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今有《五律》诗一首曰: 花红陌上行,柳绿雨中情。 人面唯一在,山容几万重。 相思朝与暮,守望死和生。 不敢提她事,伤心泪纵横。 这首诗记述了一个发生在七十年代陕西延安杨家沟里的故事。 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她曾是“三秦锁钥地,五路襟喉关。”华夏族的始祖轩辕黄帝就在此地生息,也在此处千年长眠。 延安古称延州,历来是西北军事要塞:北御外敌,南保长安,是多个民族争夺关中、逐鹿中原的战场。但延安的出名,是在1937年中共中央进驻以后。当时,蒋介石的军队围追堵截,把红军一直从江西追杀到了陕北,眼见的全歼共军的机会就要到了,却突发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件,日本大规模侵华。日本相继占领东北和华北,国民政府被迫南迁重庆。蒋委员长不得不集中精力和兵力抗战,同时觉得红军已经不足为患,便调遣远在东北的张学良非直系部队去剿灭,以坐享渔翁之利。结果适得其反,反而被中共利用。经过西安事变,使中共的军队合法化,归属国民政府,番号国军,但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拥有对八路军和新四军的独立指挥权,不受蒋委员长调遣。就这样,红军借着国军集中精力抗日的机会,在陕甘宁边区和各个敌占区不断壮大,从到达延安时不足一万的红军,经过抗日战争,正规部队兵力到达127万,加上地方武装,可战斗的力量共有200多万。虽然抗战结束后,又派遣爱将胡宗南大举进攻陕北,企图一举歼灭共军,但为时已晚,损兵折将,反而把几十万部队,白白地送给了共军。 毛泽东在延安十三年后,由原来不到一万人的红军,壮大到可以与蒋介石平分天下的实力。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就把延安称作“革命圣地"。1956年,毛泽东在与访华的日本前陆军中将远藤三郎谈话时说:“我们要感谢你们,正是你们打了这一仗,教育了中国人民,把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打得团结起来了。所以,我们应该感谢你们。”虽然这段话有不同的解释,但事实上是,如果没有日本的侵华,红军就没有喘息的机会,不可能在蒋介石的眼皮子底下,壮大到和他分厅对抗的势力,中国的结局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但历史就是历史,没有假如,发展到某个阶段,那一定会是历史演变的唯一结果。 延安被誉为“圣地”,只是为了让百姓朝拜。毛泽东夺得江山进入北京后,将近三十年,除了周恩来陪同越南领导人去了一趟延安外,几千名高级干部,包括从延安幼儿园长大的红二代,无一人回过延安,把“哺育了党和新中国的”延安人民,忘得一干二净,只留下贺敬之的“几回回梦里回延安”无耻之作。不仅如此,还把生存下来的陕北高干,消灭的干干净净。周恩来曾掉着眼泪说:“对不起延安人民”,可对贫穷的延安人民没有给过任何援助,修过一条路。当周恩来问当地领导:“你们有什么困难吗?”陕西省委和在座的所有领导异口同声地回答:“有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引,我们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周恩来对越南客人说到:“这就是我们的延安精神!”这是多么熟悉的声音啊,这神一般的回答,我们每天都可以听到。王震曾经说过,“大不了我们再去延安住窑洞、闹革命”。是啊,只有闹革命的时候,他们才会想起延安人民。当然也有例外,当陕北高原发现了无价的宝藏,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时候,陕北在几年里就通了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进去的是南方的煤老板,出去的是天然气和一车车的煤炭,留下的是一捆捆的人民币,不仅陕北富了,陕西省也跟着沾光。到底是建设陕北还是挖掘(叫开发)陕北,一目了然。那些扶贫一直跟不上的革命老区,关键就在于没有中共需要的东西,总靠党和国家救济,杯水车薪,永远不会像现在的陕北,一夜暴富。还是应了那句老话:“想要人家瞧得起,自己必须有东西。” 中共的高级领导人虽然没回过延安,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无数的“知识青年”却被送到这里,目的是“扎根农村,建设延安”,但是“来前都说好,来后一起哭。行动慢似猪,走时快如兔”。从毛泽东离开延安到九十年代初,包括十年文化大革命,这里的面貌无一丁点变化。但这些“知识青年”的行为,却给这里纯朴的人们从思想上带来了又一次冲击,就像老乡们说的那样:“都是些糟蹋人的畜生!”走了一批,又来一批。 本书中的故事,就是发生在那个年代的一小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