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Dream Mr Right 的世界  
身在曹营 心系曹汉 魂归故国  
https://blog.creaders.net/u/565/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从身无分文开始 – 我的赤手空拳海外打拼史 2007-02-12 07:18:05

1. 前言

 

我这一代人, 生长在中国大陆的消费品短缺时代, 大多是在艰苦生活中走过我们的童年, 少年和学生时代. 就拿我来讲, 虽然父母亲都是国家干部, 有工作, 每月有工资收入, 但要养活我们兄妹三个, 还要供我上大学, 家里经常是入不敷出. 那年月, 中国有过近廿年没给职工加过工资. 随着我们兄妹三个逐年长大, 长身体阶段吃得多, 穿衣服需要的布也多了, 还要供我远道去北京上大学, 家里钱不够用是常有的事.

 

中国有句古话,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这种经历, 培养了我的生存能力, 打拼精神, 理财意识和勤俭的习惯. 这些东西, 早已融入了我的血液中, 伴随我直到现在.

 

海外象我这类人, 大多都已通过自己的奋斗, 经济上都已达到了当地社会的中产阶层中的上层水平. 英美, 在大学工作的, 都是副教授, 或教授级的. 象我这样在大公司工作的, 都是主任, 甚至主管级别的人, 有了所在国的注册专业资格.

 

在美国, 象我这类人, 大部分一家全年税前收入都能达到10万到15万美元. 在英国, 大部分家庭都能达到年收入6万到8万英镑的水平. 这样的家庭收入水平, 远远高于英美的平均家庭收入.

 

就以我为例, 我和太太的税前年薪加在一起目前正好是7.5万镑, 相当于15万美元. 根据我多年在英国生活和工作对英国的了解, 英国全国的平均年薪在2.5万镑附近. 很多家庭只有丈夫一人工作, 或虽然夫妻都工作但妻子的收入比丈夫少很多. 因此, 粗略的讲, 我们这些人的家庭收入是英美平均家庭收入的两倍左右. 说达到中产阶层的上层水平是一点也不夸张的.

 

象我一家人, 住在伦敦西区的高尚住宅区自己的house, 有前后花园. House现在值45万镑, 90万美元(当然还要付mortgage). 家里有两辆车, 一辆新的Mercedes-Benz C Class 还有一辆开过几年的Ford. 其实在英国, 除了供房子之外, 最花钱的还不是车, 而是子女的中学教育开支.

 

关于在英国送孩子们上私立学校, 我另写专文讨论. 我的第一个孩子很快就要完成在私立中学里的5年中学教育 (GCSE, 以前叫O Level, 香港和新加坡现在还叫O Level) 和两年的大学预科 (A Level). 第二个孩子明年就要去私立中学. 英国的私立学校的学费是全世界有名的昂贵, 男校每年学费在9千镑到1万镑之间, 女校每年学费在8千到9千之间. 这还不包括每年的两次出国旅游的费用. 我第一个孩子这几年, 我都记不清去过几次法国, 西班牙等欧洲大陆国家. 去年去了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和魁北克城. 今年又去北京. 我那孩子只是今年北京这次免了.  我们一边供第一个孩子还要一边为第二个孩子准备学费. 目前已经有了7年私立中学学费的一半.

 

我和我的家庭目前的生活方式, 在英国只有少数家庭能享受到, 比例要少过路上跑的Mercedes-Benz BMW车的比例. 作为第一代移民, 能奋斗到这种地步, 至少要算是成功的. 可是这个成功, 的确是来之不易的. 就我本人来讲, 我的赤手空拳海外打拼经历, 完全是从身无分文开始的.

 

我是公费公派来英国当留学生读博士学位的. 当时国家教委和英国文化委员会 (British Council) 有一个合作项目, 每年有约150人来英国读博士学位. 人员由教委通过国内EPT考试在全国高校中选拔. 我凭实力加运气被选上了. 当时中英双方的协议, 学费由英方British Council负担, 生活费由中方驻英大使馆教育处负责. 博士学位可在四年内完成. 这个项目对中国学生们来说是很优惠的, 有双保险 - 博士学习期间完全不用为学费和生活费操心. 但缺点是当时中国还很穷, 国内工资低, 给出国留学生们的生活费也少得可怜. 当时中国政府给在英留学生们的生活费是每月200英镑. 伦敦地区生活费用高, 多给20, 每月220. 这每月220镑根本就不够一个学生在伦敦生活, 但和当时中国的职工工资水平相比, 却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举例来说, 我出国时已在国内得到硕士学位, 出国后国内还照发我工资, 每月110元人民币, 相当于每月10英镑.

 

本来公派留学生, 不论是公费的还是自费的, 出国前都可在北京语言学院出国留学生管理处按官价用人民币兑换价值为50美元 (也可能是80美元, 现在已记不清了) 的所去国家的现金. 但到我出国那年当我在北京语言学院领到护照, 签证和机票后, 拿着带去的几百元人民币去财务换美元时, 却被告知该项优惠当年已被取消, 一个便士都不能换. 那时侯的人民币可不能和现在的人民币同日而语. 现在人民币走遍天下大家抢着要, 因为谁都知道人民币会升值, 是绝好的投资. 那时的人民币可说是一离开中国就寸步难行, 根本就没人要. 我于是呼把身上所有的人民币从邮局寄给了太太. 彻头彻尾地成了身无分文. 我就这样口袋里一个便士都没有, CA937 (机票是教委买的) 来到了伦敦盖特维克机场. 这就是本文题目的来源.

 

2. 蹉跎岁月 - 穷留学生年代

 

踏上异国国土, 举目无亲且身无分文, 有初到国外时的新鲜好奇, 有对新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但更有对如何在此生存下去的无知和不安. 暂时身无分文还不是很严重的问题, 当天那个航班有数十个象我那样的新留学生, 使馆教育处派了专车来机场接. 把我们拉到教育处的大楼住下. 教育处在伦敦西郊某公园旁边的一条街的51, 中国留学生们都管它叫”51号兵站”. 安顿好以后领了三个月的生活费. 记得给了60镑现钞和一张600英镑的支票.  

(未完待续)

浏览(3658) (0) 评论(25)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白云 留言时间:2007-03-18 18:08:33
你既然是公派出国的,不只你回过服务了没有?如没有,你能对的起自己的良心吗?你并没有赤手空拳在海外打拼.你还有中国政府提供的生活费.如没有回国服务,我觉得你不应太自豪.
回复 | 0
作者:Dream Mr Right 留言时间:2007-03-02 08:12:33
回答加拿大人

迟复为歉. 春节期间从香港飞回伦敦看妻儿, 又回香港, 再马不停蹄地飞到北京. 没有时间来打点这个博克, 回答这里的留言.

我的抱负的大小体现在我所供职的公司, 我做的项目大小和著名程度, 和我在公司所任的职位和所负担的责任. 关于我做的项目, 请看我上面给螺丝钉的回复及<< 身在曹营 心系曹汉 魂归故国>>一文.

我所供职的著名国际咨询公司在全世界有8千专业技术人员. 在英国总部现有5千人. 能进英国总部工作并能生存下来的来自中国大陆的人, 我用一个手的手指能数得过来, 因为我大都认得. 升到主任这一级, 我是第一个, 目前还没有第二个. 我上面还有主管, 我还得努力工作才能升到主管这一级. 目前还没有一个华人能在总部升到主管. 8千专业技术人员中, 只有180个主管.

仅在过去这一年, 从中国大陆来英留学得到博士学位的人, 其他已在英工作的人, 通过各种渠道把简历送到我手里的人不下五个, 想进我们公司. 我在主任位置都能帮他们弄到一个和主管面试的机会. 可没有一个能过面试这一关.

多年在英国生活的经历, 我们一家人已完全融入英国主流社会. 英国是有名的等级社会(Class Society). 我们知道知道什么是Under Class, Lower Class, Middle Class, 和Upper Class. 我本人从身无分文的 Under Class 开始, 经过 Post Doc 这一较低收入的Lower Class 几年. 到了现在这个阶段, 自己和太太有什么样的教育水准(我有PhD, 太太有CS的Master Degree), 做什么样的工作 (我们夫妇都是Professional), 什么样的收入水平, 住在那个区, 什么样的房子, 开什么样的车, 送孩子上什么样的学校, 去什么样的商店买东西, 在那个Class, 自己心里最清楚. 在英国, 17%的孩子们去私立中学受教育. 路上有多大比例的人买新的Mercedes-Benz or BMW, 一看就知道.

英国和欧盟国家, 社会结构是两头小, 中间大. 我们一家在Top 17% 以内, 一点也不夸张. 在这个百分比以内, 是中产阶级中的上层, 一点不过分.

我一个第一代移民, 从身无分文, 举目无亲开始, 取得这样的成绩, 写出来勉励自己, 也和大家分享, 没什么不可. 后来的中国大陆人, 起点都比我高, 只要自己努力, 做得比我出色, 不是难事. 从我身上, 大家应得到鼓励, 而不是受到刺激.
回复 | 0
作者:Dream Mr Right 留言时间:2007-03-02 07:13:37
回答镙丝钉

朋友, 欢迎你并感谢你的留言.
迟复为歉. 春节期间从香港飞回伦敦看妻儿老小, 又回香港, 再马不停蹄的飞到北京. 没有时间来打点这个博克, 回答这里的留言.

你只是看了我这一个贴子. 其实如果你还读过我的其它几个贴子的话, 你会对我的人品得出不同的结论.

我这五年来, 一直在为故国辛勤工作, 为北京的奥运项目做了重大贡献. 从明年开始, 你和你的家人在北京的留影, 背景有很多会是我做的项目. 这些现在已经在全世界成为标致性的项目, 是北京的Landmark. 一年前, 我更是抛下妻儿独自一人从公司总部到香港分部全时做中国的项目. 为此, 我和我的妻儿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我们都默默地承受着. 能做到我这点的人其实不多见.

我在回答另外一个留言时曾这样写道:

“你只看了这一个贴子就对我的人品下如此重大的结论, 是否过于草率了? 你看过了我的其它文章没有? 我相信你看过了我的其它贴子之后一定会改变你的结论. 举几个例子:

在<<身在曹营 心系曹汗 魂归故国>>这个贴子里, 我讲到自己是如何回馈社会的. 为了服务故国, 我这一年多抛下妻儿一人独自来到公司的香港和北京分部, 为故国服务. 有多少人能做到这点? 一个自恋浅薄的人是做不到这点的.

另外, 一个自恋, 浅薄和小资的人有这么会听到<<钢琴协奏曲黄河>>和<<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后会激动不已而流泪, 产生心灵震撼, 魂归故国的情感呢?

在<< 不是同胞, 胜似同胞 – 我的小妹 Lisa>>这个贴子的后记里, 我写下了这样的话语”我一向以为, 我生命中最为珍贵的东西, 不是我银行帐号里的数字, 也不是我的house, 更不是我的Mercedes-Benz. 这些东西, 一旦失去, 我还可以通过努力工作挣钱去买回来. 珍贵的东西, 是那些钱买不到, 一旦失去就永远失去了的东西.” 请问, 这会出自一个自恋, 小资和浅薄的人的笔下吗?”

其实这些才是我的真实面目. 我并非一个追求物质财富的人. 我这里有几个贴子其实只是我的几个小侧面而已.

我不赞同你的夹着尾巴做人的观点. 这个在中国也已经过时. 在欧美大公司做事到一定职位, 必须要有一个大的ego. 否则升不上不去.
回复 | 0
作者:螺丝钉 留言时间:2007-02-20 11:24:31
说来说去,大家都是在为生活打拼。你现在还不敢退休,说明你还有生活的压力(数目不小的房贷,子女的教育费等);你将不得不继续工作二十年,说明你对家庭还有责任,对子女还有爱心。其实,有许许多多和你一样在海外拼搏的人,他们成就与你相当,生活与你相似,他们不敢自满,自傲。为了生活,为了家庭,为了子女,他们都还默默无闻地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因为,每个人其实都只是那个岗位上的一颗螺丝钉而已。

你可以与大家分享你的经历,大家也为你不再身无分文高兴。但是不要忘了,你有今天,除了你的自我努力,你当感谢当年高考的恢复,感谢送你出来的中国国家教委,感谢给你机会让你能安心并情愿做好一颗螺丝钉的一切。因为如果没有这些,你就是再聪明,再能干,你可能今天仍然身无分文......

人生苦短,前面的路还长。不要为自己目前的成绩迷住了双眼,夹着尾巴做人,生活便不会亏待你。
回复 | 0
作者:加拿大人 留言时间:2007-02-20 09:14:07
如果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大学毕业来北美直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的大陆人,多是勤奋努力有远大抱负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毕业后都在做对口专业工作,至今绝大多数都在中层管理位子,而夫妇(我认识的多数夫妇多是国内或北美的同学)现在的年收入基本都在$120,000-200,000 US (or CAD)(因各城市消费水平差异,工资水准不一).不象近期的移民, 融入当地的比较少(或因年纪大, 没这里的学位, 等等原因).

但能不能算'中产阶级', 其实是另有一套定位系统的, 不是光靠年收入来计算的(也许各人理解不同).比个不恰当的例子:中国的那些近年的暴发户亿万富豪,不管他拥有私人飞机或游艇,穿什么名牌,也进不了'上流社会'.
回复 | 0
作者:Dream Mr Right 留言时间:2007-02-20 03:17:53
Reply to gsmg

There are still 20 years to go for me to reach the retirement age. I am still full of energy and am still ambitious. My wife and I both have very good retirement plans with our amployers. In addition to our professional retirement plans, we also get state pension due to our social security contributions, we will have a good retrement life 20 years later.

I started from pennyless in my pocket when I first arrived in England. Now, not many people at my age can enjoy our life style. In the whole of UK, only 17% of kids go to private secondary schools. We have just paid for 7 years of private secondary education for our 1st child who is going to a very good law school in September this year. We will do the same to our 2nd child. We already have saved 1/2 of the money. Our house in western London suburb is worth USD900,000 for which our mortgage balance is only USD380,000.

Hope you do better than us and I will be really happy for you. Do not feel that your ego got hurt if you have not yet done as well. I never feel bad to see others doing better than me. Instead, I feel happy for them.
回复 | 0
作者:Dream Mr Right 留言时间:2007-02-20 02:18:07
Reply to gsmg

Hey, why are you so frustrated about what I have written here ? Did you feel deeply hurt by this article? You do not have any manners and you behave very badly. Your behaviour shows that you are still in the lower class, because people in the upper and the middle classes do not behave like you.

There is no need to be unhappy here. This is my true story and I am only in the middle class. If you have done better than our family, I am happy for you. If you have not yet achieved what I have got, you could soon catch up if you work hard.

How many (%) Chinese couples in the US have a joint annual income of USD200k ? If you have, share your story with us. I believe only a small minority of couples from mainland China get that kind of income.If they work in the academia, both need to be full professors.
回复 | 0
作者:gsmg 留言时间:2007-02-19 09:44:18
stupid! $200,000 USD annual income for a typical middle class chinese family in US is quite normal. You are still "身无分文" now, dude. Can you retire at this point? Stupid, period.
回复 | 0
作者:Dream Mr Right 留言时间:2007-02-15 09:23:08
阿唐朋友,

谢谢你的支持和鼓励. 我会抽时间把本文写完的. 欢迎过来看看.

我完全赞同你的评语.

事实上, 我非但没有吹牛, 反而把我们夫妻俩的收入少说了一点, 来符合我那15万美元年收入一说. 我们夫妻俩的年收入实际上是7万8千英镑, 比15万美元还稍多一点.
回复 | 0
作者:Dream Mr Right 留言时间:2007-02-15 09:13:16
回答加拿大人

我们夫妻俩在英国工作很多年了,积累下来的钱自然比出国时间短一些的朋友要多一些.

另外, 我们的财产大多是房子增值带来的, 不是我们劳动所得. 我们的房子值90万美元但我们只欠银行38万美元贷款. 我们随时可向银行多借10万或8万的.所以, 和你们比起来, 我财务上有更大的自由也显得更富裕一些.我可以买新的奔驰车也可以把两个孩子都送到私利立中学. 但我现在还没有必要向银行多借.靠自己储蓄就够了.
回复 | 0
作者:Dream Mr Right 留言时间:2007-02-15 08:34:25
回答加拿大人

其实在欧洲和加拿大, 社会结构是"两头小, 中间大", 既富人和穷人少, 中产阶层多且庞大. 收入的分布是接近正态分布的. 在这种社会, 中等收入等于中产阶级是正确的.

在其它国家和地区, 如中国大陆, 和我现在工作所在地中国香港特区, 社会结构是金字塔形. 这种社会里收入的分布是扭曲的. 中等收入还是处于社会的下层.中产阶级的人数占社会总人口的比例很低. 中国和香港正是这种情况.

我说过的话, 用在欧洲和加拿大, 甚至美国是没错的. 但不适用于大陆和香港.
回复 | 0
作者:Dream Mr Right 留言时间:2007-02-15 07:09:38
HAHA friend,

If you read another article of mine posted here "我 - 自画像", you will find my explanation of PhD - meaning Permanent head Damage 无可救药了!
回复 | 0
作者:HAHA 留言时间:2007-02-15 06:54:05
HaHa,

"Ph.D." really likes to argue a lot!
回复 | 0
作者:阿唐 留言时间:2007-02-14 23:18:49
我不认为这篇文章中作者有任何吹牛成分,在海外受过高等教育的夫妻两人,年薪15万美元的确非常常见,在湾区这种消费昂贵的地区,可能还要高过这个数字。另外,我也同意作者的说法,对于中产阶级而言,子女的教育费用是一个很大的负担,高过房屋的贷款利息,是非常可能的。

期盼下文!
回复 | 0
作者:加拿大人 留言时间:2007-02-14 13:17:14
其实中等收入不等于中产阶级.我们在加拿大的家庭收入在$150,000 Cad., 远远高于中位收入(60,000-70,000),却过不上你所说的生活.也去过英国,其实物价满高的,不知作者是怎样生活的.
回复 | 0
作者:Dream Mr Right 留言时间:2007-02-14 07:48:20
Reply to abc

I understand what you are saying now. I would say that your intension is to have a go to insult. But I forgive you. Maybe you are deeply unhappy about what I have written here. But unlike you, I did not set out to insult or hurt anyone. I just wrote my true story here to share with people and to encourage people that it is not difficult to achieve what I have achieved.

You do not win friends by behaving like that. If you do not like what I have written here, you are more than welcome to go away.
回复 | 0
作者:abc 留言时间:2007-02-14 05:32:07
Allow me to clarify a couple of things.
I didn't say anythig about your house insurance, I meant HEALTH insurance.
Shrink refers to a clinical psychiatrist or psychologist in the State, what do you call that in the UK?
回复 | 0
作者:Dream Mr Right 留言时间:2007-02-13 21:55:27
abc 朋友,

Don't get angry or excited ! This is a place to get relaxed and friendly.

In the UK, insurance companies do not insure the value of houses. They insure me for repairing and re-building my house if anything happens. My house insurance bill is actually quite reasonable at about 35 pounds per month. That covers unlimited cost for reparing or re-building my house.

Most of the value of a house is with the location of the piece of land on which the house was built. If anything happens to my house, for instance, floods or fire and my house disappears, the piece of land is still there. The insurance company only needs to cover the costs for re-building the same house and the cost of that is much lower than the value of the house.

Therefore, I do not need to insure my house at its market value. And I do not need a good insurance agent to find a good insurance policy.

Hope you are happy now. Be a happy man ! That is the advise I would give you.
回复 | 0
作者:Dream Mr Right 留言时间:2007-02-13 21:38:04
yml朋友,

Please see my response to Iritit.

You live in the US in which except New York, L. A., San Francisco, Boston and Seattle, house prices are relatively low and stable. The house price inflation I have seen in UK in general and in western London suburbs in particular in the last 10 years is not going to happen in many cities in the US. That is why the value of your house seems more affordable and does not increase much over the years.

The high value of my house at approx. 900,000 USD is the result of the housing market growth that only happens in London and New York not even in Paris.
回复 | 0
作者:Dream Mr Right 留言时间:2007-02-13 21:26:05
Iritit 朋友,

I am not showing off here. As I responded to the previous comment, I am just sharing with friends here my own experience starting from pennyness in my pocket for the purpose of encouraging everyone that you can climb up the social ladder to the upper-middle class if you work hard for it.

Your comments on the multiples of a couple's joint income is correct when you start borrowing money from banks which use a multiple of 3-4 times your joint income to decide the amount of money they will lend you. However, in my case, the current value of my house at 450,000 pounds is the result of a phenomenal growth in house prices in the UK in general and in western London suburb in particular. We bought our house in 2001 at a price of 320,000 pounds. After 5 and 1/2 years, the value has grown by more than 1/3. This is still a slow growth by the UK standards in the last 10 years. We bought our 1st house at the rock bottom price in the mid 1990s at 75,000 when the housing market was doing very badly. In 2001, we sold it for 155,000 pounds. The house price more than doubled in 7 years in western London suburb area. We used that money as the 1st down payment for our current house. As such, the size of our mortgage is not large. Currently it is less than around 190,000 pounds, less than 3 times our joint annual income.

Paying off the mortgage is not a big deal for us. Raising the cash to pay for the private high school education of our kids is more challenging, after paying taxes, mortgages and maintaining the cars etc.

I hope that you are satisfied with my response.
回复 | 0
作者:Dream Mr Right 留言时间:2007-02-13 21:05:05
harehills 朋友,

我没有半点误导别人. 我在我的Blog里写的文章没半句假话, 因为实在无此必要. 如我在文中所写, 在英美象我这样有博士学位的华人, 一家两口子税前年收入达到10万-15万美元或6万-8万英镑是很平常的事, 根本没必要写在报纸上.英国人是否羡慕你, 他们只要看你住在哪里, 送孩子们到哪个学校上学, 开什么车就够了. 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是要与大家分享我的海外打拼过程, 以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在海外只要努力, 奋斗到中上水平是不难的, 如此而已, 别无它意.
回复 | 0
作者:abc 留言时间:2007-02-13 16:15:28
What a self-important jerk!
Call your insurance agent, find a good shrink if covered.
回复 | 0
作者:yml 留言时间:2007-02-13 13:43:39
Agree with the upstairs.
We earn $150,000 each year (before tax), but our house is only $300,000.
回复 | 0
作者:Iritit 留言时间:2007-02-13 13:13:56
I just don't know how you can pay off ur morgage with you 75 grant. Normally your hourse should not exceed 3.5-4 time of your annual income. And this is only you and your wife. Nothing worth to show off.
回复 | 0
作者:harehills 留言时间:2007-02-13 13:03:43
放屁.不要误导别人.如果你过得这么好,为何不把你这篇文章登在英国的大小报上,让羡慕你的英国人看看呢.
回复 | 0
我的名片
Dream Mr Right
来自: 英国和中国
注册日期: 2007-01-12
访问总量: 29,443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朋友, 欢迎你!
最新发布
· 从身无分文开始 – 我的赤手空拳
· 骨肉亲情 需共同生活
· 身在曹营 心系曹汉 魂归故国
· 不是同胞, 胜似同胞
· 中国还不具备出现世界一流大学的
· 北大数学院士更象是文革斗士
· Why Perelman should learn from
分类目录
【海外生活】
· 从身无分文开始 – 我的赤手空拳
· 骨肉亲情 需共同生活
【有感而发】
· 中国还不具备出现世界一流大学的
· 北大数学院士更象是文革斗士
· Why Perelman should learn from
· 丁伟岳文革思维方式不改
· 公平的美国人为丘先生抱不平, 丑
【我 About Me】
· 身在曹营 心系曹汉 魂归故国
· 不是同胞, 胜似同胞
存档目录
2007-02-04 - 2007-02-12
2007-01-13 - 2007-01-28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