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又一蛮夷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https://blog.creaders.net/u/3020/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裁员那些事 2010-03-08 15:55:30

裁员那些事

2010-3-8


自从《明朝那些事》这本书一炮打响之后,“那些事”成了个时髦的词。这次我也赶回时髦,用一下这个词做题目,讲讲我所经历过的几次公司裁员。

“You are safe if you are here in this room”. 在美国工作的二十多年中,这句话我至少听见过三次了。每次都是在宣布公司大批裁员决定的会上听到的。导致公司大批裁员有很多原因,并不一定都是因为经济形势。下面说说我亲身经历过的几次。

九四年,我在一家 IT 公司工作,由于产品很成功,用户数增加很快,所以公司也迅速膨胀起来。一年之内,公司的雇员人数从五、六十人猛增到三百多人。于是第三季度的利润第一次出现了负数。为此董事会马上就做出了裁员百分之五的决定(我在这不讨论决定的正确性),而且第二天一早就拉出了被裁员的员工名单,这些员工在他们早上上班时,发现他们的上司在座位上等着他们,在告诉他们被解雇的消息后,很客气地请他们立刻收拾个人物品,离开办公室。上午九点,公司分部门开会,宣布裁员的决定。在会上的第一句话就是 “You are safe if you are here in this room”。我当时在会议室里,因为是第一次经历这种事情,所以一时没反应过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过了一会儿才明白过来。向四下看了看,发现一些熟悉的面孔不在屋里,心想他们肯定是在受害者行列里了。

九七年,我也是在一家 IT 公司工作,这家公司有一个竞争对手,两个公司打得非常厉害。由于双方的规模和产品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相当,谁想在短期内取胜都不太可能,于是双方达成一个共识:与其两败俱伤,不如携手共进。两家公司合并成了一家。合并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裁员。批量裁员一共做了三次。第一次,HR 和其他一些非开发部门的管理人员;第二次,重复项目的开发人员;第三次,调整管理和生产人员比例,裁掉了所有多余的部门经理。两个月后,大约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员工被裁掉。我自己虽然最后没被裁掉,但却学会了怎么写简历。在这段时间里,又听到了一次 “You are safe if you are here in this room”。

二零零零年,我在一家有七千多人的 IT 公司工作。因财政原因,公司决定裁掉百分之十的员工。这家公司做得更绝。那天一早,公司总部所在地的几座大楼的所有入口都站着公司的保安人员,手里拿着一张被解雇员工的名单。每个上班的员工都必须出示证章(badge)。如果你的名字在那个名单上,对不起,你不能进入办公楼,请回家等通知来收拾你的个人用品并办理其他手续。那天上午我再次听到了那句 “You are safe if you are here in this room”。在被解雇的员工来收拾个人物品的那天,公司要求所有的在职员工尽可能在下午六点之前离开办公室,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冲突。

二零零一年,我在一家德国公司工作,他们在美国的办公室只有二十几人。911 两声巨响,公司最主要的客户在纽约全军覆没,于是这家德国公司决定立刻关掉在美国的办公室,解雇除一个德籍副总裁之外的全部雇员。这次没听到那句耳熟能详的话,因为那位副总裁没有一个听众去听他说那句话了。

二零零五年,我在一家只有二十几人的小公司工作。因为竞争激烈,公司的直接竞争对手买断了我们公司的所有商业合同,从而把我们公司也给买了去。接管的那天,公司设了两个临时的办公室。第一个办公室里坐着对方公司主管开发的副总裁和开发部主任。第二个办公室里坐着对方公司负责 HR 的副总裁和 HR 的主任。然后分别叫人进去。被开发部门叫进去的得一张聘书(offer),请你继续为公司工作;而被HR部门叫进去的得一张支票和一张便条感谢你给公司所做的工作,然后请你收拾个人物品,离开公司。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员工走被叫去进了那件不幸的办公室。我虽然走进的是开发部的办公室,可那天的景象在我心里留下了太坏的印象,不久后我就辞职离开了。大约一年以后,那家公司因经营不利,宣布破产,银行接管了公司的管理,并在同一天解雇了所有的员工。

这些是几次我所经历过的大批裁员。 每一次的过程都不一样,但有一条是相同的,全都是冷冰冰的。至于裁掉(layoff)或开除(fire)个别人的事则是经常发生的。我组里的一个小伙子,因拒不执行经理交给的任务(因为他认为那是浪费时间),被经理当时就给炒了。听说他后来再也不愿受这种约束,参加了一个摇滚乐队,过艺术家的生活去了。我们部门的一个小伙子,因在办公室喝酒,被公司开除,走的时候留下一句话,让部门经理仔细他的皮(他的英文原话没那么生动)。以至于公司雇了好几个私人保镖在我们这个办公室门口坐了两个星期以防不测。我认识的一个中国朋友在一个种族主义分子手下工作,在工作中多次听到带有种族歧视的言论和邮件。后来被他找茬开除。这位仁兄是个有心的人,在工作中留下了一些邮件的副本。被开除后,他将公司告上了法庭,虽然最后没走到开庭审理那一步,结果却是好的。那个种族主义分子被公司开除,我这个朋友也得到了一笔经济赔偿。

还可以列出好多,不过我想这些应该足以说明一个问题了:在美国工作,至少在美国的没有工会组织的私人企业里工作,几乎是百分之百的,你会碰上不止一次的裁员行动,而且即使你非常幸运,每次都能幸免遇难,可心理上所要承受的压力和不愉快却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我本人从来没在像学校,政府或有工会组织的公司里工作过,所以我不能给这些地方的情况乱下结论)在我周围,美国人或中国人,我还没遇见过一位说从来没经历过裁员的呢。既然如此,作为这个社会的一员,怎么做才能为自己减轻些心理压力,减少些不愉快,让生活轻松些呢?我相信没有一个通用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在下一篇里,如果我能找到时间写的话,我想写写这些年来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到底这么多年了,经历了这么多事,要是万一有点儿用呢。当然也欢迎大家发表意见。

下篇 还是裁员那些事


浏览(2082) (0) 评论(9)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又一蛮夷 留言时间:2010-03-09 15:30:35
五彩,谢谢鼓励。好像你是第一回来吧,随便坐,别客气。你说的那经历一般说来是好事呀。公司给的Package 肯定不错吧,还有好几个月的缓冲时间,每天不干活,喝茶聊天,神仙般(或者说社会主义)的日子呀:-)

多思、北村,“阅历”也好,“沙场”也好,见得多了,自然也就见怪不怪了。随便写写,要是谁从中能受点益,那不挺好吗。
回复 | 0
作者:牛北村 留言时间:2010-03-09 10:58:55
多谢分享。没想到蛮夷兄如此“阅历”丰富。有些事情大家都不愿经历,而“即来之、则安之”做起来谈何容易。能够款款谈来,若非长期读书养性实不易做到。

愿大家平安多福。
回复 | 0
作者:多思 留言时间:2010-03-09 10:02:41
蛮夷,看了你的文章也有一种你是“经久沙场”的“老运动员”的感觉。文章题目起得好!起得妙!本来很严肃很伤感的话题经你这样一调侃,变得幽默与轻松了。值得幸运的是,我还没有经历你描述的“那些事”。

你的文章用丰富生动的例子验证了“落基山人”的博文--《西方社会政治的民主与公司企业的独裁与专制》

http://blog.creaders.net/shengleiwu/user_blog_diary.php?did=55920

你们俩的文章一个以幽默诙谐见长,一个以严肃端庄为重。真是交相辉映,各有所长啊!
回复 | 0
作者:五彩 留言时间:2010-03-09 08:59:50
蛮夷: 写得实在。俺也经历过一次,不过那次是部门200多人基本连锅端,当时有不少人哭,好在大家都在一条船上,又有好几个月的缓冲时间(不是当天走人),所以最后大家都挺高兴,还弄了yearbook 啥的。
回复 | 0
作者:又一蛮夷 留言时间:2010-03-09 08:25:44
谢谢大家来访!

琴韵,其实我自己也没全想好到底怎么把这段文字写完,加上最近公司里又莫名其妙地忙了起来,所以我估计得用几天的时间才能把下一段写好。

小木,估计我有资格用这个“小”字,木乃伊或新中国显得太生分,老木或木兄又怕折了你小人家的寿,所以就小木吧。没错,这种事谁赶上脑袋都得嗡的一声。替我向你那位朋友问个好,天塌不下来。

春阳, “老运动员”这个词用得妙呀,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是个文革后期的特有名词,专指那些建国后在历次政治运动(三反,五反,反右,文革)中被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整得灰头土脸,抬不起头来的人。用在这就成了在不同公司里被那些天下乌鸦一般黑的资本家用解雇这个办法整得灰头土脸,抬不起头来的人了。当雇员就是有这点不好,被人解雇了就是鸡,看着同僚被解雇就是猴。

百草园,“那些事”这个题真让我动了会脑子。我不太写那些严肃的的话题,这次想试试,可仍不太想用个很严肃的题目,像面面观,浅谈或一些看法什么的,于是就有了“那些事”。
回复 | 0
作者:百草园 留言时间:2010-03-08 18:04:18
蛮夷,跟春阳一个感觉,你好像一直在move,而且都赶上了裁员运动,您的经验可以用“那些事”这个词儿了。
回复 | 0
作者:春阳 留言时间:2010-03-08 17:34:48
蛮夷老运动员啦。现在确实要皮实点,被裁也不是什么天塌了的事。我和你一样见过多次,还被裁一次。结果也不那么糟。只是当时确实不好过。
回复 | 0
作者:新中国木乃伊 留言时间:2010-03-08 17:04:36
Yes, it is such a hard time. A very good friend just called, lterally, about a couple hrs ago. The layoff came to him in such a surprise, nobody in that company was prepared, 40% is gone.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next article. Make it quick. I can really use some ideas as how I can help him 减轻些心理压力,减少些不愉.

“You are safe if you are here in this room”- 真是一句让人心酸(寒)的话呀!
回复 | 0
作者:琴韵 留言时间:2010-03-08 16:34:18
期待下篇。
回复 | 0
我的名片
又一蛮夷 ,15岁
来自: 美国
注册日期: 2009-10-28
访问总量: 289,188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