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很多人来过,其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余杭留下了特殊的印记,让余杭的历史和人文有了特别的意义,他们的职业是,帝王。
下面就隆重介绍这八位皇帝大咖,他们是:
★大禹——余杭治水
★秦始皇——驻舟钱塘
★吴越王——建洞霄宫
★宋高宗——九幸临平
★宋孝宗——携皇后上径山
★明建文帝——隐居东明
★康熙大帝——十二次过塘栖
★乾隆——泛舟西溪
今天要介绍的大咖是 —— 大禹
看山识禹功
《万历钱塘县志》“疆域沿革”:“禹巡会稽,至此舍杭登陆,故以杭名州。少康封庶子无余于会稽,主禹礼,国号於越,因名禹航,后讹为余杭。”
禹因治水有功,初被封为夏伯,故史称“伯禹”。后受舜之禅让,因治水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君主。
古时余杭水情
据史料不完全记载,从公元278年至2005年的1727年中,余杭发生洪涝灾害的有198年,其中1987年至2005年中就有水灾11次,约2年一遇。明成化六年(1470年)至1969年记载较完整的500年中,涝年有41年,概率为8.5%,约12年一遇;偏涝64年,概率为13.3%,约8年一遇;合计105年,概率为21.7%,约四五年一遇。其中大多为苕溪所害。
流经余杭的苕溪
苕溪为浙江八大水系之一,有东、西两源,分别称东苕溪、西苕溪。苕溪在余杭境内段为东苕溪,因位于西苕溪之东而名。苕溪之得名,最早见诸于《山海经》,内有“浮玉之山,苕水出其阴,北流注入具区(太湖)。”
宋代诗人陈若虚一首《余杭景》将其描绘成一派风光,如歌行板:
趿屐溪桥一望中,青山绿水景无穷
芦花两岸晴山雪,苕水一溪春涨红。
大禹曾来余杭治水
早在晋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中就有记载:“禹航者,夏禹东去,舍舟登陆,因以为名。”大禹舍舟登陆余杭,为的何事?那就是为治理苕溪水患而建起了阻碍洪水泛滥的堤坝——西险大塘。
西险大塘自余杭镇石门桥,经余杭、瓶窑、安溪、獐山至湖州德清大闸,全长44.94公里,其中境内长38.98公里。姚竹轩《绮云丛载》“西险大塘”条载:“自余杭石门桥起,至化湾塘入县境,东至奉口陡门。沿西为武康县境,北至劳家陡门入德清县境之统称。”
大禹发现共工氏和鲧的治水方法在许多地方行不通,于是就将治水方法改“壅”和“疏”。他“决江疏河,通之四渎,致之于海,大小相受,百川顺流,各归其所。然后人民得去高险,处平土”这种疏而导之的方法,由消极防水为积极防水。经过疏浚的河道,防洪效果明显多了。
东坡诗云“看山识禹功”
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七月的一天,上年刚任杭州通判的苏轼,曾夜宿余杭法喜寺。法喜寺位于余杭通济桥北,寺后旧有王安石所筑绿野亭,亭后有荆公读书堂。此寺近能闻苕溪水声,远能观舟枕山色。诗人触景生情,写下:
徙倚秋原上,凄凉晚照中。
水流天不尽,人远思何穷。
问谍知秦过,看山识禹功。
稻凉初吠蛤,柳老半书虫。
荷背风翻白,莲腮雨退红。
追游慰迟暮,觅句效儿童。
北望苕溪转,遥怜震泽通。
烹鱼得尺素,好在紫髯翁。
诗中“问谍知秦过,看山识禹功”一句,大意是:在此我知悉了秦王朝的过失,看着舟枕山懂得了大禹的功绩。
治水故事广流传
大禹治水的故事在余杭一带流传颇广,让我们从中撷取一篇:
上古时候,余杭这地方一涨大水就退不出去,只有几个峰露出水面。后来,有个大禹,坐了一只大木筏来到这里,停下来,用两根大撑篙把木筏左右插牢,然后就上了岸。他带领手下人和老百姓凿通河道。大水有了去路,都涌到大海里去了。水治好了,大禹想撑了木筏再到别地方去治水。但水浅了,木筏搁在地上撑不动。大禹只好步行去别处治水。这木筏的位置就在苕溪南边现在的余杭街道。为了纪念大禹的功绩,人们就把这块地方叫做“禹航”,在他插撑篙的地方造了两座宝塔,溪南山上的叫天宝塔,溪北地上的叫地宝塔。
至今余杭故县址有禹航大街,有大禹治水的大型雕塑等,更有大禹谷、舟枕山等大禹遗迹和民间传说,似乎在努力寻找那一份高远,却发现往事悠悠,如同一个个故事。不过,历史沉淀的景深和百姓梦想的向往重叠一起,形成一种新的感召,永不漫患。
大禹治水的精神鼓舞了后人,且代代相传,也许会对它产生一种全新的诠释,产生一种与时俱进的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