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兒點評:人類不斷地製造「垃圾」,可以說「垃圾」無處不在。「垃圾」是人類巨大消費之後的產物,它也為人類創造了數不清的就業崗位——「垃圾」工!
雖然吃「垃圾」並非一項新的人類發明,但是其存在巨大的潛在社會價值。
通常只見到無家可歸的乞丐們在極度飢餓時會吃垃圾。在加拿大,現在有人突發奇想可以暫時遁出自己的富足的生活慣例,開始嘗試吃「垃圾」。因為吃「垃圾」既可以減少浪費,又能有效地增加其回收率。這真是兩全齊美的事!從這吃「垃圾」的立意出發,如果各國政府立法,用少量納稅人的錢來獎勵吃「垃圾」的人(獎金以被吃「垃圾」重量的公斤/磅為獎勵單位),必定為人類帶來極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1. 擴大食物的來源,減少食物的浪費。
2. 有效地減少人類的「垃圾」排放量。
3. 迅速合理合法為無家可歸的乞丐們創造免稅的經濟來源,將丐幫轉正為吃「垃圾」的生力軍。建立無傳統乞丐的樣板城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來源:星島日報 2014-04-27
加人浪費食物嚴重 導演體驗吃垃圾
食物浪費的情況在已發展國家日趨嚴重,有調查指出加國有一半被拋棄的食物,都是來自民居。兩個加國導演為了探討食物浪費現象,決定半年內不買食物,倚賴被拋棄的食物過活,並把經歷拍成紀錄片,紀錄片星期日在加拿大國際紀錄影片展(Hot Docs)首映。
鮑德溫(Grant Baldwin)及女友Jenny Rustemeyer得悉,加國每年每戶所拋棄的食物價值逾千元,遂決定展開一個半年內不買食物、只吃被拋棄食物的實驗,他們並且把經歷拍攝成《Just Eat it: A Food Waste Story》。
導演親身體驗吃「垃圾」
最初Jenny只願意與鮑德溫試行30天,30天後,她發覺吃被拋棄食物也能過得挺好的,於是答應繼續參與。鮑德溫表示,當他們向朋友提及實驗時,朋友都以為他們要在餐廳後巷找食物,或要吃別人碟子上剩餘的不潔食物。
後來,鮑德溫在燒烤活動中帶來了一些朱古力,朋友才發覺有些被拋棄食物仍可食用,只是它們因某些原因不能在超市發售。
實驗期間,他們發現一些高級朱古力,因標籤沒列明法國而被扔掉,也發現一個如泳池般大的垃圾箱裝滿仍可食用的鷹嘴豆泥(hummus)。
實驗結束後,他們點算過去半年只付出不多於200元,就能救回逾2,000元的食物。實驗的第四個月,鮑德溫的體重已上升10磅,原因是他經常吃加工食物,同時為了不想浪費而刻意填飽肚子。他們建議,如果想減少食物浪費,可把食物儲存於冰箱,到超市購物前先檢查雪櫃和廚房,並列出購物清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