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最大的娱乐八卦是什么?柯震东、房祖名被爆出吸食毒品被抓。细数起来,今年北京因吸毒被抓的艺人已经不下10人。这些平时活跃在银屏上的身影一个个去演《监狱风云》了,不免令人感到可惜。
不可否认的是,现在吸毒的种类大部分都集中于新型毒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冰毒、摇头丸这一类。在吸毒人员中,吸食新型毒品的人群已经占到近三分之一。
新型毒品从毒理学上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以中枢兴奋作用为主,代表物质是包括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在内的苯丙胺类兴奋剂;
第二类是致幻剂,代表物质有麦角乙二胺(LSD)、麦司卡林和分离性麻醉剂(苯环利定和氯胺酮);
第三类兼具兴奋和致幻作用,代表物质是二亚甲基双氧安非他明(MDMA,我国俗称摇头丸);
第四类是一些以中枢抑制作用为主的物质,包括三唑仑、氟硝安定和γ-羟丁酸等。
尽管这些毒品常常出现在各类影视剧中,但是你肯定不了解这些新型毒品究竟是怎么产生的。这些新型毒品都是当今著名跨国制药企业的“杰作”。
客观的说,一个化合物被发明出来,其最初目的肯定是为了治病救人的。最后被用作毒品,肯定不是发明人的初衷,所以今天从没有人对这些知名的企业提出过苛责。
苯丙胺类兴奋剂:
1885年,日本人长井长义从麻黄中发现了苯丙胺,1887年,罗马尼亚化学家Lazr Edeleanu在德国第一次人工合成了苯丙胺。此后40年时间,苯丙胺一直没有投入使用。
1933年,葛兰素史克公司的前身史克制药(SmithKline&French)第一次将苯丙胺作为药用,商品名Benzedrine,用途是缓解充血。当然很快人们就发现了它其他的用途,二战期间还作为士兵缓解疲劳的药物。1971年,美国将其列为表II类毒品。
当然,苯丙胺类药物包括甲基苯丙胺、卡西酮、哌酸甲酯、二甲氧甲苯丙胺等数十种。
麦角酰二乙胺类致幻剂:
麦角酰二乙胺简称LSD,1938年由瑞士科学家霍夫曼合成出来的。LSD有27种同族化合物,其中的第25种就是现在的毒品,所以学界又称它为麦角酸二乙基酰胺25号。自然界中,LSD存在于一种寄生在黑麦的麦角上。
霍夫曼是在1943年时才偶然发现LSD具有致幻作用的,而且仅通过皮肤接触就能产生效果。在此后的20多年里,LSD只是在精神科专家中流传,用以体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感受。但慢慢的,LSD从学者手中流行到社会上。1967年,美国政府将其列为毒品。
对了,霍夫曼供职于山德士公司,也就是今天诺华制药旗下。LSD正是山德士公司的研究项目之一。
摇头丸:
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也是苯丙胺类药物,缩写为MDMA,但同时具备兴奋和致幻两种功效。
MDMA最初是1912年在德国被发明的,1914年,今天我们熟知的德国默克制药为“摇头丸”申请了专利。二战期间,MDMA被用作兴奋剂发给士兵,但发现有较强的副作用。1969年,美国披露了对摇头丸毒性的研究结果,学者认为其可以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
上世纪70年代,摇头丸开始在美国普及,主要是一些通宵舞会上使用。很多心理医生也会用到摇头丸来治病。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摇头丸才被美国列为管制药物。
中枢神经抑制剂:
三唑仑、氟硝安定等镇静剂并没有上述三种毒品的致幻、兴奋作用,而且这些药物大部分还作为精神麻醉类药物在使用,如恩华药业等目前还生产三唑仑片,因此人们往往忽视其危害性。
氟硝安定简称FM2,可用于镇静剂,麻醉等用途,由罗氏制药发明,商品名为Rohypnol。由于这个药的安眠效果非常好,欧洲从1965年起开始广泛使用,但美国一直没有进口。FDA明令禁止其用于医用,视为禁药。
GSK、诺华、默克、罗氏,这些实力雄厚的药企在为我们提供各种各样优秀药物的同时,也无形中开启了一扇邪恶之门,不得不说药物是一把双刃剑,救人与毁人只在顷刻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