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的“四大思维习惯”(123) 出国久了,经常接触老外,自己不知不觉,从里到外,也成了“半个”老外了。 早晨一咕噜爬起来,自忖到,不对呀,咱中国的“本”,都哪里去了?思前想后, 发觉中国人,仅就思维习惯来说,确是跟外国人有许多不同的。按照国民的爱用数 字习惯,如“四大发明”,“四大自由”等, 我就叫他“四大思维”(注意,版权 所有)好了。 从哲学和认识论的角度,我提出过中国人是一个“感性民族”。 感性的人,其实有很多好处。没有贬义地说,许多女同胞,都是非常“感性化”的 (我还注意到,越漂亮的女孩,越“感性化”- 如果不算喜怒无常的话),当然还有 孩子们。也许对女子和孩子来说,感性化是个优点,不是缺点。如她们,善良简单, 乐于助人,热爱小动物,感情丰富,脆弱多情,喜怒哀乐溢于言表 - 不象男人那样 老谋深算两面三刀阴险毒辣。她们的世界,就是迪斯尼乐园的世界,就是七个小矮 人的世界,就是“爱莉斯在游乐园”的世界 - 那时多么纯真美好,如蓝天上白云自 然飞翔一样的世界(在陈光诚在医院流泪时,我对他有似乎同样的感觉)。但涉及到 一个群体上,一个民族的认识能力,思维成熟,的发展史上,就是两码事了。 中国虽说有五千年的历史,但有四千八百年以上,是没有跟任何“西方”的文化交 流过的。也就是说,中国人听到“科学”,“民主”的词,还没有二百年的历史。 加上本身自身的傲慢,虽然世界上百分之95以上的国家,都进入到“普世价值”的 世界了,到了今天,中国大地仍然没有真正的科学与民主。也可以说,中国,在现 代世界的人眼里,还刚刚发展到现代社会的“baby”阶段(不用理会有老外说,中国 的政治还是“石器时代”的话)。我们都爱国,是因为baby的可爱不? 爱baby,就希望他干净,健康的成长,就要帮助他作清洁工作。所以,我总结了中 国人四种特有的思维习惯,叫他“四大思维习惯“: 1忍 2见好就收 3难得糊涂 4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这“四大思维习惯”的特点,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来判断事理,没有理性的根据。 1忍 忍,是在自己处在不情愿的时候,不表现出来。忍,是对自己感觉的一种遏制。如 果解释“忍”为耐心,则“忍”还有可取之处。但在中国人的概念中,忍,是不去 追求或想明白,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而是单纯地从自己的感觉上遵守这一意识, 并将其作为行动的指南。 举个简单的与外国人作邻居产生纠纷的例子。当一个中国家庭在自己的后院种菜时, 芽刚出来,邻居找上门了。告诉你按照镇上的规定,你不得在自己的院子里种菜。 你和颜悦色的说,我会遵守这个制度,但你心里想的的是等菜收获后再拆。过了二 个月,邻居又找上门了,说,如果你不拆掉菜园,就要被起诉。你心里想,我已经 一直友好忍让着,你们还得寸进尺了,吓唬谁呀?再说再有二个月,我的菜就能吃 了。又一个月过去了,眼看自己的菜成熟在望,你接到了法院的传票,不得不去法 院申诉。申诉结果,当然是你全错,法院判你按期拆掉并罚款。结果是既丢了菜园, 又遭受损失,还得罪了邻居,不得不考虑卖房搬家,因为自觉在邻居眼里很丢人。 凡是忍,都是有限度的,不可能一味忍下去。强忍自己的结果,就是感觉的爆发, 走极端。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是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而外国人的 文化不同,他们并不懂,或懂但不欣赏和按照,中国文化的方式办事。我们经常听 到这种抱怨的声音,“XX不给中国人面子”,“XX得寸进尺”。这种愚蠢的语言, 足以证明了自己知识的狭隘,自己不懂自己所处的中国文化的“庐山真面目”。 与中国文化不同的主流西方文化,从根本上看是“理性”为主。无论办什么事,都 以章法行事。他们没有从思维概念高度,或信仰的根本上,所谓“知行”分裂的问 题。中国人认为“知行统一”,是一件如何了不起的事。在西方人听来,“知行统 一”,如同说“吃饭消化统一”一样。这就是“感性文化”与“理性文化”的区别。 黑格尔在谈他的历史观时,讲过这样的观点:一个人的心智发展,从孩童时代到成 人的过程;一个民族的思维成熟历史,从单一到复杂,从茹毛饮血到现代文明;整 个人类文明作为其先导的哲学思辩的发展史,从简单的提问“什么是世界的本质”, 到认识到世界本质的多样化复杂结构 - 都有一个相同的过程。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忍”的感念的重要位置,无疑为中华民族尚处在思维成熟过程 中的“感性阶段”,提供了无庸置疑的证据。 2见好就收 什么叫“见好就收”?就是占了点便宜赶快跑吧。犹如炒股票,有钱赚了,赶紧卖 掉。这种思维方式的一个背景就是,所作得事情,自己是不清楚其根本是怎样的。 也就是说,此事本身就是冒险。正犹如作“短线”的这种炒股票方法,从来不可能 有大的收益(巴菲特从来不“炒”股票,而是根据自己的投资理念)。作任何事情, 如果没有对此事的本质认识,仅凭感觉行事,本身就怀有“瞎猫想撞上死耗子”的 侥幸心理,就可能有危险。 “六四”,是一个代表性的例子。海外的民运人士胡平,对六四经验教训作的总结, 得出了,学生没有“见好就收”,是造成了这场悲剧的主要原因。民运的理论人物 都是如此认识,可见中国人凭感觉思维的简单逻辑,实在有很大的市场。 感觉是变换莫测的,而且因人而异。根本不可能作为一个普遍的,政治活动中,行 动的准则。对一个人是这样,对一个集体也是这样。如果以此为行为依据,对一个 人的潜在危害,还是小的。比较起对一个集体的政治策略的制定,仅凭借感觉,则 会造成极大的错误,如六四。 “见好就收”想法的本质问题,是不去或不懂,探究事物的本质原因,不会使用分 析的方法。一句话,不知道理性的重要,也认识不到此种思维的“感性根基”。感 性是人的本能。“见好就收”,如同“忍”一样,是一种“盲目的”对人本能的 “克制”。任何仅依赖自我感觉的行为,都是动物最初级的本能,而不是“人”所 应该奉行的。人是“理智”的动物。思维成熟的人,必须是理性化的人。也就是对 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利用人类思维文明发展的成果,用分析方法,逻辑,事实等的 综合运用,来得出自己行为的指南。 我只希望国民通过对六四的总结,不仅找出“失鱼”的原因,而且从思维方法的更 高层次,认识到如何打“渔”的方法。从“鱼”的损失,到改进“渔”的方法,不 是一件容易的事。通常没有“数条鱼”损失的代价,人们一般不可能认识到改进 “渔”的方法。感性的多次重复,才使人类认识到理性的重要,这就是所谓“量变 到质变”的过程。 黑格尔的看法是对的:一个人心智走向成熟的过程,就是一个集体的认识水平逐渐 深化的过程,也就是整个人类文明的思维水平提高的过程。中国人历史上所处的 “感性思维的认识阶段”,不过是整个人类思维文明历史中的一个缩影。越过这个 人的本能“感性认识的坎”,理性认识阶段就到来了。 中国国民的理性认识的出现,会对整个中国社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