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月二十三日,是世界文壇巨星,戲劇大師莎士比亞逝世四百周年的紀念日。在英國,美國,中國和世界各地都將有一系列的演出與紀念活動。英國的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已於今年二月在北京,上海演出了三部歷史劇:“亨利四世”(上下部)及“亨利五世”。在美國,除了演出以外,歷史珍品,莎士比亞的第一部戲劇全集(The First Folio)將在全美各地巡迴展出。 四百多年前,這位從斯特拉福小鎮上走出來的劇作家,以他的三十七部劇作,高舉起人文主義的大旗,衝破了中世紀的陰霾,照亮了文藝復興的天空。今日,斗轉星移,歲月如梭,文藝復興的風風雨雨已塵封在浩瀚的實冊中,但莎士比亞的劇作,仍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上演,經久不衰。 “暴風雨”海報 我知道莎士比亞,可追溯到童年時期。記得上世紀六十年代,父母帶我去上海的解放劇場看過話劇“第十二夜”。演員們是當時上海電影專科學校的學生,在劇中一人演孿生兄妹兩角的是朱曼芳。(她也是今日活躍在影壇上的演員鄔君梅的母親)。當時,我還不能全部理解全劇的意義,但覺得劇中的一切都新奇而有趣,孿生兄妹,女扮男裝的設計,使情節不同一般。以後,在國內又看過多次莎士比亞劇作的演出。最近的一次觀看莎士比亞劇作演出是在2014年夏季,我在新澤西的Drew大學的莎士比亞劇院觀看了“暴風雨”(The Tempest)。 比起莎士比亞其他一些著名劇作諸如“第十二夜”,“羅密歐與朱麗葉”,“漢姆雷特”等,“暴風雨”在中國觀眾里的知名度,相對要低得多。其原因是顯而易見的,演出次數少,知道的人一定少。比起莎士比亞那些較為流行的劇本來,“暴風雨”的“戲劇性”似乎顯得弱一些,這看來是它演出次數少的主要原因。 位於 Drew 大學內的莎士比亞劇院
“暴風雨”一劇,曾於2005年在台北上演。而在大陸舞台上,尚未有本土的劇團以中文演出過。最近有過的一次是在2010年,由丹麥的劇團與上海的話劇與雜技演員合演,以英語對白。但其表現形式並不是純粹的話劇形式。而在今年,英國的TNT劇院也將於四月來華演出“暴風雨”。 “暴風雨”在Drew大學的演出,是新澤西莎士比亞戲劇節的一部分。位於校園內的劇院不大,舞台布景也比較簡單,但演員們飽含激情的認真演出,還是感染了觀眾。
“暴風雨”舞台布景
“暴風雨”的故事以意大利為背景。普羅斯比羅是米蘭的公爵,他的弟弟安東尼奧利用陰謀與那不勒斯國王的幫助,奪取了他的爵位。普羅斯比羅和年僅三歲的女兒歷盡艱辛,漂流到一個小島上。在島上,他潛心研究魔法,技藝大進,用魔法制服了島上的精靈。多年後,他用魔法製造了一場海上的風暴,將安東尼奧,那不勒斯國王及王子都刮上了小島。他用魔法使惡人受到懲罰,但又寬恕了他們。他的女兒與王子間滋生了愛情,他也同意了他們結婚。結局是普羅斯比羅恢復了他的爵位,眾人一起回到意大利。 “暴風雨”的故事,從前半部來看,像是悲劇,普羅斯比羅被親弟的陰謀所陷害,失去了爵位,流放到了小島上,這情節似乎與“漢姆雷特”有幾分相像。漢姆雷特的父親,也是被親弟所謀害。但“暴風雨”的後半部,作者筆鋒陡然一轉,創造了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這又像一個喜劇。所以,可以說此劇是亦悲亦喜,悲喜交集。故而又被人們稱之為悲喜劇(Tragicomedy)。 “暴風雨”劇照:米蘭公爵普羅斯比羅在島上面對他的仇人
熟悉戲劇的觀眾都知道,莎士比亞的早期劇作以歷史劇,喜劇為主,代表作有“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無事生非”,“仲夏夜之夢”等。他的中期劇作以悲劇為主,代表作有“哈姆雷特”,“李爾王”,“麥克白思”,“奧賽羅”等。從表面看來,莎士比亞試圖在劇作的晚期尋求突破,創造出一種新的風格,這種“悲喜劇”便應運而生。這當然是合理的解釋,每一位作家在自己的新作品中總是在不斷尋求突破,尋求變化。但是,我們還應該看到的是,在風格變化的下面,也蘊含着莎士比亞思想的變化。 在“漢姆雷特”中,當父親被害後,哈姆雷特生活的唯一目標變成了一個:復仇。全劇的結尾,舞台上鮮血淋漓,布滿屍首。哈姆雷特與仇人,自己所愛的人,皆同歸於盡。“暴風雨”也有一個類似的開局,然而結局卻完全不同。這也代表着莎士比亞對人生,仇恨,愛情,死亡的新的認識與理解。即使在人生中遭到不公平的對待,失去了親人,財富,地位及許多寶貴的東西,人生的唯一目標也不應該僅僅是復仇。失去的也許可以找回,對立的兩方也許可以達成和解。被摧毀的也許可以重新創造。在“暴風雨”中,在漂流小島後,米蘭公爵普羅斯比羅感到失去了愛。但他從長大成人的女兒中找到了愛,而他的女兒也得到了“仇人”那不勒斯國王兒子的真摯愛情。當年的變故,使普羅斯比羅與弟弟,那不勒斯國王結下了仇恨,但最終,他們達成了寬恕與和解。當年,普羅斯比羅的家庭,地位,財富,榮譽皆被摧毀,但風雨過後,這些又回到了他的身邊。這些情節的展現,正是莎士比亞對觀眾的提醒,不要讓一時的不幸戰勝自己的理智,不要讓一時的傷痛而認為人生只有仇恨而沒有愛情。 當然,在莎士比亞的劇作中,寬恕與和解還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惡人必須受到懲罰。在劇中,我們看到,米蘭公爵的弟弟,那不勒斯的國王,及善於玩弄權謀的大臣,都在暴風雨中受到了體力上的,精神上的折磨。這也體現了正義的威力。但是,這種折磨是適度的,並非“以惡制惡”,這也為最終的寬恕與和解,鋪下了前提。 “暴風雨”是莎士比亞晚期四部劇作中最後的一部,也是最精彩的一部。其他三部是:“冬天的故事”(The Winter’s Tale),“辛白林”(Cymbeline),“泰爾親王佩里克爾斯”(Pericles)。這四部劇作有許多類似之處。它們都有類似悲劇的開端,有類似喜劇的結尾。它們都講述到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它們都以分裂為起始,以寬恕,和解為結局。這說明,莎士比亞晚年,竭力表達一種與他早期,中期劇作不同的理念與思維。倡導寬恕,宣揚和解,成為了他晚期劇作的主調。 以我的感覺,莎士比亞就象一位水手,年輕時,從他家鄉的小鎮斯特拉福揚帆起航,航程伊始,他對生活充滿了希望,對未來滿懷着憧憬,他看到的是陽光璀璨,波平浪靜,雲蒸霞繞,前程似錦。於是,一部部妙趣橫生的喜劇,從他筆下泊泊流出。待航船駛到半途,狂風暴雨,從天而降,烏雲遮日,船隻進水。他感到了旅途的艱辛,生命的脆弱,黑暗的強大,正義的無力。於是,他把自己的感受,在悲劇中盡情抒發。當航船靠近終點時,他心情平靜地坐在甲板上,看到了滿天絢爛的晚霞,他知道,自己的生命,也行將結束。他的心頭思緒萬千,悲喜交集。他想將自己在漫長人生旅途中得到的體會,以悲喜劇的形式,告訴觀眾。故而,說“暴風雨”是莎士比亞的“遺囑”,是十分恰當的形容。 莎士比亞已離開我們四百年了,但是,他的“遺囑”並未因時間的流逝而失去它的意義。今日,人與人,團體與團體,民族與民族,國家與國家,仍充滿着偏見,衝突,分裂,報復。今日,戰爭,貧窮,飢餓,疾病,仍處處可見。有多少寶貴的生命,失落在互相殺戮的戰爭中,失落在食不果腹的土地上,失落在疾病流行,無醫治療的村落中,失落在罪犯橫行,槍支泛濫的都市裡。如果只把目光專注於這一類景象,人們的心頭會充滿怨恨,憤怒,會以報復作為人生的最終目標。但是,莎士比亞的“遺囑”告訴我們,“以惡制惡”,“以暴制暴”並非治世良方。耐心,寬恕,容忍,理解,應該在人們心中,永遠擁有它們的地位。確實,莎士比亞的“遺囑”並不能作為解決今日所有難題的藥方,但是,它啟發人們,在充滿憤怒與仇恨的時刻,要保持鎮靜。悲劇發生了,一味的復仇會釀造更多的悲劇,換一種角度來思考問題,也許更有益處。這正是戲劇大師在臨終時刻對我們的諄諄告誡。 莎士比亞的劇作所體現的人性的光輝,普世的價值,使他的劇作超越了他的時代,如燦爛群星,永遠裝點着世界話劇的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