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西风独自的博客  
平生只爱江湖美,一入江湖岁月催  
https://blog.creaders.net/u/8355/ > 复制 > 收藏本页
我的名片
西风
注册日期: 2014-03-22
访问总量: 191,345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欧美的文化灾难:文化相对主义
· 姜文的辉煌与低谷
· 红苕国旧事
· 当年野火今何在
· 黄海悲情
· 挪威没有森林
· 李登辉、毛泽东、江青和汪精卫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唇枪舌剑】
· 欧美的文化灾难:文化相对主义
· 姜文的辉煌与低谷
· 红苕国旧事
· 当年野火今何在
· 黄海悲情
· 挪威没有森林
· 李登辉、毛泽东、江青和汪精卫
· 螳臂挡车又何妨
· 七十岁的《局外人》
· 同学少年都不贱
存档目录
01/01/2015 - 01/31/2015
05/01/2014 - 05/31/2014
04/01/2014 - 04/30/2014
03/01/2014 - 03/31/2014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唐德刚的美丽与哀愁
   19865月,唐德刚于台北《中国时报·人间副刊》和《传记文学》发表《海外读红楼》,认为《红楼梦》“格调之高亦不在同时西方,乃至现代西方任何小说之下”,而“吾友夏志清教授熟读洋书,以夷变夏,便以中国白话小说艺术成就之低劣为可耻”,表现出“沉迷西学,失去自信、妄自菲薄的文化心态”。

 

对英国文学五体投地的夏志清(英国“近代作家都是很好的”、“都喜欢”,“英国作品比美国作品、中国作品要好。中国作品大都千篇一律,其实唐诗也不好的,诗太短了”),当即写了篇火气十足的《谏友篇一驳唐德刚〈海外读红楼〉》,在台北《联合报》、《传记文学》和美国《世界日报》同时发表,以回应唐德刚“恶意的谩骂”。当年两位文坛大佬的这场论战轰动海外。

  

胡适的关门弟子岂是好撩拨的?德刚行文之老辣、锋利,不在鲁迅之下。一篇《红楼遗祸——对夏志清“大字报”的答复》,寓庄于谐,拳拳到肉,就夏志清的人品、文品、学识全面出击,认为“夏先生那种骄横的个性,和惟我独尊心态的养成”,乃至“崇洋自卑的心态”,是“学术界姑息养奸的结果”,并自我检讨“从‘爱人以德’的观点来看,也有对不起朋友的地方”。

 

这一大巴掌扇下去,恰似晴空霹雳,夏志清顿时偃旗息鼓。198610月纽约文艺协会的一次宴会上,《传记文学》创办人刘绍唐和萧乾夫妇在座,有数十年交情的唐、夏二人酒杯一端泯恩仇。

站在中立的角度上,就《红楼梦》的鉴赏而言,夏志清不无商榷之处。如他认为潇湘妃子“刚同宝玉相会的时候应该很美,但不多久身体转弱,也就美不到那里去了,因之我在《红楼》章里特别强调她的病体病容,藉以纠正一般读者(包括德刚在内)对林姑娘所存的幻想”。总之,林姑娘失去了健康的身体,不值得宝玉去爱。

 

然而,宝玉爱妹妹弱柳扶风,更爱她吐气如兰:不仅“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诗词在众姐妹之上,还是宝玉反抗死读书、读死书的知己。那个年代,大家公子跳出“学而优则仕”的酱缸已属不易,女儿有这般见识堪称天人。夏志清中不如西的观念深入骨髓,虽每以宝玉自况,但对林妹妹究竟美在何处,始终未窥门径。

 

唐德刚1952年发表《梅兰芳传稿》,即已名动四方。写兰芳飞黄腾达而不忘故旧:“每逢严冬腊月,当兰芳把孝敬他们的红色纸包儿(那里面的蕴藏往往超过他们几个月的收入)递过去时,你可看到那些老人们昏花的眼角内涌出丝丝的热泪,透过蓬松的白色胡须,滴到满是油渍子的破皮袍子上去。”

 

传主的人格魅力穿透尘封的历史,令读者如沐春风。这样柔韧而力拔千钧的笔下功夫,以及对朋友“爱人以德”的真性情,诚为德刚“美丽”之所在。

 

1998年林彪的“儿媳”张宁女士出版自传《自己写自己》,唐德刚欣然提笔作序,融历史风云、红颜际遇于一炉,引花蕊夫人“十四万人齐解甲,竟无一个是男儿”,道尽美人和民族的悲哀。

 

德刚对口述史学贡献卓著,去世之后,声誉日隆。《晚清七十年》、《袁氏当国》等大作,在大陆读者间掀起的思想风暴,凸显一个优秀的“历史说书人”的素质,非“诸葛亮是个帅哥”、“文字狱维持了社会稳定”、“清兵杀入关内掳掠,很难说悲,也很难说喜”等百家讲坛的学者可比。

 

不过,要说德刚是近代史大家,倒正应了那句老话: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资料越看得多,越觉得田晓菲“叙述的方式和角度,往往比叙述的内容更重要,因为它们决定了叙述的内容”,是多么的中肯和到位。

 

周策纵为唐德刚《胡适杂忆》作序:“德刚行文如行云流水,明珠走盘,直欲驱使鬼神,有时也许会痛快淋漓到不能自拔。但德刚有极大的真实度”。

 

遗憾的是,德刚一旦“痛快淋漓到不能自拔”,每每“哀愁”丛生,忘了老师“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七分证据,不能说八分话”的教训,“大胆假设”有余,“小心求证”不足。有时甚至满嘴跑马,硬伤累累。如奠定德刚大家地位的《晚清七十年》:

 

“自有其党派成见的共产党人则根本否定‘辛亥革命’之为‘革命’。”

 

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事关革命正统性和统战大局,中共历来坚持肯定态度,何来否定之说?毛泽东认为“辛亥革命有它的胜利,它打倒了直接依赖帝国主义的清朝皇帝。”(《毛泽东文集》第2卷,1993年版),“民主共和国观念从此深入人心”(《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因为辛亥革命以后,“谁要再想做皇帝,就做不成了。所以我们说它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后毛泽东时代,中共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侧重点或有微调,但肯定的态度一以贯之。

 

唐氏否定太平天国和五四运动,极力推崇北伐、孙中山(“近代中国最高层领袖中,凤毛麟角的现代人,是真能摆脱中国封建帝王和官僚传统而笃信民权的民主政治家”),以国民党的“视角”观照历史,可议之处在在多有。

 

关于太平天国,唐氏认为:“洪、杨一伙实在是我国历史上,第二次社会转型期中的第一批从事转型的先驱,只是这批乡下哥哥,草莽英雄,知识太低,他们不知道自己在中国社会第二次大转型运动中的历史作用,而做了个蚍蜉撼大树的造反小顽童罢了。”

 

“洪、杨一伙”纵横十数年,占据半壁江山,摇摇欲坠的满清,不得不允许汉族军头曾国藩、李鸿章的兴起,“湘军则南止交趾;北及承德;东循潮、汀,及渡海开台湾;西极天山、玉门、大理、永昌,遂度乌孙水;属长江五千里,击柝闻于海。自书契以来,湖南兵威之盛未有过此者。”(王闿运《湘军志》)中国权力结构发生巨变,为后来的洋务运动、东南互保、北洋崛起、辛亥革命打下了根基,称其为“蚍蜉撼大树的造反小顽童”,未免太过轻浮和武断。

 

如德刚所言,洪、杨对满族男女“随意捕杀”,但满清、“曾剃头”又何尝是善人?安庆城破,湘军砍杀万余太平军战俘,长江船运为尸首所阻;打下天京,烧杀奸抢,“全军掠夺,无一人顾全大局”(赵烈文《能静居日记》),10多万生灵惨遭涂炭。

 

德刚以宗教战争和美国“人民圣殿教”戕害众生为参照,嘲笑“我们的‘洪天王’所搞的却正是‘凯撒琼斯’那一套宗教狂”,感叹“我民族何幸,有了个‘不语怪力乱神’的文化传统”,“糊涂的洪天王之外,我们向来没有为上帝流过血”!

 

宗教导致的战争、迫害自不待言,但是,孔丘“敬鬼神而远之”和马克思“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从另一个方面为儒法合流,树立人世间的天子和皇权、领袖崇拜打下了根基,因此所流的血还少了吗?两害相权取其轻,德刚只知“所有搞独裁专制的独夫政权,没有一个把老百姓放在心上”,却不知这正是缺乏神权制约世俗政权导致的恶果之一。“洪天王”的拜上帝教诚然是借西人之酒杯、浇自家之块垒,与皇帝老儿的天子、个人崇拜如出一辙,但在民主、共和传入中国之前,不如此如何凝聚反抗暴政的力量?

 

德刚认为鸦片战争推动了中国从帝制阶段向民治阶段的转型,那么,对极大地削弱了满清帝治基础的“洪、杨一伙”,除了理性的批判,亦当如是观之,何厚此薄彼?对农民起义的评价,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实不可取。

 

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史家普遍认为是因为革命党人的幼稚和软弱,让袁世凯有机可乘。德刚《袁氏当国》亦人云亦云:“‘论革命历史,论海内外声望,论建国学理,则应属孙文’,就是凭这三条,孙文当选为第一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之让袁,治史者平心而论之,实旨在为国为民”。

 

事实上,孙不是“让位”,而是被迫“还位”于袁。武昌起义爆发后,革命党人从开始酝酿到具体筹组民国临时政府,自始至终都把临时大总统一席定给了袁世凯。由“反正归来”的袁世凯出任民国总统,是黄兴、汪精卫等革命党人,以及立宪派、新军、知识精英的共同愿望和要求,可谓: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参见陈一容、张国镛《孙中山“还位”辨正》,《史学月刊》,1997年第3期)。我们不能因袁世凯后来复辟帝制,就抹杀其历史地位和在转型过程中的贡献。

 

唐氏《毛泽东简传要义评述》:“毛泽东那几杆破枪,居然把蒋介石的美式配备的四百万大军打得片甲不留。指挥数万至数十万大军的国军主帅在阵前被活捉的,如王耀武、杜聿明、黄维、宋希濂等至数十人之多。这不但是中国战争史上无此先例,世界史上,亦未尝一见!”

 

果然“痛快淋漓到不能自拔”。可是,“德刚有极大的真实度”,又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小米加步枪打败蒋军的神话,海外亦有市场,教人情何以堪?

 

中共东北野战军最困难的时期,朝鲜支持了2000多车皮日军留下的战略物资,有的是无代价支持,有的是通过物资交换取得(刘统《解放战争中东北野战军武器来源探讨――兼与杨奎松先生商榷》,《党的文献》,2000年第4期);苏联向中共东北野战军提供步枪约70万支,机枪约1200014000挺,各种炮约4000门,坦克约600辆,汽车约2000多辆,另有弹药库679座,800余架飞机和炮艇若干,“极大地缩短了中共中央原先预计的彻底战胜国民党的时间表”(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3月)。

 

德刚的“美丽与哀愁”,对人们拓宽视野、打开思路,有相当之价值。若与蒋廷黻、袁伟时、茅海建、杨奎松等学者的史著对照阅读,相信读者在为唐氏文采叫好的同时,对其笔下的“真实度”和“事理的平实”亦会有一个崭新的认识。(媒体用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