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正确认识是从哪里来的?古今中外形形色色的思想流派个自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中国作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文明古国,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论,也就是观察,分析,实践。
《易经-系辞》有一段经典的话:“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者始者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短文字描述伏羲作八卦的过程。对此,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小学家可以各取所需,见仁见智。从哲学的角度,我们可以通过这段简短的文字看出祖先认识世界的方法,即:仰观俯察,取类比相,也就是观察和分析。
如果中国人的祖先对于世界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观察与分析的阶段,那么与获得正确认识仍然相去甚远。幸好,中国除了《易传》,还有《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对于这段耳熟能详的著名文字,有人注意的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纲,有人注意的是“知”、“止”、“定”、“静”、“安”、“虑”、“得”的七层功夫次第,更有人关注“修”、“齐”、“治”、“平”等八条目的人生境界。而我独看重《大学》的:“格物致知”,把“格物”置于人生的基石,认识世界的起点。
什么是格物,这是一个争讼千年的问题。汉代郑玄认为,事物之来发生,随人所知习性喜好。“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 唐代孔颖达:“致知在格物者,言若能学习,招致所知。格,来也。已有所知则能在于来物。”北宋司马光提出,抵御外物诱惑,而后知晓德行至道。“人情莫不好善而恶恶,慕是而羞非。然善且是者盖寡,恶且非者实多。何哉?皆物诱之,物迫之,而旋至于莫之知;富贵汩其智,贫贱翳其心故也。”“格,犹扞也、御也。能扞御外物,然后能知至道矣。郑氏以格为来,或者犹未尽古人之意乎。” 这已经有唯心主义的味道了。程颢:穷究事物道理,知性不受外物牵役。“格、至也。穷理而至于物,则物理尽。”南宋朱熹:“格,至也。物,犹事也。穷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自郑玄以至朱熹,群儒注解大多隔靴搔痒,未达本真。其中程、朱所训稍好些。而陆、王心学更是把格物致知引向主观唯心主义的极端。王阳明提出,端正事业物境,达致自心良知本体。
在所有古代各家训诂中,清代颜元的解释最透彻, “格物之格,王门训正,朱门训至,汉儒以来,似皆未稳。元谓当如史书‘手格猛兽’之格,‘於格杀之’之格,即孔门六艺之教是也。”就是说,亲自实践验证,致使知性通达事理,才是格致的真意。
用观察感知外物,用分析、类比、综合,在头脑中形成概念、判断、进而推理,用格物、即实践来反复证实、证伪、矫正头脑中的概念判断推理与客观实际的差距,以至无限接近客观实际的内在规律,这一负反馈系统构成了完整的认识论。如果从中抽掉格物,抛弃《大学》,则中国人的整个认识论体就变得支离破碎,变成唯心主义。
2014年初动笔,10月6日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