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悲鸣:九十年间两民主 回首民主选举在中国的历史。 1、1913年10月,中华民国国会选举大总统时,甲午科進士,翰林院庶吉士,邮传部首领;中华民国总统府秘书长梁士诒“算无遗策”,暗中动员“乞丐请愿团”、“妓女请愿团”等“底层人民”包围国会,不选出袁大总统誓不罢休。总统袁世凯无法,只好调军警包围国会,“保护”议员安全.。因首轮投得票数不够,军警便称“外头太乱”,既不让议员出门散去,也不提供吃喝。国会被迫再度、三度投票,终以极其微弱的多数通过。 2、1923年10月5日北洋军阀曹锟以五千大洋一张选票给国会议员,获选为民国第三任,也即最后一任票选总统。 投票统计概况:总票数589,曹锟独得480(81.4%)当选。 其他人得票数为:孙中山33、唐继尧20、岑春煊8 、段祺瑞7、吴佩孚5。王家襄、陈炯明、陆荣廷三人各得票2张。陈三立、张绍曾、张作霖、陈遐龄、唐绍仪、汪兆铭、王士珍、谷钟秀、谭延闿、卢永祥、李烈钧、高锡、符鼐升、姚桐豫、胡景翼、欧阳武、严修,各得1票。另有废票12张,内有抱犊崮劫匪孙美瑶一票。曹锟遂被“政治正确”的冯玉祥倒戈推翻。 3、1927年10月毛泽东率秋收暴动余部上井冈山,说服当地原首领王佐、袁文才得以同意落草。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南昌暴动余部“井冈山会师”,成《水浒传》之「三山聚义」。 1929年初,中共中央指派朱德的旧友、曾在苏联学过军事的刘安恭为特派员,前往红四军;促发了朱毛之间关于红军领导方式的“朱毛之争”。 1929年6月22日召开的中共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指出了毛泽东七项缺点: 1.英雄主义; 2.固执己见,过分自信; 3.虚荣心重,不接受批评; 4.在党内用手段排除异己,惯用报复主义; 5.对同志有成见; 6.工作态度不好; 7.小资产阶级色彩深厚。 大会以此为据,做出《决议案》:“因有以上之错误,使同志们怕说话,造成个人信仰,使小团体观念加重。”决定给予毛泽东严重警告处分。 为保持平衡,《决议案》同样罗列了朱德的七条缺点,但明显没有毛那样严重,只给了朱德一个书面警告处分。 原红四军政治部主任陈毅当选为前委书记。原前委书记毛泽东落选。 后经军事上的挫折,毛被陈毅等人请回,并在其后对付国民政府部队的三次围剿中接连取胜。但自1930年上半年起,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书记毛泽东)就在赣西南地区的党和政府中开始进行肃反,抓捕和处决“AB团”分子;12月逼出红二十军武装哗变的「富田事件」。后来听劝回归的哗变部队官兵被全部处决。 根据后来李锐的说法,“AB团”案杀了十余万红军官兵。红二代孔丹据此说,虽然“AB团”冤案错杀了十余万人,但革命照样成功。 李锐提供的这个数字过分夸张。因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只有八、九万人马,加上留守苏区的,总数也不一定有十余万人。屠杀过半很难令人相信。 根据「马悲鸣大定理」:“凡是中国人报出的死亡数字,照着一个零减,不是太离谱。” 李锐讲,他从叶剑英那里听说的文革死亡总数是两千万人。可是能查到的叶剑英讲话却是文革死难总数为172.8万人,四舍五入为两百万,正好比李锐散播的两千万传言少了一个零。据此估计,“AB团”的冤杀总数大概能有上万人。但从此毛泽东知道什么是“民主”,并知道如何对付“民主”了。 从1929年中共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用投票的办法选下毛泽东过去了90年后,2019年11月24日中国香港区议会选举。港人以超过71%的投票率踊跃投票,泛民主派在452个席位中赢了388席;超过85%。 中央政府面对如此尴尬的局面该怎么办呢? 可参考中共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实行“民主”后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