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藤儿的博客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https://blog.creaders.net/u/6502/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范儿1186—美国移民(续五):恒心与自律是成功人生的永恒的原动力 2016-06-19 12:19:33

藤儿点评:海外华人,路在何方?美国华人家庭的中位平均年收入成了海外华人成功与否的关键风向标!

华人教育程度高,收入却不如印度裔。原因:难道华人在美国升职/创业双双遭遇玻璃天花板?

美国华裔的家庭中位平均年收入始终不如人意,不能怪别人,只能怪自己!

华人在美国大学注册的留学生人数最多,即使持续下去,看来也无力拉动未来美国华人的家庭收入。

美国华人总体受教育程度已经明显高于美国总体水准,但是它显然没有导向美元现金流向华人的腰包。

美国 人口普查局公布数字显示仅仅来自中国的移民迅速增加到2013年的约435万。反证华人占据高薪职位有限。

美国华人拥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比例远高于美国总体九分之一的水平,反证了华人高学历低就业、低薪水的现实。

......

在此,藤儿自曝家丑,希望为美国华人家庭抛砖引玉。

理念:前代强不如后代强!3岁看大,7岁看老,这是真的!

养育孩子,言传身教,一定要上心。

在3岁之前这个时期,儿童依靠他/她自己的天性,无意识地感受周围环境中那些既简单又复杂的东西,吸收消化融入心智以快速适应生活环境。各种不同的文化信仰的民族后代,3岁儿童无需上学识字就能将一口流利的母语就是最好的例证。因为幼儿在3岁之前具有以闪电般的速度学习语言的能力。

在3岁之后7岁之前的这个时期,儿童凭着他/她在3岁之前获得的些微生活经验,开始有意识地发展和完善自己的各种能力,特别是学习能力(包括学习怎样生活)。言下之意就是,父母该为孩子积极地提供各种适合的有益孩子身心健康的活动,比如创造一个孩子可以接触和学习第二语言的家庭环境(这也是孕育良好亲子关系和带领自己的家人融入地球村文化氛围的捷径)。这个时期是激发孩子自主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有的因拔苗助长,适得其反)。

虽然各种育儿理论都离不开长篇大论,藤儿点到为止。

我的孩子现在是美国政府承认的正式美国MD。家庭收入已经是下文中提到的美国最富裕的印度裔2013年家庭中位平均年收入超10万美元的五倍。将来还有望继续增长......

超越美国最富裕的印度裔不是不可能!不过,要想整个美国华裔群体一举超过美国最富裕的印度裔2013年家庭中位平均年收入10万美元水平,还需要美国华人的共同努力!

藤儿之前的博文提到过,无论你现在身居何处,你孩子上不上学请不请家教,或者上什么学校请什么家教都不重要。关键是你的孩子要具有适应环境,有效利用眼下十分有限的学习资源的能力。

记住,超越印度裔,不需要什么神器!只要现在开始发力,下一代美国华人就可以向全世界理直气壮地用美国式英语大声地说出来:“Yes,We can!”

......

恒心与自律训练(10/10):

http://bookstore.trafford.com/Products/CategoryCenter/LAN!009/Linguistics-General.aspx

---------------------------------------------------------------------------
来源:vision times 2016-06-19

海外华人不如印度人混得好 原因是这样

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到处可见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不同面孔。而在美国硅谷有个段子,讲的是“集成电路(integrate circuit)”的英文缩写IC,代表着印度(India)与中国(China)两个国家的英文首字母,有人用它来形容硅谷的现状:1/2的工程师来自亚洲,中国丶印度各占一半。不过,人数上的接近却掩盖不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两者在成就上的差距。

  海外华人真的不如印度人混得好?对于这个问题,有海外中文网特意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对比,看看印度人(裔)和海外的华人群体比起来,究竟有哪些优势。

  文章称,当我们为华人企业家在硅谷站稳脚跟而欢欣鼓舞时,Google CEO 桑达尔皮查伊丶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丶Adobe公司总裁山塔努纳拉延等一大票印度(印度裔)高管已经在科技界呼风唤雨。

20160615165133725_small.jpg

Google CEO桑达尔皮查伊(网络图片)

类似的情形也发生在政界。当我们还在为谭耕成为首位具有中国大陆移民背景的加拿大联邦议员而激动不已时,印度裔部长已悄悄占据了加拿大内阁中的4席,书写了新的纪录。


  华人的勤劳和聪明有目共睹,然而在很多西方国家的舞台上,印度裔却经常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当不少海外华人仍在抱怨不能融入主流社会时,印度裔却已默默开花结果丶四处蔓延。

  美国印度裔人和海外华人相比,有哪些优势呢?文章总结如下:

  语言有优势

  看过美剧《生活大爆炸》的人,想必都对主角之一—印度人Rajesh Koothrappali那一口地道的“印度式”英语发音印象深刻,并且常常以此吐槽。

  但不知您是否注意到,无论Raj的口音多么奇特,在和他的美国朋友沟通交流时,从来没有出现过对方理解错误的情况。

20160616171338612_small.jpg

印度人说英语时总是充满自信,中国人却普遍不敢张嘴。(网络图片)

  英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从小到大都接受英语教学,听说读写自然不存在障碍,这是印度人(裔)融入西方社会的一大优势。

  不过更重要的是,印度人说英语时总是充满自信丶声音洪亮。虽然他们“吧啦吧啦”的发音总是被嘲笑,人家自己全不介意——“听不懂?那是你的听力问题,不怪我的发音。”

  文章作者认为,这是一种可贵的精神,毕竟,沟通是融入的一大前提。不敢张嘴丶不敢表达,即使发音再标准也没用。

  这一点尤其值得海外华人注意。一直以来,我们都过于“内秀”了,很多想法没有得到很好的表达。试想,如果你连主动沟通的意愿都没有,老板如何敢把重任委托给你?投资人又如何敢为你的企业下注?你所在社区的居民们,又怎么可能在选举时投你一票?

  适应能力强

  讲一个小故事来说明这个问题。

  硅谷一家公司招了三名实习生,分别是中国人丶美国人和印度人。美国实习生做事只求完成就好,一到下班立刻走人;中国实习生干活最多,但不爱说话;印度实习生做的没中国实习生多,但也不差,而且最爱提问,善于表达自己。

20160618135534704_small.png

印度人比中国人适应能力更强,在美国职场更容易取胜。(网络图片)

  最后的实习评价是,学到东西最多的是中国实习生,但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丶让大家都记住的,却是印度实习生。

  这说明,印度裔的思维方式更西化丶适应能力更强,能够迅速融入不同的环境。

  文章作者觉得,其实,海外华人想做到这一点也不难,有两个方面要格外注意:

  一是要注意沟通时的技巧。最基本的是面带微笑丶多寒暄丶互致问候,在交流中多肯定对方,同时也表扬自己,不要太自谦,更不要抱怨;

  二是别被面子牵着走,该拒绝就拒绝。有的华人特别任劳任怨,集体主义精神爆棚,无论是不是自己份内的,碍于情面都会接受,慢慢成了其他同事的“使唤丫头”,这样就会在职场中处于很被动的位置。

  “扎根”意愿强

  印度裔的家族观念很浓,故土意识反而却没那么强,似乎也很少听说印度人“回流”的情况。

  有人说,这是因为印度太穷,实在是“心无可恋”,或者说无路可退。

  事实并不尽然。有不少移居海外的印度裔,在故乡的生活并不差,甚至还能养得起仆人。或许在他们的观念里,“此心安处,即是故乡”;只要来了这个国家,就把这里当作故乡来建设丶当作故乡来“爱”,并以这个国家为傲。

  反观海外华人群体,似乎意识里总为自己留了一招“后手”;万一混得不好,至少还有“落叶归根”这条路可走。

  也许,就是在有意无意间,受了这种想法的影响,做事情难以百分之百投入丶对于融入的意愿总也达不到强烈的程度。时间长了,同样是作为少数族裔的两个群体,在定居国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的差距就这样慢慢出现了。

  有人总认为,海外华人难以真正融入定居国的主流社会,或许,抱有这种想法的人,应该好好看看印度裔这个例子。

  作者在文章最后写到,当然,并不是说海外华人处处都比不上印度裔,只是在很多方面,他们做得确实更加出色。

  可能看到这里,仍然有人心里“不服”,不想承认印度裔在某些方面更胜一筹的现实。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与其嘴上嚷嚷着“不服”,不如想想如何“化不服为动力”,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努力前进赶超对手。用事实证明自己的优秀,这才是海外华人应该为之奋斗的目标。   


浏览(8481) (1) 评论(0)
发表评论
我的名片
藤儿
注册日期: 2012-07-16
访问总量: 1,713,594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学粤语迷思
最新发布
· 范儿1258—「The Holy Grail」2:
· 范儿1257—「川普」33:恒心与自
· 范儿1256—「同性婚姻」2:恒心与
· 范儿1255—「认同感」:恒心与自
· 范儿1254—「撸串」:恒心与自律
· 范儿1253—MILF(续一):恒心与
· 范儿1252—拉屎(美女)3:恒心与
友好链接
· 海云:海上的云
· 白凡:白凡的博客
· 2cents:2cents博客
· 德孤:德孤的小岛
· 郁香茶:郁香茶
· gugeren:gugeren的博客
· `嘻嘻:`嘻嘻的博客
· 博雅学会:加拿大博雅教育学会
· 郭静尘:郭静尘的博客
· 小樵:小樵的博客
分类目录
【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 范儿1258—「The Holy Grail」2:
· 范儿1257—「川普」33:恒心与自
· 范儿1256—「同性婚姻」2:恒心与
· 范儿1255—「认同感」:恒心与自
· 范儿1254—「撸串」:恒心与自律
· 范儿1253—MILF(续一):恒心与
· 范儿1252—拉屎(美女)3:恒心与
· 范儿1251—Air Miles骗术:恒心与
· 范儿1250—飞笼117(歼-15):恒
· 范儿1249—马云「成功」14:恒心
存档目录
2016-08-01 - 2016-08-07
2016-07-01 - 2016-07-31
2016-06-01 - 2016-06-30
2016-05-01 - 2016-05-31
2016-04-02 - 2016-04-30
2016-03-01 - 2016-03-20
2016-02-01 - 2016-02-29
2016-01-01 - 2016-01-31
2015-12-01 - 2015-12-31
2015-11-01 - 2015-11-30
2015-10-01 - 2015-10-31
2015-09-01 - 2015-09-30
2015-08-01 - 2015-08-30
2015-07-01 - 2015-07-30
2015-06-02 - 2015-06-30
2015-05-03 - 2015-05-31
2015-04-01 - 2015-04-30
2015-03-01 - 2015-03-31
2015-02-01 - 2015-02-28
2015-01-01 - 2015-01-31
2014-12-01 - 2014-12-30
2014-11-01 - 2014-11-30
2014-10-02 - 2014-10-31
2014-09-02 - 2014-09-30
2014-08-02 - 2014-08-31
2014-07-01 - 2014-07-31
2014-06-03 - 2014-06-29
2014-05-03 - 2014-05-25
2014-04-02 - 2014-04-29
2014-03-02 - 2014-03-31
2014-02-02 - 2014-02-27
2014-01-01 - 2014-01-31
2013-12-01 - 2013-12-31
2013-11-01 - 2013-11-30
2013-10-03 - 2013-10-31
2013-09-01 - 2013-09-29
2013-08-05 - 2013-08-31
2013-07-01 - 2013-07-31
2013-06-02 - 2013-06-30
2013-05-01 - 2013-05-31
2013-04-02 - 2013-04-30
2013-03-02 - 2013-03-10
2013-02-01 - 2013-02-28
2013-01-01 - 2013-01-31
2012-12-01 - 2012-12-31
2012-11-01 - 2012-11-30
2012-10-03 - 2012-10-31
2012-07-17 - 2012-07-17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