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珀政府大改组(《加拿大都市报》2013-7-19)
石夫
加拿大联邦保守党总理哈珀最近改组政府,建立了由39名部长和国务部长组成的新内阁。一般认为,这是哈珀为了挽回今年以来保守党政府下跌的民望,为迎战2015年联邦大选而未雨绸缪。前一阶段保守党上议员诈领、挥霍公帑的丑闻,不仅导致哈珀的幕僚长赖特(Nigel Wright)辞职,更拖累保守党政府的支持率,从上届大选时的40%跌落到目前的30%。甚至有七成加拿大人对哈珀政府感到厌倦,希望换一个新政府。保守党内也谣传哈珀有倦勤之意,可能在下次大选前辞职。
面对下届大选的主要劲敌——由人气极高的少壮党领贾斯廷·杜鲁多重新凝聚力量的联邦自由党,哈珀这次改组遵循的是既求新也求稳的路线。在求新方面,他大力充实少壮人才、女性人才入阁。新内阁中新增4名女性——缅省议员歌洛华(Shelly Glover)和伯根(Candice Bergen)、安省国会议员莉芝(Kellie Leitch)、亚省国会议员林宝莱(Michelle Rempel)。女阁员总数增至12人,占内阁人数的31%,而改组前佔27%。新入阁的4名男性部长是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克福特(Greg Rickford)、溥礼瑞(Pierre Poilievre)、索伦森(Kevin Sorenson)。经过这番布局,内阁的平均年龄从55岁降至51岁,足足年轻了4岁。新内阁多了新面孔,不乏优秀人才,显得更年轻、更多女阁员、更具亲和性。
在求稳方面,由资深部长组成的财经和国际事务班底,未作大的变动。财政部长费拉逖(Jim Flaherty)﹑国库委员会主席甘礼民(Tony Clement)﹑贸易部长法斯特(Ed Fast)﹑外交部长白諤德(John Baird)、自然资源部长奥利弗(Joe Oliver),加上新擢升的工业部长莫而进(James Moore)﹑就业及社会发展部长康尼(Jason Kenney)﹑基建部长莱贝尔(Denis Lebel)等,构成了稳定的内阁核心力量,显示现行的经济方向将维持不变。当加拿大经济和金融基本面在西方工业国家中可称稳健的情况下,既以不变应万变,又力争在稳中求变。这种布局符合哈珀和保守党施政的保守理念。
华裔熟知的少壮阁员、现年48岁的康尼调任新成立的就业和社会发展部长。康尼遗下的联邦公民及移民部长一职,则由保守党未来政治明星之一的亚历山大出任。康尼精力充沛,干劲十足,是哈珀政府最能来事的人。他在移民部长任内,因一刀切砍掉数以十万计的技术移民申请而声名大噪。他后来又设计推出有效期10年的超级签证;引入争议颇多的劳工移民和商业投资移民等,把前自由党政府的移民政策弄得天翻地覆。据悉他原来觊觎外交部长职位,曾借助公民及移民部的有利地位,不止一次染指外交事务。康尼这次与外长职位无缘,对他并非大的损失。以他的性格,一旦走马上任,必会全力投入创造就业机会的工作。
康尼履新后,首先要推行棘手的加拿大就业津贴计划(Canada Job Grant),为参与者提供5,000元的行业技能培训津贴。这需要与省政府和雇主谈判如何分摊经费。哈珀显然正是要借重他的冲劲和工作狂精神,在下次大选前为保守党政府交出一份亮丽的就业成绩单。由此可知康尼其实身负重任,在保守党政府里前途远大。至于他这几年的移民政策改革,把华裔移民弄得鸡飞狗跳,那则见仁见智,又当别论了。
哈珀一向标榜致力于实现“小政府”,但却摆出了庞大的内阁阵容。39个部长和国务部长,纳税人需要耗费大量金钱,支付他们的薪水、座驾、司机、秘书等的开支。哈珀这次内阁改组,并没有摆脱对臃肿、松散、多重头衔内阁的偏好。仅从组织角度上,也看不出他在小型化方面对内阁下过功夫。哈珀今后恐怕再难侈谈“小政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