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渡取經 各有建樹 物從其類。僅有人類知道和重視歷史,並且能夠以史爲鑒。最近,一位朋友推薦了一篇難得的純歷史性學術資料,內容豐富,文章中沒有涉及到任何政治,宗教,教派和信仰,值得炎黃子孫閱讀和分享。由於文章篇幅較長,現分期摘轉。 西學東漸,報效民族: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教育事業的寫真。 三. 根深葉茂 桃李滿園(一) 在中國科學院首批當選學部委員(院士)中生物學部一共有60位,其中,絕大多數曾經在美國留學、進修或受到過美國在華辦學的教育。除了清華大學生物館院士牆上的專家以外,還有曾在北平協和醫學院進修師從中國生理學兩位主要奠基人林可勝、張錫鈞的生理學家馮德培,有曾經赴美國學習進修的組織學家馬文昭,畢業於湘雅醫學院並曾在北平協和醫學院進修的內科學家張孝騫,畢業於北平協和醫學院的婦産科專家林巧稚、兒科專家諸福棠、胸外科專家黃家駟、內科熱帶病學家鍾惠瀾,就讀過清華大學的植物學家吳征鎰 ,就讀過福建協和大學和南京金陵大學的生物化學家王應睞,就讀過金陵大學的植物學家張肇騫、秦仁昌,就讀過湘雅醫學院醫學微生態學家魏曦,有就讀過華西協和大學的細菌學家、生物學家陳文貴 ,就讀過燕京大學的土壤學家李連捷,就讀過德國教徒創辦的上海同濟大學和同德醫學院的外科專家周澤昭 ,就讀過上海同濟大學的生物學家貝時璋、病理學家梁伯強和醫學家沈其震,就讀雅禮中學的獸醫學和微生物學家盛彤笙,就讀復旦大學生物學家童第周、昆蟲學家陳世驤。植物分類學家林熔曾就讀上海格致書院(格致中學)。除此以外,胸外科專家吳英愷,生理學家蔡翹,心理學家潘菽 ,動物學家劉承釗,真菌學家、農學家馮澤芳,農業學家徐治 ,土壤農業化學家,土壤學和植物營養化學家李慶逵,土壤學家侯光炯 ,小麥育種專家金善寶,植物病理學家戴芳瀾,農業微生物學家俞大紱,植物生理學家殷宏章,作物育種和細胞遺傳學家戴松恩等都曾在美國學習或進修過。在第二批(1957年)學部委員中生物學部有伍位。生物化學家、免疫化學家劉思職,微生物學家湯飛凡,生理學家張香桐三位都是留美的,醫學寄生蟲學家馮蘭洲畢業於教會辦的齊魯大學。 1846年由美國傳教士布朗將馬禮遜學堂的容閎等三位學生送出國留學,容閎學成歸國後致力於派遣幼童赴美留學的教育計劃。他先後帶領了120名幼童赴美留學。赴美留學的途徑很多,在生物醫學學方面曾赴美留學的科學家還有:社會學家、優生學家潘光旦(曾經任清華大學教務長),生物學家錢煦、徐安龍、饒毅 ,生物化學家唐敖慶、王德寶 ,生物化學和營養學家吳憲,生物物理學家莊小威、林克椿,生物物理化學家謝曉亮,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家梁植權、沈同、尚永豐,分子生物學家周芝、張元豪、袁鈞瑛,病理學、分子微生物學和免疫學家吳子丑,免疫學和微生物學家謝少文、何大一,神經生物學家蒲慕明,神經解剖學家盧於道、臧玉全,動物學家王家楫,遺傳學家李汝祺、徐立之,遺傳學家、生物統計學家李景均,植物學家胡先驌,遺傳育種學家沈宗瀚,遺傳工程專家黃翠芬,生理學家朱鶴年、趙以炳,生理心理學家汪敬熙,藥理學家陳克恢,藥學家潘世儀、林從敏,腦科學家蔡立慧,婦産科專家王淑貞,眼科專家陳耀真,骨科專家楊克勤,整復外科專家張滌生,公共衛生學家袁貽瑾 ,綠化學家廖俊智 … … 。物理學家吳大猷、薩本棟、顧靜徽、卓以和、吳健雄、丁肇中、崔琦、周美吟、何文程、江台章、葉永烜、王恩哥、沈元壤、朱棣文、陳學俊、薛其坤,超導體物理學家朱經武,宇宙線物理學家和高能物理學家蕭健,傳熱學家田長霖,傳熱學及納米技術專家陳剛,流體力學家吳耀祖,空氣動力學家錢學森、莊逢甘,物理學家、爆炸力學專家鄭哲敏,力學家范緒箕、高華健、胡海昌、姜複本,物理海洋學家文聖常、方國洪,水力學家黃萬里,生物力學家馮元楨,力學家和應用數學家談鎬生,航空航天推進與動力學家楊威迦,物理化學家傅鷹、吳學周、蔡啟瑞、張江樹,物理化學和無機化學家徐光憲,化學家薩本鐵、陳可忠、李遠哲、錢思亮、邢其毅、劉雲浦、李壽恆,數學家胡明復、趙訪熊、姜立夫、楊武之、申又棖、江澤涵、程民德、許晨陽、張益唐、廖山濤、樊映川、吳良森、陳繁昌、陳漢夫、黃達人、田剛,數理統計學家林少宮,統計學與人類學家吳定良,導彈專家林燁,核能專家盧鶴鈸,航空專家盧鶴申,飛行器專家馮培德,… … 都曾在美國學習過。鐵路工程專家詹天佑, 電腦大王王安,計算機專家姚期智、李開復,自動控制專家楊嘉墀 、張鍾俊,控制論專家何毓琦,信息學家黃煦濤,化工學家廖俊智、黎念之,工業微生物學家陳騊聲,泥沙運動及河床演變專家錢寧,地質學、礦床學家謝家榮,採礦專家畢祖培,冶金學家陳大受、林宗彩,冶金工程技術專家陸達,港口和海岸工程專家趙今聲,海岸與海洋工程專家劉立方,水利水電工程專家張光斗,電子工程專家王康隆,電工專家鍾兆琳,微電動機械系統(MEMS)的先驅戴聿昌,分子束外延、無線電技術專家蔡金濤,高壓研究專家毛河光,材料學家師昌緒、吳自良、方正知、王中林、劉錦川、周惠久、姚熹、翁宇慶,高分子材料學家徐僖,生物納米科技專家何明,納米材料學家彭笑剛、陳力俊 ,數位語音處理專家李琳山,電子學家葛守仁,遙感、地理學家李小文、馮景蘭,信息科學家劉必治、楊偉豪,土木工程專家林同炎、凌鴻勛,建築學家陳植、張永和,建築學家、城鄉規劃學家吳良鏞,航天技術專家任新民,導彈專家梁守盤,機械工程專家莊前鼎、吳大昌、胡國棟、程孝剛、賀陳弘、李培根、楊叔子,結構工程專家顧宜孫,熱能動力工程學家陳學俊,水資源、能源資源專家張東曉,熱力工程學家陳大燮,石油化工催化劑專家閔恩澤,飛行器專家李小光,農作物遺傳學家盧永根,鐵路運輸專家金士宣,教育家馬寅初、孟憲承、馬約翰、劉湛恩 ,國學家陳寅恪,語言和音樂學家趙元任,翻譯家巫寧坤 … … ,中國各行各業中曾在美國學習過的專家舉不勝舉。 (摘轉自: 西學東漸,報效民族: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教育事業的寫真.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