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贴了越剧选段后,发现有些网友对越剧有一小小的误区,那就是认为越剧是上海的地方戏。
越剧的历史很短,源自浙江嵊县地区(隶属绍兴府)的说唱,后演化成表演,当地称为“的笃班”(“的笃板班”)或“小歌班”。演出形式或走街串巷,或作为绍兴的地方戏“绍兴大班”(绍剧)演出前的开场表演。表演、道具、服装等都很简单,且没有乐队。上世纪初,由绍兴地区一路走进上海,从茶馆到戏院,并有了乐队,曲目则以文戏为主。为区别当时在上海很有市场的绍兴地方戏“绍兴大班”,最终以“绍兴文戏”之名在上海站住了脚,那时的演员为男性,称为男班.
上世纪20年代出现女班,即演员全为女性。女班第一次进沪失败。到30年代女班再往上海,终于站住了脚,与此同时男班渐渐地退出舞台,最终形成了只有女性表演的剧种--越剧。《舞台姐妹》就是一部以女班从绍兴地区走进上海,由“绍兴文戏”成为“越剧”这段历史为背景的电影。
在男班淡出“绍兴文戏”的同时,“绍兴大班”(绍剧)也渐渐淡出了上海的戏剧舞台。由于源自同一地区,越剧在由“小歌班”发展成“越剧”的过程中从“绍兴大班”(绍剧)中吸收了太多的东西,有的索性是全套“拿”来了。在越剧被越来越多的国人知道的现在,大概已没有多少人知道“绍兴大班”(绍剧)了。或许读《满江红 和郭沫若同志》时会看到“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或许在介绍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扮演者时会提到“绍剧”。
当越剧从上海走向全国时,很多人认为这是上海的一个地方戏,事实上,上海的地方戏是沪剧,而不是越剧。上海本地方言和绍兴地区方言,虽同属于吴方言,但还是两个不同的地方方言。
顺便提一句,所谓的上海话,还分上海话和上海本地话。上海本地话,是真正的上海方言,也就是沪剧里使用的语言。
而上海话,人们现如今在小品里经常能听到的,则掺杂了太多的其它地方的方言甚至语种,比如最出名的“阿拉”实在是浙江宁波地区的方言--大概是上海开埠后,在上海有很多商界大贾是宁波人,最终宁波方言被融进了上海话中;而上海话中的“肮三”则来自英语中的“On Sale”等等。
上海的历史短暂,开埠后居民主要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由于本地人(开埠前的居民)聚居上海老城区--今上海城隍庙周围--和郊区,新开发的市区几乎是外来人士的天下,于是决定了现在人们通称的上海话是在上海本地话的基础上包含了各种方言甚至语种元素的方言,象中国其它地区的方言、英语等等,形成了一种不同于上海本地话(沪语)的上海话。
上海的老一辈人,能听懂上海话,但很多人或说着带家乡口音的上海话或不会说上海话。真正会说地道上海话的,是那些在上海长大的后代们。
请欣赏上海地方戏--沪剧《芦荡火种》选段《芦苇疗养院》
演唱:茅善玉
芦苇疗养院,一片好风光,天是屋顶地是床,青枝绿叶作围墙,又高又大又宽敞,世界第一,哪个比得上?月里嫦娥把宫灯照,巡哨站岗,虾兵与蟹将,喏,还有龟丞相。天高云淡,野鸭飞翔,月明之夜,秋虫歌唱,静静听来味道好,虫儿好几样,赛过大合唱。听,瞿瞿瞿蟋蟀叫,呛呛呛纺织娘,唧令令唧令子,国国国国国田鸡,蝌蚪叫得响。小王啊,双目一闭把精神养,养好身体上战场,杀敌保国防。
请欣赏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恨不得插翅飞到她妆台》
演唱:越剧小百花演员
祝家庄上访英台,一边走一边喜,同窗竟会成连理;一边走一边想,我与她同桌共读情义长;一边走一边呆,我不辨男女三长载;一边走啊一边忖,想起了十八里相送到长亭。眼前就是旧时景,回忆往事喜又惊,她曾经梅花透露春消息,我竟是泥塑木雕不知情。记得出了城,过了关,她曾经比喻樵夫为妻把柴担;过一山又一山,她说是家有牡丹等我攀;下了山过池塘,她说是水里鸳鸯两成双;过池塘啊见条河,英台说,山伯真是呆头鹅!她说是独木桥上织女会牛郎,她说是庄上黄犬咬红妆,想起了井边照影分男女,想起了观音面前好拜堂。一桩桩比喻我猜不透,英台说对牛弹琴这牛就是我梁兄长!眼前已是长亭在,在长亭亲口许九妹呀,想不到九妹就是祝英台,(白)英台,你这个媒呀,(唱)做得对!袖中取出玉扇坠,欢欢喜喜藏起来。英台叫我花轿早去抬,英台叫我梁兄早相会。叫四九急忙赶路程,恨不得插翅飞她妆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