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代文明竟在日本仍香火不断 2017/03/18 李康 从踏上日本国土那一天起,一个奇怪的现象就不断引起我的注意,这种印象性的东西逐渐加深以致于令我完全吃惊了。 在校园或研究室,去外边参加各种学会,但凡见到同僚、学长,大家均不握手,行的是古代中国传统的鞠躬礼,开忘年会时则是跪坐礼,那种奇怪的人际寒暄仿佛把我一下子拉回到了汉朝与唐朝。 早上,城市轻轨上车厢摇晃,高中生们低头翻着白眼背诵的是中国成语,四面楚歌呀、深谋远虑呀…,说是考大学用,我翻了一下他们课本,不仅有注释,而且有出典、例如出自唐朝某个南史什么的,记载也可说十分详细。 社区公民馆募集成人讲座,随便浏览一下,什么讲读唐诗呀,吟唱宋词的讲座不乏其中,蹦入眼帘,至于书法班那就更不得了,欧阳询,王羲之,柳公权等名人字体长久以来人气颇旺,后来我干脆刨根问底起来,结果发现就连号称是日本本土传统文化的茶道,插花,打禅什么的也都能从中体察或翻找出泱泱中华古代的文化元素。 唉、好不容易出了国怎么又像回了国?中华古代文明那些个闪烁璀璨的东西,有些在我们国家已失传,而在这里却将其隆重地再现,并将其继续发扬光大。元宵节那天长崎的龙灯节,炎热暑期东京的盂兰盆节…,这些可全都是汉唐的民俗民风,至今却仍在日本香火不断,兴盛不衰,简直有点不可思议。 在日本,我敢说不管是谁,不管平头百姓还是官僚显赫,不管他整天挂不挂在嘴头子上,每个人心里都一清二楚,那就是只有中国才是他们的文明源泉。反之,如果说没有中国就没有日本这个国家。 3千年前秦始皇时期中国就已建造了如今登上太空都能瞧见的万里长城,还有那一片深埋在地下震撼人心的兵马俑与精美绝伦的铜车马,可那个时候日本在干什么呢?他们叫是绳文时期,也就是用绳子系疙瘩数数的原始时期。 故然,中间有个小插曲,那就是明治维新,日本开始改换门庭,弃中学欧,使得日本全面发达了,经济腾飞跻身于世界前列。他们投靠美国,德意志,英吉利,使他们的社会构成与经济模式全面西化,对这些国家的东西,也是捻来就用,来不及了,就连语言也不修饰,不加工,如“passport”,日语就念“パスポート”,发音丝毫不改,完全一样。 这说明,日本人脑沟绝没中国人的深,脑回也绝没中国人绕得那么多,但他们只认准了一条,那就是:只要是别人美的地方就模仿,扬长避短,循序渐进,达到自我完善。先学东方,再学西方,理想地完成了他们的“两步曲”。 尽管如此,中国文化在现代日本人心目中的位置还是根深蒂固的,还是他们的老祖宗,是永远用不完、挖不尽的宝藏,他们力求把中国文化钻深、钻精、钻透,但他们不能,不过他们也知道仅取其皮毛就足够自己一生一世受用的了。 人们都说中国、日本一衣带水,一脉相承,我说这是抬高了他们在说漂亮话,因在我看来,中日关系不是平辈关系而是爷孙关系,是日本脱了鞋拼命追赶也赶不上的爷孙关系。 所以,我在这里想说的是,中华古代文明为什么竟在现代日本仍然香火不断,原来是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敢情日本一直就是中国的附庸,现在它师承中国,民俗民风,生活习惯,语言文化…,一切的一切都留有中国痕迹,就一点也不感奇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