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1 9 经济学,我们不陌生,却也浩繁,概念,定律,算法,外人几乎看不懂,但是,似乎我们忽略了描述经济过程的前提条件:它存在于有限且开放系统环境下。 为什么这么讲?我在前不久,突然意识到经济学所描述的原型是一种有限的存在,并且,一直处于动态的平衡过程中,失衡会引发连锁反应,我们也因此经历了数次经济危机,而且,至今为止,没有一个理论可以完美地解释诸经济危机,更多的是描述,也无法有效地预警。 这一切之一切均由需求而起。 经济学,在这里,确切地讲应是经济过程,是建立在耗散结构中的,但是,当我试图把‘耗散结构’的概念与经济学做关联时能读到文章甚少。 我们从一个极端谈起:无欲则刚,这个词有很多正面的理解,我们换一个角度,但仍是可以接受的角度,我们无法与死人讨价还价,因为人家无所欲,同样语境,你所欲,而人不欲,你一点办法都没有,唯设欲交换。 坐下来,仔细地想一想,迄今为止,我们所有的行为与目的都是围绕我们的欲望的,即使那些我们认为最为高尚的行为,如,为人民服务、追求真理,这是一种需求,贩卖真理,打着追求真理的幌子骗吃骗喝的人也不少见,有时甚至还成了社会的主流,清心寡欲,无欲,恐怕没有几个人可以做得到。 既然无可避免,那就面对它,理解它,使之变得有效而可控。 我们所有的行为均以需求为目标,与需求相对应的是供给,需求与供给的关系有几个不同的层面: 1、 供给(S)----需求(D),S----D,对应为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 2、 单一供给----多方需求,S----{Dj},其中:Dj=1…m,对应于垄断的经济模式; 3、 多方供给----多方需求,{Si}----{Dj}其中:i=1…n,j=1…m,对应于更为普遍的社会经济状态。 其中,{Si}与{Dj}被解读为供给集与需求集,集合内之各元素离散的却也相关联,其关联性体现在集合增长的速读上,对应现实经济过程可以解读为产业链与需求增长。 一般表达式为:{Si}----{Dj},其中,i=j=1时,对应为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i=1,j=1…m,时对应于垄断的经济模式。 符号说明:耗散结构,DS(Dissipative Structure);需求,D(Demand);供给,S(Supply)。这样的结论,早以为人所知,没有什么意外的,更没有什么新的观点,但,它似乎少了些什么,少了什么?少了中间过程,需求是如何被满足的。 然而,把这个表达式放在有限而开放的系统中来重新解读时,供给与需求问题就变得有趣了。 ‘有限而开放的系统’,也即:耗散结构,在这个系统结构下得以稳定出现的事物一定是以某种平衡为前提条件的,开放系统中系统的熵是趋增的,存在即有限,‘有限’则意味着选择与交换,为了维持某种平衡,系统需要持续地输入负熵,持续地输入负熵系统的平衡才得以维系,比如:供给,为了满足需求,供给就等价于负熵的输入,需求的平衡就是需要持续地供给来满足的;负熵,可以是资源、可以是资本,负熵的节省意味着效率的提高,意味着利润。 一般而言,需求,是需要持续地供给来维持的,这一点很好理解,而持续地供给,用耗散结构的观点来解读就是持续地输入负熵,这个负熵就是系统的成本。 现在,耗散结构下解读供给与需求就变得开始有趣了。 旧的理论描述,S----D,供给直接对应需求,被解读为‘劳动创造价值’,没有中间过程,缺失的是成本的形成过程;在耗散结构中,缺省的环节显现出来了:DS—S与DS—D,即:离散的供给与离散的需求,在耗散结构的角度下,供给与需求的一般表达式应为: {Si}----{DS-S & DS-D}----{Dj},i=1、、、n;j=1、、、m。 i=j=1时为子给自足的经济模式;i=1,j>1时,为垄断供给;i>1,j=1时,为垄断需求;i>1,j>1时,为一般经济模式。 垄断供给(i=1,j>1),垄断需求(i>1,j=1),以及一般经济模式(i>1,j>1),维持需求的成本构成,DS—S与DS—D,是不同的,而作为制度,它的进化方向,或者说是选择,是效率,在需求的前提下,系统结构将向演化效率更高的方向进化。 如,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竞争,1945年之后,全球曾出现过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国家,最多时曾有28个国家,现在呢?满目苍夷,兄弟不足四人,除了三胖像点样子外,其他的都是歪瓜裂枣了,为什么?这是系统效率的选择。 i>1,j=1时,为垄断需求,似乎多了一种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好像不曾出现过:垄断需求,i>1,j=1,怎么会出现这样的经济过程呢?多供给而需求唯一?这是一个非常昂贵的需求啊!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奴隶制度、特供,还有,一党制。 在表达式:{Si}---- {DS-S & DS-D}----{Dj},从{Si}到{Dj}是有成本的,{DS-S}及{DS-D},通常是以商业流通为过程的,一般而言,{DS-S}为商业过程中的汇总成本,{DS-D}为销售过程中的发散成本,这只是通常而言,事实上,在{DS-S}及{DS-D}中,以不同的分配法则,还包含了其他的分配结构,如:武装掠夺,产权,阶级等级,或者,人权。 武装掠夺通常在战争之后,是间发性的,在现代的国际环境下已经很难再现了;按等级满足需求,历史上大部分时间里一贯如此,但是却是趋弱的,因为它与‘约束条件下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原则是抵触的,历史进步的趋势是效率,高效的制度结构将在制度竞争中胜出,所以,按等级分配是封建制度的历史残余。 顺便提一句,在我国早期时间,曾实行过供给制,它本质上也同属等级分配制度,只是一中不精确的等级分配制度,凡按等级分配的制度,都是低效的,而且带有明显的强制性,因此也是不公平的。 有史以来,我们只有三种经济分配制度:产权,等级(权力)与其杂交体,前者不用多说什么了,在等级制度下,他们却有一个美丽的远景:按‘人权分配’,不过,很可惜,一直兑现不了,只好退而求其次:按人的权力来分配,在小范围内实现共产制,顶端的被称为‘特供’,中端的是干部的级别配给,末端的是权力欺压,权力之外,剩点啥,你就拿点啥,别挑剔,也更别反抗,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反抗就将被压倒,你还别不服,不信的话,你到王府井的街边去举牌,3分钟,哪怕那是一块纯白色的牌子! ----我赌¥10万。 言归正传,一般而言,{DS-S}及{DS-D}是商业过程,两个过程是相逆的,{DS-S}是商业的汇总过程,而{DS-D}商业的发售过程。 研究{DS-S}过程,你可以看到,生产、批发,研究{DS-D}过程,我们将读到商业的营销手段。 从宏观角度理解这个表达式,Σ{Si}----Σ{DS-S & DS-D}----Σ{Dj},则把我们的视野引入到了宏观经济学的领域中,总供给,Σ{Si},与总需求,Σ{Dj},以及如何组织经济过程, Σ{DS-S & DS-D},在资本主义是法律约束下的自由贸易,专权国家通常为权力体系下的等级分配制度,如:计划经济。 这通常是在国家层面的问题,如何提高Σ{DS-S & DS-D}的效率,如何防止经济衰退,如果,执行的政策是导致经济衰退的,那么,就该考虑下一个人选了,比如,更换执政党。 在{Si}----{DS-S & DS-D}----{Dj}下,有几个有趣的经济模式。 i=j=1,自给自足,它的{DS-S & DS-D}成本是所有模式中最为低廉的; i=1, j>1供给端垄断,它会在两个条件下呈现:新产品乍现与传统意义上的垄断; i>1,j>1,这是大多数情况下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离散地供给,离散地需求,但是,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下会有不同的社会过程,一般而言,民主制度下,体现为商业竞争,专权制度下体现为等级分配与不平等的经济压迫,前者的社会成本远低于后者,因此,前者的效率也会远高于后者,历史进化的方向是更高的效率体系,用经济学的语言描述就是‘约束条件下利益最大化’,哪一种制度将胜出,是不言自明的。 DS-S与DS-D是两个相逆的过程,一个是汇总,一个是发散,它们都构成了系统的成本,农家乐与自采摘果园模式把这两个过程冲抵了,因此,这个模式的运营成本非常低,是一个合理的进化。 同理,还有滴滴打的的平台,它同样是冲抵了汇总与发散的成本,使供给与需求瞬间匹配。 反例是小黄车ofo。 上述过程有一个共同的结构,离散的供给与离散的需求自动匹配,以更低的成本完成DS-S与DS-D过程,使得{Dj}瞬间被满足,结构趋于S---D,自给自足。 小黄车,败在名字上:‘黄’,joke!它死于资本的贪婪,估值高而门槛低,介入的资本都想拼资金上产量,试图按倒对手,而忽略了系统的上限,及产品的道德空间,最后的结果是大家一起死,不过,竞争之后,会沉淀下来几家,而盈利则需时日了,竞争过程中的资金成本太高了,需要时间消化。 多年来,电商老板屡居财富榜首,背后的道理似乎是,电商的效率,它以更低的成本匹配了供给与需求,因此,他们的财富可以从电商节省的总成本来理解,他们是从节省的成本中取得的回馈。 一般而言的社会进程是在某项需求下,产品的供给从垄断开始,到竞争饱和,需求旺盛时,利润趋增,引来新的竞争者,供给增加,反之,需求衰减,行业趋于萎缩;在诸供给者中,如何提高效率,给需求以更高的性价比是占有更高的市场份额的不二的法则。 所以,新产品面世为出于资本的考虑都会设置壁垒,如:专利,专利制度的设置是可以很好的保护技术的进步,我猜,ofo如果可以有序地扩展的话,是一个日常交通不错的解决方案,可惜,资本竞争过度,需要有人为此买单。 在耗散结构的视角下,辅以经济学准则:约束条件下,利益最大化,以效率为目标,我们可以在一般表达式:{Si}----{DS-S & DS-D}----{Dj}中找到优化途径,最为理想与高效的模式是:S----D,供给与需求1:1,离散的需求,离散地满足,而它问题是,因为没有分工,故难以形成规模,所以,我们看到的个性化的事物都是难以形成规模的。 因此,{Si}----{DS-S & DS-D}----{Dj}的优化目标是:S----D。 在产品端,{Si},以需求为目标,首先是满足需求,进而是提高更高性价比的产品;在中段:{DS-S & DS-D},优化供给与需求的实现路径,选择系统成本更低的路径,这里所讲的‘系统成本’是体系的成本而非局部成本,带有宗教色彩的经济体系、计划经济、ofo都是很好的例子,畏惧金三,我就不多说了。
还有一个变形的特例,在{Si}----{DS-S & DS-D}----{Dj}体系中优化效率可以通过减少体系中的流量,使体系的运转更为轻捷与便利,对应的实体案例以后细表,它将是一个有效而有趣的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