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今年行事笑话频出,最大的是对香港区选信心满满却输掉内裤,还有从俄国引进猪瘟导致副食品供应紧张、对美叫嚣遭痛打、为蔡英文助选、新疆密件曝光和南中国海礁石被美舰定期巡游没脾气等。这冲击到迷信权贵的自干五(自带干粮的五毛,实际上是自带干粮的匪谍,可以简称为自干谍),因为在他们看来,当上红朝皇帝大臣,就证明了英明神武。
举个迷信权贵的笑话,有个论坛上有人说淞沪抗战是蒋中正发动的,这本是历史常识,居然有无知无畏的权贵迷信者反对事实,说这小看了蒋的智商。这个反对的好笑之处更在于,预设了蒋当上皇帝就证明了他英明神武。这是更大的无知无畏。蒋一生最大的成功,就是在孙中山被陈炯明赶出广州时,放下在上海的投机客生意,做大得多的投机,捡起同盟会员的身份,跑到孙身边去护驾,从此得到孙的赏识。他在短短的21年(1928-1949年)里,主动为苏联当对日盾牌,牺牲大量人命财产,输光南京国民政府,看不出达到中等的智商。顺便说说,蒋到日本留学,读的是振武学堂,是交钱就能进的民办军事职校,没能考进中专级的官办士官(军官)学校。 当上皇帝大臣,不能证明智商高,也不能证明管治能力强。管治能力是一种专业能力,需要长时间持续的高强度学习(包括实习)。 过去手工业匠人和商铺的学徒期,叫作“吃三年罗卜干饭”。三年里吃的是酱菜下饭,没有薪酬,什么都得学得练,甚至要给师傅家倒、洗夜壶。 鲁迅说,中智之人,学习十年,就可以成为学者。他说的学者,基本上是指考据学者。 鲁迅回忆在日本仙台医专学医,练习画器官图时为了美观而加以改动(“藤野先生”),可见他重视美观超过事实,不适合学习以事实为基础的科学、考据学和技术。他不喜欢不美观的医科技术,申请到在东京学校学德语的奖学金,就从仙台医专退学了。 在东京几年,鲁迅在课余把日文的各国现代小说翻译成中文,赚取稿费。这训练了他的中文写作能力。他的自我中文写作学习和练习强度之大,从一个故事中可以看出。他把弟弟周作人和周建人也弄到日本留学,让周作人跟他一起翻译。周作人时常停下不干,被鲁迅强制干活,甚至有一次拳打周作人。这训练了周作人的中文写作能力。 鲁迅在教育部当高干(佥事,副司级)的头几年,沉迷于收集研究拓本,大抄魏碑。后来写了几本中国古代史著作(包括小说史等文学史)。 在文学创作成就上,鲁迅秒杀郭沫若和胡适,但是在学术成就上,鲁迅被郭胡秒杀,更别提鲁迅的第一本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恐怕是抄袭日本学者的。 鲁迅在学术研究上学习了不止十年,写的学术书证明他成为了学者,但算不上杰出的学者。杰出的学者,中文叫作“什么学家”,英文是master(大师)的一种(学术大师)。 西方有学者提出“一万小时理论”,说的是获得任何一种专业能力,都需要一万小时的高强度学习。如果每天高强度学习8小时,就需要三年半;而如果每天4小时,则需要七年。 在网络上,可以看到很多永远只对某个问题说一两句话的人,过十年二十年还是像祥林嫂一样嘟囔老意思,没有任何长进。他们有时也读读新闻报道或网文,但懒得读书,从没写过一篇本职业/专业以外的文章(可怜的5百汉字或相当的3千英文字母以上)。他们的老意思,会包装上一些学术名词,但那是来自网上的普及文章,就像是永远吃乡村老祖母嚼过的食物糊糊的婴儿。更恶心的是包装上中国中小学水平的网民的流行词(例如:实锤、小姐姐)。 中共官员中飞速蹿升的官后代、秘书帮和团派,不需要花一万小时高强度学习管治能力。从副县级开始,就有机要(拎包)秘书包干所有杂事,有大秘书(办公室、厅副主任或主任)安排公务,有办公室、厅秀才代写公文讲话稿。上班主要就是读读公文,画圈或写两句批示,满脑门子争权夺利。无过就是功,无灾无难到公卿。他们跟祥林嫂式网民一样,几十年说活都是老意思,没有长进。他们不如网民的是,连电脑、智能手机都懒得用而不会用,当然不会网上浏览。他们包装老意思的学术名词,来自党校教师嚼过的食物糊糊。他们讲话稿里的网络流行词,是代笔秀才看来的。这样的无能之辈掌权,不闹笑话才怪了。 |