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伪装 |
|
伪装有道德上的褒贬吗?看用在何处,为何而伪。
电视剧【伪装者】中的伪装不带贬义。 用于揭露某某的伪装,说了什么话,干了什么事,与虚伪,伪君子,伪类这些词相连时就带有贬义。
这两类伪装大致的区别在于,做内心的自己但表面的他人,disguise;做表面的自己内心的他人,pretended,hypocrite。
还有一类叫做伪伪为真,做真实的自己。
为什么都带有伪字呢,因为人是双重性的,其社会性不可能有完全裸露的真面目,都有一定的掩饰。
为承担特殊社会责任一类的伪装就不多谈了,只说后面两种个人道德品质,即所谓的伪君子与真君子。
伪君子的道德标准对人与对己,言论与行动,当面与背后的差异较大,选择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被他人视为君子所带来的个人利益,而不是依据从言行自身产生的整体后果和意义,利他利己。
真君子的上述差异较小,克制约束自身言行所用道德标准所表现出来的“伪装”不随外界环境而变,选择不随心所欲的目的和意义不同。因标准不变,镜子不变,出现问题时会首先反思调整自己,以缩小差距为目的。
当这种“伪装”成为了一生的习惯之后,即使被视为是装的,pretended,也选择这样去装,伪伪成真的涵义在此。
宗教信仰中对道德的规范,哲学中对 hypocrite 有专题研究, 分别从感性的启示和理性的论证两个层面对道德的意义和作用达成了一定的和谐, 形成了社会伦理道德的规范和秩序。
前者去伪的效力来自于上帝无所不知,后者去伪的效力来自于因果规律无所不从。
最终,个人选择听话服从也好,选择明理知果也好,真假君子的效果时刻会受到检验, 而比例则与社会管理的方式和效力有关。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