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不少样板戏和老电影,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文艺作品中不少反面典型姓钱,比如《海港》中的钱守维,《青松岭》中的钱广等,其他的也多与钱有关系,像秦富,张金发等等。就连《金光大道》和《艳阳天》的作者梁金广,大概也嫌名字俗气,起了一个正气凛然的笔名叫浩然。这大概跟当时的政治气候有关,那时不是提倡“越穷越光荣”吗?任何跟钱有关的字眼都是被仇视的,包括钱这个姓氏,钱姓的富人倒也罢了,穷人真是躺着也中枪啊。 印象很深的一幕是在电影《金光大道》中,正面人物朱铁汉要铲除村口影壁上 “发家致富”的标语,反面人物村长张金发反对,两人一场激烈的言辞交锋。张金发的话今天看来就是金科玉律,但最后彪悍的朱铁汉抡起铁锨,无情地铲掉了“发家致富”。未出十年,这几个字又成了全中国家喻户晓的口号。拨乱反正也好,反复无常也罢,在中国,历史变化就是这么快。 印象中跟钱有关的趣事还有一件。小的时候,我姐姐的语文课本有这么一篇课文。说的是北京有一个小学生,英文很好,政治觉悟也很高,经常被选为陪外宾参观的翻译。一次,在给外宾翻译时,遇到了“Money”这个词,她拒绝翻译,因为红小兵不爱钱 (大意)。校方不仅不认为她失礼,还隆重表扬了她。 扯远了。跳出政治的樊篱,从历史上看,钱姓可谓源远流长,人才辈出。百家姓的编者据说就姓钱,因为宋朝赵是国姓,理所当然排第一,所以他就把自己的姓排第二位,于是有了“赵钱孙李,周武郑王”。如果这个传说是真的,我合理地怀疑编者的姥姥家姓孙,岳父家姓李,姑姑家姓周,姨家姓武,姐姐家姓郑,妹妹家姓王,不一而足。而他的儿女亲家肯定姓言和福,百家姓的最后两个姓,因为亲家虽是秦晋之好,却又往往是互相看不起的。想想宋朝虽然赵家什么都排第一,但之后的排名还是自由的,至少没有中宣部和网管的审查。要是放在今天编百家姓,他敢说“胡钱孙李,周武郑王”吗?至少中宣部这一关就通不过,因为中宣部有标准排名:“胡吴温贾,习李贺周”是前八姓,以后按姓氏笔划排序。 扯更远了。历史上江浙一带就是科举重镇,而作为江浙大姓的钱姓,也出了不少状元。到了近现代,由于重视科学和教育,思想又比较开明,钱姓人家在中国的政治,人文,科技,教育等多领域人才涌现呈井喷之势。著名的钱姓政治人物有大陆的钱其琛,钱正英,台湾的钱复。人文领域有钱玄同,钱穆,钱钟书。科技界大陆有著名的“三钱”:钱学森,钱三强(钱玄同之子),钱伟长(钱穆的侄子);美国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钱永健,及其兄钱永佑(钱氏兄弟是钱学森的堂侄),钱复的弟弟钱煦,是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医学院,及人文艺术学院的四科院士,在美国科技界可谓风光无两。而这些精英又往往出自同一或相关的家庭,反映钱家家庭教育有独到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