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自有悲秋传统,秋风落叶皆是诗中常景。从洞庭木叶到落木千山,秋景如画,撩动了诗人无尽的情思,纷纷落叶,让缕缕幽情随秋风摇曳千年:
▐《九歌·湘夫人》(节选)
【先秦】屈原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这是一个环境气氛都十分耐人寻味的画面:秋风吹来,水波泛起,树叶飘落。望断秋水、不见伊人的湘君搔首蹰躇。充溢于人物内心的失望和困惑,大有所求不得、徒劳无益的意味。而其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更是写景的名句,深得后代诗人的赏识。
▐《秋风词》
【唐代】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这是是典型的悲秋之作。秋风、秋月、落叶、寒鸦,烘托出悲凉的氛围,加上奇丽的想象和对内心的完美刻画,使全诗凄婉动人。
▐《登高》
【唐代】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可见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诗中秋江景色与复杂内心完美交融,让人黯然销魂。
▐《忆江上吴处士》
【唐代】贾岛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全诗把题目中的“忆”字反复勾勒,通过对送别时的场景、天气、环境的回忆,烘托出临别时的伤感情绪。诗人极尽苦吟,遂成名句:落叶满长安。
▐《商山早行》
【唐代】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诗中通篇不见“早”,却让人明白知道正是清晨。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字一景,极尽凝练。
▐《苏幕遮·碧云天》
【宋代】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全词以绚丽多彩的笔墨描绘了碧云、黄叶、寒波、翠烟、芳草、斜阳、水天相接的江野辽阔苍茫的景色,勾勒出一幅清旷辽远的秋景图,以沉郁雄健之笔力抒写低回宛转的愁思,声情并茂,意境宏深。
▐《登快阁》
【宋代】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此诗作于作者在太和令任上。作者有志难展,于是产生孤独寂寞之感,因此写出了开朗空阔的背景下的忘怀得失的“快”意,却终因知音难觅而产生归欤之思。全诗先叙事,再写景,一气贯注,波荡生姿。
▐《水龙吟·落叶》
【宋代】王沂孙
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
萧萧渐积,纷纷犹坠,门荒径悄。
渭水风生,洞庭波起,几番秋杪。
想重崖半没,千峰尽出,
山中路,无人到。
前度题红杳杳,溯宫沟、暗流空绕。
啼螀未歇,飞鸿欲过,此时怀抱。
乱影翻窗,碎声敲砌,愁人多少!
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满庭谁扫?
这首咏落叶之词,以落叶为契机,“以故国凄凉早”为意脉,驰骋神思,虚境实写,融景入情,句句写落叶,却句句是故国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