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19 作者: 郭松民 點擊:
5035 評論:
54 今天是“九一八事變”86周年紀念日,瀏覽了一下各主流媒體紀念這個日子的主題,無非是民國味極強的“勿忘國恥,吾輩自強”,以及暗示侵略合理性的“落後就要挨打”一類的說辭,感覺均隔靴搔癢,不得要領。 國恥日發生快一個世紀了,精英階層還是不能領悟國恥之所以發生的原因,這真是記吃不記打,是比國恥更甚的國恥。 “九一八事變”發生時,日軍之所以能夠輕取東北,奴役三千萬同胞,就中國國內政治而言,是由於把持國民政府的蔣介石集團只代表東南買辦的利益,不僅不能動員、團結全國人民共同抗日,甚至暗中視非自己勢力範圍的東北為累贅,以需要時間準備為藉口,推行“絕對不抵抗”政策,將東北拱手想讓。 就地緣政治的原因而言,則是由於朝鮮已淪為日本完全控制的殖民地,朝鮮既失,東北的丟失就是時間問題。 朝鮮半島的地緣政治地位最為顯著的特徵,在於它是歐亞大陸和太平洋之間的一座橋梁。雖然從邏輯上說,這樣的地緣政治地位既可以成為陸權國家(大陸國家)進攻海權國家 ( 海上國家) 的通道 ,也可以成為海上國家侵略大陸國家的跳板,但由於大航海時代以來500年的世界歷史基本上是海洋壓迫大陸的黑暗歷史,所以朝鮮半島這座橋梁所發揮的主要“功能”,就是海上霸權侵略作為大陸國家中國的跳板。甲午戰爭時是這樣,抗美援朝時也是這樣。 “九一八事變”發生時,朝鮮半島這座“橋梁”已經完全處於日本的占領之下,淪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為了控制朝鮮半島,在10年左右的時間裡,接連打了兩場血流成河的戰爭,一場是1895年的中日甲午戰爭,另一場是1905年的日俄戰爭。 掌控了朝鮮,使日本處於一種非常“安全”、“舒適”的地位。一方面,無論中國還是俄羅斯(以及其後的蘇聯),在重新奪回朝鮮半島的控制權之前,不可能對日本構成任何真正的威脅;另一方面,朝鮮半島是日本進犯大陸尤其是中國最好的前進基地(“九一八事變”時,日軍駐朝鮮軍司令官林銑十郎中將派出嘉村達次郎少將所率領的第三十九混成旅團及駐平壤的第六飛行聯隊所轄的兩個中隊進入中國東北,增援關東軍作戰),日本在這裡好整以暇,既得隴,復望蜀,可以從容準備下一場侵略戰爭。 梳理近代以來朝鮮半島和中國東北相互關係的歷史,我們會發現,朝鮮安,則東北安,朝鮮失,則東北危,從無例外。 甲午戰爭之前,也就是中國失去對朝鮮半島的控制之前,雖然日俄都覬覦東北,但東北總的來說是安全的。甲午戰爭之後,中國完全失去對朝鮮半島的控制,東北隨即成為日俄爭奪的角力場,中國陷入前門拒虎,後門進狼的困境。 這時,為了抵抗咄咄逼人日本,中國已經不能抵抗俄國對東北的滲透。1906年,李鴻章和沙皇俄國簽訂《中俄密約》,出賣東北的築路權,以此換取俄國“平衡”日本,但俄國在東北勢力的擴張又引起了日本的“嫉妒”,更加刺激了日本的野心,於是引爆日俄戰爭。日本擊敗俄國後,完全控制了朝鮮半島,並取得了在南滿鐵路沿線駐紮“關東軍”的特權。 這種格局下,爆發九一八事變以及東北的淪陷,就是時間問題了。朝鮮既已吞下,東北就是下一個目標,況且,從日本的角度看,如果不能控制東北,也不能保證日據朝鮮的“安全”。而“九一八事變”導致東北淪陷之後,接踵而來的就是“華北危急”,“七七事變”以及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也就如箭在弦了。 朝鮮半島和中國的這種地緣政治關係,概括來說就是“唇齒相依,唇亡齒寒”,朝鮮半島的安全,就是中國的安全!正是清楚的意識到了這一點,具有深厚歷史感和最大擔當精神的毛澤東主席,才會在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之際,力排眾議,決策抗美援朝!並在戰爭勝利,志願軍撤出後和朝鮮簽訂《中朝友好互助條約》,把朝鮮的安全納入中國的安全管理之下,為新中國贏得了六十多年的和平發展時間。 試想,如果1950年10月,麥克阿瑟飲馬鴨綠江之時,中國畏葸怯戰,聽任美國把朝鮮半島收入囊中,則美蘇必在中國東北重演日俄戰爭故事,中國之免於侵略,保持主權和領土完整既無可能,還談什麼“和平崛起”、“偉大復興”? 現在有一種聲音,極力貶低地緣關係的意義,說什麼在現代武器裝備條件下,中國已無須朝鮮做戰略屏障。散播這種觀點的人,如果不是極端無知,就是心懷惡意。試問如果地緣關係不重要,美國為什麼堅持在韓國駐軍?為什麼薩德部署在韓國就令中國如芒在背?俄羅斯為什麼堅持要收回克里米亞?日本為什麼不肯放棄釣魚島(如老漢奸茅于軾所言那裡不產糧食,沒有資源也沒有GDP)? 地緣關係是是一種客觀存在,關鍵是我們要努力改變地緣政治的形勢,使之對我有利而非有害。地緣政治學家麥金德曾經指出:“起創造作用的是人而不是自然,但是自然在很大程度上制約着人的創造。”地緣政治學家斯普勞斯-霍普也寫道:“很大程度上,地理條件決定了歷史發生的地點,但創造歷史的永遠是人”。這兩句話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地緣政治因素和朝鮮與中國之間的關係。 簡言之,日本如果不先占領朝鮮,就很難對中國發動大規模入侵;希特勒如果不先占領波蘭,就無法入侵蘇聯。中國有句老話叫“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說的其實也是這個道理。 實際上,這次印度以替不丹出頭為藉口製造“洞朗危機”,就給國人上了一堂很好的地緣政治課——中國一直默認不丹是印度的勢力範圍,從來沒有試圖幫助不丹獲得完整主權——請想想看,如果中國能夠早早的幫助不丹擺脫印度控制,驅逐印度勢力出不丹,今天如何會有“洞朗危機”? 當前的形勢是,由於中國多年來連續的外交失誤,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果實——中國通過保護朝鮮的安全、維護半島和平來確保自己的安全——面臨喪失的危險。朝鮮半島正在失控,有可能使東北再次處於“九一八事變”之前的格局之中。朝鮮連續核試驗在東北造成的“震動”已經使東北人民依稀感受到了這一點。 今天我們紀念“九一八事變”,最重要的不是找一個機會傷感唏噓,抒發人文情懷,或者一吐對日本的痛恨,而是要努力避免歷史悲劇重演。但在今天朝鮮半島局勢面臨丕變情況下,居然沒有一篇文章指出“九一八事變”正是中國失去朝鮮半島的結果,這就不能不讓人感嘆,中國的精英、肉食者很可能是過於健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