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真的能承受“一带一路”吗? www.creaders.net | 2017-05-19 万维读者网 万维读者网(Creaders.NET)林孟编译报道:美国《彭博评论》网站发表深圳“汇丰商学院”副教授波尔丁(Christopher Balding)的文章说,中国刚刚闭幕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看起来像是一次胜利。中国把自己放在新世界秩序的中心,但还是有令人不舒服的问题有待回答:中国能承受“一带一路”吗? 中国声称价值近9千亿美元的交易已经铺开。估计将来的开销会达到4万亿至8万亿美元。习近平本人在论坛上承诺,将努力投入另外780亿美元,用于建设连接中国和亚洲、欧洲、中东及非洲的基础设施。世界上没有其他国家会作出如此遥远而貌似可信的承诺。即使中国也很难在不影响其他项目的前提下,满足一带一路的承诺。 第一个问题是,用于贷款的是什么货币。如用人民币贷款,会加速人民币达到国际化的国家目标。这会迫使中国官员容忍更高程度的人民币离岸交易和国际定价。但至今他们对此毫无兴趣。此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要对华贸易盈余,以便赚取人民币来偿还贷款。据估计,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盈余达到2千5百亿美元。像斯里兰卡和巴基斯坦那样,对华贸易赤字分别为20亿美元和90亿美元的国家,根本不可能偿还中国的贷款。 用美元结算的项目也不是灵丹妙药。中国如果不动用美元债券,就必须动用3万亿美元的官方外汇储备。这个数额看起来不少,但外间估计其中数千亿美元至接近1万亿美元不能兑现。中国需要近9千亿美元偿还短期外债,另外4千亿至8千亿美元用于偿付3个月至6个月的进口额。这种情况下注资额外数十亿美元到中亚的基建项目,能动用的只有必须用于捍卫人民币汇率的美元。与此同时,借贷国还必须动用大量美元盈余偿还美元贷款。显然,不是每个国家都有能力做到,或将自己的货币贬值以试图获得盈余。 除非有特别机制,并不清楚中国是否有如此庞大的财力,贷款给那些信用成疑的一带一路国家。正如“法国外贸银行”指出,为5万亿美元的项目融资,中国的跨国借贷增长率必须达到50%,将严重损害中国的借贷信用。即使中国不能从其他出借人获得新贷款,也会使外债从占GDP约12%的“非常适当”水平,猛增到超过50%的高水平。 有两个方法克服这些困难。第一,中国可以乘机将人民币完全自由化,允许人民币从中国大陆流出到一带一路的投资目的国。考虑到中国领导人担心人民币汇率暴跌,冲击到脆弱的国内金融体系,这一做法似乎不太可能。第二,中国可以和其他国家及多国银行,一起分担一带一路项目的财务风险。中国领导人支持上述做法,习近平甚至欢迎宿敌日本加入。但过去北京拒绝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合作对项目融资,也十分警惕和其他国家,甚至是俄国这样的友好国家,在重叠项目上合作融资。 论坛的最后声明没有提及贪污及相关的治理措施,欧洲国家拒绝签署,美国态度也十分冷淡。北京引诱西方国家和银行加入未经恰当分析和审核的一带一路项目,将是十分艰难的任务。中国很可能做赔钱买卖,动用公共财政进一步为其领导人承诺的项目注资。 几乎可以肯定,中国投入一带一路项目的资金,将大大低于公开宣称的数额。习近平泛泛而谈的措施雄心勃勃,但缺乏细节,可能是好的“哲理”或“党的路线”,而非不变的承诺。有一点可以确信——实现一带一路宏图比开一次会难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