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虚情假意寻找长期共同利益 www.creaders.net | 2018-10-21 万维读者网 万维读者网(Creaders.NET)林孟编译报道:美国《真实清晰的世界》网站发表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教授鲁特(Hilton Root)的文章说,美中贸易战升温,使人们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步伐感到不安。因此,是抛开自由市场对抗关税争论的时候了。 纳瓦罗领导的白宫贸易及制造政策办公室提出的报告警告说,中国的行动、政策和实践不仅威胁美国经济,还威胁到作为整体的全球创新体系。许多美国政府机构,如财政部、商务部、国务院、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等都同意,中国的行动可能干扰美国(及全球)商界创新,刺激增长的盈利动机。 创新或企业家精神很难量度,数以千计的衡量标准并不一致,对纳瓦罗的投诉,我们只能得到定性证据。在和中国企业的激烈竞争中,我们看到美国工厂倒闭、裁员、行业亏损。美中商会报告说,至少五分之一的两国商会员,对盗窃技术或不公平市场准入表示关注。如果中国只是另一个发展中国家,这些关注还是可以管控的。但中国的经济规模,使这些问题不可忽视。美国的反应是加征关税,中国也采取了同样的措施。 中国无意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为伍。中国领导人企图在技术阶梯上达到全球价值链的顶峰。他们的雄心值得赞扬。但他们的手段是,支持能够主导一系列全球新兴技术的国有寡头垄断。这引起了世界各国及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等的关注。 纳瓦罗的报告指出,中国可通过四种方式实现创新野心。第一,中国企业可从国有银行注入资金,使他们能够经受商业周期的震荡;第二,中国企业能够在国际市场倾销过剩的产能。即使他们这样干赔钱,也仍然能够继续经营,把那些更依赖市场资金来源的企业赶走。第三,中国技术工程师人数不断增加,能够迅速复制、生产出新产品,而西方私营企业根本没有时间收回研发成本。第四,在发展中国家,中国企业通过提供西方产品的实惠山寨货,在寻求赚钱机会上处于有利地位。 中国的意图并不是新鲜事,但直到最近都没有使西方国家如此大费思量。西方确实很自信,认为在生产资料没有私有化的情况下,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可能创新。西方从1700年前后经历经济转型增长的原因,是技术的进步。今天美国的研发开支中,私营企业贡献的超过83%,达到3,560亿美元。在电脑、数据处理或医疗保健等行业,研发开支超过营业总额的10%。这些业内的公司对与中国企业合作十分谨慎,唯恐中国合作伙伴乘机攫取来之不易的创新技术。但对中国来说,今天攫取外国合作伙伴的技术,将压缩明天外国的投资意欲,迅速减少投资回报。从长远看,没有国家能独自获利。 对当前贸易纠纷唯一持久的解决办法,就是找到中国和西方共同的长期利益。只重视贸易赤字是短期策略,除了初期获利,不可能持久。大家的长期利益仰赖实施长远的政策。这使我们制度的信誉比任何时候都重要。如果大家合作,那么一个经济体创新的成功就能够帮助另一个,强化双方的独立活动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