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軍的“作戰系統”是什麼神器? www.creaders.net | 2018-02-14 萬維讀者網 萬維讀者網(Creaders.NET)江夏編譯報道:美國《國家利益》網站發表美智庫“蘭德公司”高級政策分析員恩斯特龍(Jeffrey Engstrom)的文章說,1991年波斯灣戰爭和1999年科索沃戰爭的經驗告訴中國人民解放軍,伊拉克軍隊和南斯拉夫軍隊的戰鬥力“受到限制、被剝奪、直至喪失殆盡”。因此西方盟軍不必在戰場上殲滅他們,就獲得了勝利。 解放軍研究了這兩場戰爭和隨後的其他戰爭,得出了21世紀的戰爭概念——現代戰爭是對立的作戰系統之間的對抗。解放軍從此不再把戰爭看作是敵對部隊、武器、後勤或武器平台之間的爭奪,而是大量敵對作戰系統之間的爭奪。 作戰系統的對抗不僅涵蓋傳統的陸、海、空領域,還包括外太空、無形的網絡空間、電磁領域,甚至心理領域。所以解放軍認為,21世紀的作戰系統必須能在上述所有領域,進行有效的多維度、多功能戰爭。一旦敵方的作戰系統不能有效發揮戰力,即會“喪失作戰意志和抵抗力”。 這套致勝理論最近已經納入了中國最新版的《國防白皮書》。解放軍認為,要成功地贏得戰爭,或至少不輸掉戰爭,需要發展優於對手的作戰系統。解放軍為癱瘓敵方的作戰系統,設定了四個目標:第一,削弱或阻斷敵方作戰系統的信息流;第二,削弱或阻斷敵方作戰系統的基本要素,如指揮及控制、偵察情報、火力等。第三,削弱或阻斷敵方作戰系統的作戰結構,如整個C2作戰指揮網絡、偵察情報網絡、火力控制網絡等。第四,擾亂敵方作戰結構的時間順序或節奏。 值得注意的是,解放軍自己預設的許多作戰系統,和平時期並不存在,只在有需要時為專門目的而構建。每個作戰系統是根據敵方作戰系統的範圍、規模、戰力,以及不同的戰場環境和即將爆發的戰爭所需的配置,量體裁衣構建。 不論單一的作戰系統或多個作戰系統聯合行動,都是解放軍構建的戰役級別的實體,目的是在軍事衝突中獲勝。在軍事衝突中,許多作戰系統可以被激活,在任何給定的地點投入戰鬥。隨着戰場條件和戰爭階段改變,這些作戰系統將進一步重新配置、激活或暫停運作,以便在任何給定的時間優化部隊編成。 解放軍為許多目的構建作戰系統,並細化了不同的功能和子系統。一場特定的衝突可能需要激活大量各種各樣的作戰系統。小規模的意外事件可能只需要激活一、兩個作戰系統,而大規模的衝突可能需要激活許多作戰系統。知名的作戰系統包括防空作戰系統、反登陸作戰系統、火力作戰系統、封鎖系統和信息作戰系統等。 大多數消息來源認為,解放軍任何特定的作戰系統由指揮系統、火力打擊系統、信息對抗系統、偵察情報系統、支援系統等,五個主要系統構成。這種模式是高度靈活的,可根據所參與的戰役或支援行動的要求展開實施。 解放軍正積極思考潛在對手的作戰系統。這些對手真實的或設想的弱點,將決定解放軍在衝突中將怎樣作戰。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的是知道解放軍未來的作戰系統如何構建,才能因應未來發生的衝突,制定可靠的威懾戰略,或有效的致勝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