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篇) 我的自述-(70年经历及所见所闻)…(想到那写到那,加加插插修修改改)
(一)…(故乡篇)、(二)…(童年篇)、(三)…(偷渡篇)、(四)…(香港篇)、(五)…(英国篇)、(六)…(生活篇) 小学生写博客:(一)故乡见闻…(经过漫长岁月形成的小农村“妈廟”)
经过漫长岁月形成的小农村“妈廟”,我推测大概是这样形成的。丘陵地带广东惠阳地区,大亚湾边上有个偏僻小农村,周围全是密密麻麻的小山岒它名叫“妈廟”,妈廟三、四百年前是个水淹之地,周围只有几个露出水面高低不平的山岒“土丘”。妈廟最原始居民是“水上人”(渔民),这些“水上人”过去在沿海一带靠捕鱼为生,最初“水上人”为了安置老小,在这些偏僻地方搭棚居住,时间一久迁移來的人越来越多,后才有泥砖屋出现,惠阳大亚湾、深圳大鹏湾沿海一带到处都有这些原居民。我推测妈廟村大概也就是这样形成的。 “妈廟”地处低洼之地,除了几个有高低不平的土丘外,其它全是“浪钉壩”后称红树林。“妈廟”这塊地方经过漫长的地形变迁后,地势慢慢抬高水位逐渐退却,这塊地方才聚不少人群,人群由各地不断迁入。沿至今日“妈廟”一共有六姓之多,人群中有“水上人”也有“岸上人”初期各讲各的方言。有兴宁话、学佬话、客家话等等,由于迁入的人群中讲客家话的人占多数,经过几百年演变成全村都讲客家话,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客家占地主了”。妈廟”迁入的人群有先后,先迁入的所占地势位置比较好地势也比较高,后迁来的地势都很低,这些后迁入者的房屋每逢打台风必遭水淹,有时会把房屋淹没到一半,水位淹至膝盖脐位是平常事,由于地方有限略为高一点的地方都建有房屋。 妈廟村人按姓氏“苏、何、李、吳、蔡、张”先后迁入,有些后进村的就在别人屋后建屋,连祠堂也一样。我们的太公进村时所占位置也不错,后来兄弟分作两祠堂,我们这一支是弟弟,弟弟不想离太公祠堂太远,附近也没地方盖祠堂,所以我们在别人祠堂后面建祠堂,只隔了一道墙。分了祠堂后族人开枝散叶人口逐渐增多,由于妈廟没有地方建屋,很多族人只能往外迁。我们祠堂人迁到如今的“深圳”大小梅沙至澳头一带的特别多,澳头附近的“大冲”村(围)姓李的据说就我祠堂的族人。在“妈廟”无可否认姓苏的人所占位置最高,无论多大的暴雨台风对他们全无影响,姓苏最先进入妈廟的全是“水上人”。 妈廟整个村只有两个小水塘,其中一个水塘几乎姓苏独占,这个水塘在两小山之间,也是苏姓“水上人”最先到的地方。整个村子的两个小水塘之水是世代村民的生命水,六姓几千人就靠这些水饮用,而且还是人畜共用,水塘的周围斜地菜园农作物也全是靠此塘水生存,“妈廟”遇见旱季两个小塘都会干涸无水,村民要走一个多小时到“妈廟河”上游挑水饮用。旱季上游也没多少水,妈廟村民年年在河的上游耙沙堤堵水,耙沙堤所用的工具是把耙田用的耙,用一条条竹片把耙的空隔封实,再用牛拖拉着耙把河里上下两方面的沙往上堆,筑成一条高高的沙堤壩,沙堤壩遇到暴雨就会缺堤,耙沙堤堵水主要用作附近农田旱季灌溉用,妈廟人山塘无水用时就是走到这里挑水,由村里到这里挑水,挑一回水起码要两个多小时吧。妈廟村历史是否如我所说尚待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