都可以。

第五,不怕吵鬧,周圍的環境噪雜一點沒關係,附近要有公交車。

從這裡可以看出,晚年張愛玲對生活要求很低,她畢竟是一個人過,因此不需要家具也不需要爐灶,她吃的飯大多是從超市買回來的成品或半成品,一次性的餐具,吃完也不需要洗碗筷。不需要有家具,是因為她也沒有什麼東西可放。喜歡外面熱鬧的環境,畢竟,一個老年人是怕孤獨的。

林式同要幫她搬家,但張愛玲照例拒絕了他的好意,說實話,張愛玲也沒有什麼東西可搬的。

她總是搬家,結果搬來搬去,很多證件丟了。在外面租房子需要經濟擔保,於是只能由林式同作為她的經濟擔保人。晚年的張愛玲,可以說在過一種真正率性而為的生活,除了自己的作品格外重視外——她在洛杉磯租了一間小倉庫,專門存放自己的手稿——別的東西似乎都不在意了,即便是各種證件。換言之,假如沒有林式同做她的擔保人,張愛玲租房子都困難。

08

張愛玲公寓附近的環境


這張照片,是張愛玲經常去的郵局。裡面有她專門一個信箱。她與朋友們聯繫的很多信件都是從這個郵局發出的。


這是公寓附近的一家銀行。


這是公寓附近的一家商店。


這也是公寓附近的店鋪。

晚年的張愛玲,就生活在這樣的場景中。

09

張愛玲居住公寓裡面的情況


這是張愛玲去世後,林式同和幾位朋友辦理完她的葬禮後,到她居住過的房間打掃衛生時拍攝的照片。

可以看出,張愛玲的居室內實在沒什麼東西,作為一個作家,她甚至連一台寫字桌都沒有,林式同說,靠窗下面的幾個紙盒子就是張愛玲寫作之處。電話放在一個摺疊梯上。一旁還有一個太陽燈,是張愛玲因為有皮膚病,照射用的。太陽燈的包裝盒還在旁邊豎着。在紙盒旁邊的塑料袋裡,裝着紙袋子,一個挨着一個,裡面放着張愛玲的物品。張愛玲搬家是很容易的,因為她的東西用幾個塑料袋裝着就提走了,無怪乎她住汽車旅館時,一星期搬了好幾次家。

10

疑問:晚年的張愛玲窮嗎?

看到張愛玲的居住條件,也許有人會問:張愛玲是不是很窮?

說實話,張愛玲在美國因為寫作不順利,她的日子確實過得很拮据。但是到80年代和90年代,華語文學圈重新興起張愛玲熱,她的作品又熱賣起來,她的好朋友宋琪和鄺文美夫婦,實際上成了她的文學經紀人,她的版稅、稿費等等,大多都是通過宋琪和鄺文美夫婦郵寄給她的。

張愛玲去世前,存款已經有20多萬。因此,晚年的張愛玲物質條件並不拮据。她之所以保持這種極簡生活,是長期養成的習慣。但她的存款大多不在自己手上,而是在香港的宋琪和鄺文美夫婦那裡,張愛玲是怕麻煩的人,後來因為郵寄版稅不方便,張愛玲乾脆把錢存在宋琪夫婦那裡。每年宋琪夫婦都要寄一筆錢給張愛玲,維持她的生活。因此,晚年的張愛玲不窮。

11

疑問:張愛玲有哪些朋友?

張愛玲沒有多少朋友。香港的宋琪和鄺文美夫婦是她保持了長達40多年友情的好朋友,幫助張愛玲發表作品,關心她的生活、生計,也正因為如此,張愛玲去世前寫下遺囑,把全部財產留給宋琪和鄺文美夫婦。這是張愛玲最好的朋友。其次,是林式同,關心照顧晚年的張愛玲,給她提供了很多幫助,也正因為如此,張愛玲去世前讓林式同做他的遺囑執行人。而在張愛玲去世後,洛杉磯警察第一時間找到林式同,林式同和幾位好朋友為張愛玲舉辦了葬禮。

林式同給張愛玲的信

另外經常與張愛玲書信聯繫的還有文學專家莊信正、夏志清等人。賴雅和他前妻有個女兒,但是賴雅去世後,他前妻的女兒也不與張愛玲聯繫。另外張愛玲的閨蜜炎櫻也在美國,她嫁了一位富商,當年張愛玲拜訪她時,炎櫻穿得珠光寶氣,令生活拮据的張愛玲頗為不快,而炎櫻也頗有譏諷張愛玲之意,從那後張愛玲再也沒有與炎櫻聯繫。因此,張愛玲沒有幾個朋友。

結語

通過這些珍貴的照片,讓我們直觀感受到張愛玲晚年的生活場景。作為距離晚年張愛玲最近的人,林式同總結了他對張愛玲生活態度的看法:

首先是怕麻煩,不願意與人接觸,與人打交道兩不相欠。第二,看淡錢財,有一次她要付一筆很小的費用,張愛玲暫時拿不出,林式同幫她代付了,張愛玲說:“那沒什麼,他們就是要錢。”她不喜歡和唯利是圖的人打交道。她的生活非常簡樸,沒有家具、珠寶,也不購置房產,正是她看淡身外之物的體現。第三,做事拖延,與寫作無關的事經常拖到最後才辦。第四,自得其樂,過一種閒雲野鶴般的生活。


瀏覽(1826) (2) 評論(4)
發表評論
文章評論
作者:1閱人 回復 treebird 留言時間:2024-06-03 16:02:33

沒什麼得罪不得罪的。去讀讀張愛玲的著名作品《紅玫瑰白玫瑰》(也有電影)吧,體會一下她對人物性格塑造的單薄性。

也許是現代人優秀作品讀多了,想象不到那年頭的文化荒蕪程度,所以有“盛名之下,其實難副”之感。

回復 | 0
作者:treebird 留言時間:2024-05-30 20:58:46

抱歉,我把張愛玲的所有讀者和粉絲給得罪了。鄙人是下里巴人,請諒解。

回復 | 0
作者:treebird 留言時間:2024-05-30 20:54:14

生活習慣,是文化和素質,與窮富無關的!

回復 | 0
作者:treebird 留言時間:2024-05-30 20:52:35

沒讀過張愛玲。曾經想有時間一定要拜讀。

那是節儉生活嗎?鶴巢都比那整潔。文化呀,生活態度!

再不會想去了解被網上傳為的“陽春白雪”了。

回復 | 0
我的名片
弓長貝占郎
註冊日期: 2023-11-01
訪問總量: 2,857,998 次
點擊查看我的個人資料
Calendar
最新發布
· 79年前廣島核爆後的真實慘狀記錄
· 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趙孟頫行書
· 正在德國看歐洲杯的范志毅去看望
· 1973年,法國攝影師拍攝的北京老
· 太太的客廳 -- 林徽因的社交圈19
· 洛克菲勒莊園欣賞
· 百年前蘇州質樸典雅
分類目錄
【人世間的情趣】
· 79年前廣島核爆後的真實慘狀記錄
· 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趙孟頫行書
· 正在德國看歐洲杯的范志毅去看望
· 1973年,法國攝影師拍攝的北京老
· 太太的客廳 -- 林徽因的社交圈19
· 洛克菲勒莊園欣賞
· 百年前蘇州質樸典雅
· 黃埔八大金剛之一的錢大鈞為什麼
· 帝國的末路掙扎 — 大清王朝1905
· 歐洲杯西班牙隊創2紀錄:16歲巨
 
關於本站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導航 | 隱私保護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